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關效能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形式,也是效率、效益和效果的綜合管理。我國的機關效能投訴制度主要是針對現(xiàn)在部分機關工作中存在懶散、浮夸等多種問題而制定的一種管理制度,這種投訴制度的主體是人民,主要為了確保人民的權利得到保障,也為增強機關部門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而設置的。機關效能投訴制度實際上就是讓人民對政府機關工作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督檢查,是實現(xiàn)管理和監(jiān)督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國機關效能投訴制度在機制、結構以及政策等方面有著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不斷改進了制度安排,拓寬了投訴渠道,但是還存在著眾多問題,投訴制度的公開化和外部監(jiān)督機制的完整性等方面都存在缺陷,需要進一步加強完善和解決。
關鍵詞:機關;效能;投訴;制度;現(xiàn)狀;完善
機關效能投訴制度不僅是機關效能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效能建設的源頭。我國建設的效能投訴中心是專門針對黨政機關辦事效率低下、責任推脫等問題,主要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以此提升黨政機關的辦事效率,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目標。
1 機關效能投訴制度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一)機關效能投訴制度法律建設不完善
我國的法律制度中,與效能投訴制度相關的法律體系不完善,法律文件也不多,除了黨政機關每年制定的《機關效能建設意見》之外,主要的效能投訴政策性文件都是很早之前制定的行政管理文件。但是立法中明確規(guī)定,我國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發(fā)揮和行政規(guī)章制度,黨政機關的建議不屬于法律的范圍,導致我國機關效能投訴工作缺乏具體的法律制度支撐,因此,需要對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調整,才能夠增強效能投訴制度的權威性。
(二)效能投訴制度的功能結構失衡
雖然我國黨政機關效能投訴制度在建設之初的監(jiān)督檢查職能就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并且大力強調建設效能監(jiān)督機制,強化監(jiān)督檢查職能,需要很好的發(fā)揮監(jiān)督問責功能。但是由于這項工作難度較大,并且受到效能投訴中心人員缺乏的限制,效能投訴的監(jiān)督功能和改進功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失衡,各級效能投訴中心提出的改善行政管理的報告和建議缺乏實質性作用,最終使得效能投訴制度的功能結構失衡,導致投訴工作不協(xié)調和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出現(xiàn)。
(三)效能投訴制度的公開范圍受到限制
我國效能投訴制度公開的主要內容包括投訴依據、投訴處理方式、投訴處理時間以及投訴處理結果等,但是通常在公開投訴處理問題時,對于結果的公開往往只是公開部分內容,中間有時會因為各種因素出現(xiàn)轉變。以前的《機關效能投訴中心工作規(guī)定》中對投訴公開處理結果有政策性規(guī)定,認為被投訴的黨政機關人員處理結果可以根據情節(jié)的輕重在適當范圍內公開,并且機關人員應該自覺的接受上級管理部門和組織機構的監(jiān)督,同時還應該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但是新修訂的《機關效能投訴中心工作規(guī)定》中取消了處理結果的公開范圍規(guī)定。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行政事項的處理結果的公開化更容易被人們多忽略,人民群眾再也不能從報紙或者是網絡上看到投訴事項的處理結果。
2 機關效能投訴制度的完善措施分析
(一)建立健全效能投訴公示制度
機關效能投訴公開結果是行政機關和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問題,可以在不披露投訴人和其他人員姓名的情況下公示與人民利益切身相關的投訴結果,這就需要建立健全效能投訴公示制度,制定公示滿足的條件和要求,然后對黨政機關管理中被投訴的官員處理結果進行公示,采取這種的方式不僅能夠促進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自覺接受公眾的監(jiān)督檢查,同時還能夠提示人民群眾用正確的方法維護自身的切身利益,此外,公示制度的建設是為了借助社會輿論的壓力增強黨政工作效率,促進政府部門工作質量的提升。以此,效能投訴中心應該借助于網絡以及其他媒體機構公開個案受理時間、調查結果等,從而更好地提高效能投訴制度的績效。投訴結果調查和處理的公示也能夠滿足行政工作公開、透明的原則和要求。公示效能投訴結果,能夠促進被投訴人得到更有利的監(jiān)督,同時還能夠維護投訴人的權益,確保權力在陽光下執(zhí)行。
