張晨曦+張素貞
【摘要】 目的 觀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方法 42例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21例, 采用常規(guī)復方甘草酸苷、還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治療)及治療組(21例, 常規(guī)保肝藥物聯(lián)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 觀察兩組療效。結(jié)果 治療后,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總膽紅素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均未見藥物相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結(jié)論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作為臨床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首選藥物, 其退黃效果明顯, 療效顯著, 促進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改善, 值得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急性黃疸型肝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0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ademetionine 1, 4-butanedisulf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cteric hepa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42 acute icteric hepatitis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21 cases, received compound glycyrrhizin and reduced glutathione for liver protection) and treatment group (21 cases, received conventional liver-protective agent combined with ademetionine 1, 4-butanedisulfonate). Curative effects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P<0.05) and better total bilirubin leve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drug-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Ademetionine 1, 4-butanedisulfonate can be applied as the preferred drug in treating acute icteric hepatitis, as it provide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and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This method is worth applying.
【Key words】 Ademetionine 1, 4-butanedisulfonate; Acute icteric hepatitis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內(nèi)科常見的一類疾病, 由于肝臟細胞、肝內(nèi)膽管等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出現(xiàn)了病理改變, 導致膽汁的排泌出現(xiàn)障礙, 臨床表現(xiàn)為倦怠、厭油膩、皮膚黃染、瘙癢等癥狀, 同時伴有各種轉(zhuǎn)氨酶、膽紅素等生化指標升高的表現(xiàn)[1-3]。肝內(nèi)膽汁排泌障礙導致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的恢復周期長, 少部分進展為肝硬化、慢性肝衰竭等嚴重疾病, 極個別甚至發(fā)生肝癌[4-6]?,F(xiàn)選取42例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 分別進行常規(guī)保肝藥物與常規(guī)藥物聯(lián)合應(yīng)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科2012年5月~2014年11月救治的42例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治療前檢查血常規(guī)、血凝常規(guī)、空腹葡萄糖、腹部彩超、FibroScan等, 入組患者檢查結(jié)果不影響治療效果的評價和分析?;颊唠S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21例。對照組男17例, 女4例, 年齡18~61歲, 平均年齡(39.6±14.3)歲;甲型肝炎2例, 戊型肝炎11例, 藥物性肝炎8例。治療組男14例, 女7例, 年齡21~56歲, 平均年齡(41.2±11.7)歲;甲型肝炎3例, 藥物性肝炎9例, 戊型肝炎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充分溝通后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復方甘草酸苷、還原型谷胱甘肽的保肝治療方案。治療組進一步聯(lián)合應(yīng)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 1次/d, 靜脈滴注), 治療28 d。
1. 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總膽紅素在正常上限1.5倍以內(nèi), 癥狀消失;有效:總膽紅素水平明顯下降, 仍有臨床癥狀;無效:總膽紅素水平無明顯下降或上升, 癥狀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治療后, 治療組顯效16例, 有效4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95.2%;對照組顯效11例, 有效4例, 無效6例, 總有效率71.4%,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總膽紅素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兩組均未見藥物相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
3 討論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是在人體內(nèi)由蛋氨酸和腺苷合成的一種生物活性分子, 在體內(nèi)許多重要的生化反應(yīng)中, 作為生化反應(yīng)的底物參與其中[7]。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體內(nèi)對轉(zhuǎn)甲基以及轉(zhuǎn)硫基生化過程中至關(guān)重要, 腺苷蛋氨酸作為甲基供體和生理性巰基化合物的前體, 通過對細胞膜磷脂的甲基化可以恢復細胞膜上各種離子泵的活性, 細胞膜正常的流動性可使受損肝細胞的功能正常運轉(zhuǎn), 膽汁的分泌量也就增加了。同時通過轉(zhuǎn)硫基反應(yīng)增加了肝細胞內(nèi)的內(nèi)生性解毒化合物的合成, 恢復了肝臟的解毒功能。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由于膽汁分泌減少使膽鹽、膽紅素以及各種酶不能隨膽汁正常排出, 表現(xiàn)為倦怠、厭油膩、尿黃、皮膚黃染、瘙癢等臨床癥狀, 同時伴有各種肝臟生化學指標的升高。在臨床治療中, 應(yīng)用腺苷蛋氨酸能夠促進肝臟的膽汁代謝, 恢復肝臟的解毒功能, 從而加快肝臟疾病的恢復。因此, 肝炎治療中聯(lián)合應(yīng)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能達到降黃、解毒、肝細胞再生、減輕膽汁淤積等作用。許多關(guān)于黃疸型肝炎治療的相關(guān)研究也證明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具有促進肝臟生化學指標的恢復、減輕膽汁淤積、降低生理損傷等作用。
本次研究了急性黃疸型肝炎治療中聯(lián)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 顯著降低膽紅素水平, 加快治療進程, 改善生活質(zhì)量, 而且未發(fā)現(xiàn)與藥物有關(guān)的不良反應(yīng), 值得在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中廣泛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 廉恒麗, 姜宏博.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聯(lián)用甘利欣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療效觀察.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4(15):3403-3404.
[2] 李明琴, 王齊. 腺苷蛋氨酸治療淤膽型病毒性肝炎療效觀察.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2, 10(6):32.
[3] 彭亮, 劉靜, 高志良, 等. 不同劑量腺苷蛋苷酸治療乙肝肝衰竭患者肝內(nèi)膽汁淤積的療效觀察. 新醫(yī)學, 2011, 42(7):472-473.
[4] 伍百賀, 詹俊. 藥物性肝病的診斷與治療進展. 國際消化病雜志, 2008, 28(5):413-415.
[5] 王穎, 吳亮, 田德英, 等. S-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重型肝炎臨床觀察. 內(nèi)科急危重癥雜志, 2006, 12(4):161-162.
[6] 楊滌, 郜桂菊, 魏凱, 等. 淤膽型肝炎的臨床特征分析.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 2011, 5(24):7423.
[7] 陸許貞, 顧炯, 吳文仙, 等.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淤膽型病毒性肝炎60例療效觀察. 中國醫(yī)刊, 2010, 45(6):55.
[收稿日期: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