(二)建立行政問責制和追究制度
我國行政問責主體單一,僅僅是上級領導對下級官員的問責,沒有其他主體對政府官員的行政問責。尤其是遇到同體問責時,如果上下級之間存在連帶責任,行政問責結果的公正性將很難得到有效的保障,常常會出現(xiàn)避重就輕,大事化小的現(xiàn)象,責任人也會逃避問責的處罰,這嚴重影響了機關效能投訴的作用。我國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在官員的權利劃分方面比較模糊,一旦出現(xiàn)責任時,各部分官員之間的責任不能夠得到很好地協(xié)調,處理結果往往有失公平。因此,在機關效能投訴制度管理方面,應該不斷加強行政問責制度的建設,借助于法律體制提高行政問責的權威性,從而增強被問責人員處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給予投訴人員合理的交代。問責之后有關責任的承擔還應該不斷加強落實和處理,連帶責任的按照相關法律固定一并處理,避免層層包庇的行為,從而保障行政工作內部的清正廉潔。
(三)建立機關效能投訴保密制度
行政效能投訴中心是黨政機關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橋梁,效能投訴中心應該和其他的舉報中心密切合作,加強對投訴人員信息的保密制度。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黨政機關主要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因此,為了保護和實現(xiàn)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防治黨政機關凌駕于人民至上,成為人民的主人,就需要保證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權利,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加強對黨政機關的監(jiān)督。雖然我國建立了行政效能投訴中心,人民群眾也能夠對黨政機關的不務正業(yè)、濫用職權等行為進行監(jiān)督,但是一旦人民群眾舉報行政機關的信息被泄露,行政機關不能夠得到及時處理的情況下有時會對人民群眾產生報復心理,這樣不僅會損害人民的利益,同時也會打擊他們投訴的信心。介于此,需要建立投訴保密制度,對人民群眾的投訴信息進行保密,更好的維護人民群眾的權益,從而讓更多的人監(jiān)督黨政機關的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四)加強機關效能投訴法律的完善
為了增強機關效能投訴處理的公平和公正性,需要不斷完善機關效能投訴法律制度,通過法律的形式將機關效能投訴制度的內容加以固定和限制,確保機關效能投訴工作的權威性和穩(wěn)定性。建立法律制度也能夠使機關效能投訴工作有法可依。由具有立法權的人大和常委會建立法律法規(guī),政府部門可以建立地方性規(guī)章制度,機關效能投訴的法律內容應該包括立法原則、立法目的以及行政機關投訴主體的職責和權利等內容,還應該明確規(guī)定機關效能投訴方式、投訴事件辦理流程以及結果的公開程度等,這樣才能夠避免各級官員徇私舞弊的行為,才能夠為人民群眾給出公正的評判結果。
3 結束語
機關效能投訴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是提升黨政機關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關鍵,是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職能、接受人民群眾監(jiān)督的核心內容。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增強黨政機關決策的透明性,需要建立投訴公示制度,對投訴結果進行公開處理,從而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陳志勇.福建機關效能投訴制度的新發(fā)展與完善對策[J].莆田學院學報,2013,20(6):26-30,35. [2]劉健.面向服務型政府的行政效能監(jiān)察制度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3]郎平.完善政府績效考核提高行政執(zhí)行能力[J].江南論壇,2011,(6):44-45.
[4]傅紹芬.重慶市行政效能監(jiān)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14.
[5] 郎平.試論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對經濟發(fā)展的意義[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1,25(9):51-53,57.
作者簡介
謝金波(1978-),漢,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本科,事業(yè)干部(專技崗位),研究方向:南安市機關效能投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