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梅
摘要:“黑色幽默”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崛起并流行于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屬于后現(xiàn)代主義的范疇。這類作品以幽默滑稽的語言為載體,在人類絕望的面容上涂上荒誕的色彩,意在表現(xiàn)社會的黑暗。《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是黑色幽默文學的代表作,約瑟夫·海勒通過描寫戰(zhàn)爭中的荒誕和瘋狂來表現(xiàn)他眼中病態(tài)與非理性的美國世界。對于這個流派的藝術特征,應該從無以復加的變形與夸張,其獨特的語言風格,碎片化、雜糅化的結構,歪斜抽象的“反英雄”人物進行分析。
關鍵詞:黑色幽默;反英雄;約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
自人類有歷史記錄以來,共發(fā)生過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由于其范圍波及之廣,在人類記憶中留下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給人類的精神面貌帶來極大波動,使人們一直生活在惶恐不安中。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發(fā)生的兩件大事,納粹集中營里對猶太人的大規(guī)模屠殺和扔在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在美國人的思想上引起的震動很大,以至于當時的人們對于自己國內的社會現(xiàn)狀,人們的道德準則以及法律法規(guī)產生了巨大的懷疑。緊接著不久出現(xiàn)的以前蘇聯(lián)和美國為首的東西方之間的冷戰(zhàn),還有美國自身令人噤若寒蟬的麥卡錫時期,這一系列的社會現(xiàn)實使美國人不得不思考自身的價值,以及存在于這個世界的原因,這種思想的傳播導致了人們對整個人類處境的困惑越來越大。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產生的,黑色幽默也就成為了這個時代美國的文壇的一股寒流。本文以《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為例分析黑色幽默的特點,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寓悲于喜的新幽默
傳統(tǒng)的悲喜劇之間有著明確的分界限,黑色幽默卻以其獨特的手法打破了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幽默是屬于喜劇的范疇,然而配以黑色便又染上了悲劇的情緒,所以說它介于悲喜劇之間,在嬉笑怒罵的喜劇中體現(xiàn)黑色的悲劇的內容?!兜诙l軍規(guī)》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個文學流派的特點,即悲劇的內容采取喜劇的藝術處理方法,形成獨特的“絕望的喜劇”形式的幽默風格。如在小說中有這樣一段關于戰(zhàn)爭的描述:斯諾登在機上遭滅頂之災,人被炸飛,內臟從體內流出,慘不忍睹,看到這一幕的約塞連想到:“這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應有盡有——肝、肺、腎、肋骨、胃還有斯諾登午飯吃的燉番茄。約塞連對番茄有反感,他感到一陣頭暈,便轉過身,用手按住火辣辣的喉嚨嘔吐起來?!毖鈾M飛的場面被作者寫成好像是機器被拆分了,零件散落一地,但偏偏它又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屬于人的部件。顯得既滑稽又可怕,好像人不再是人了,而是處于異世界的某類東西 ,讓人有種惶惶不可終日之感,這也顯示了作者高超的幽默技巧。
二、存在主義的荒誕觀
“人的存在先于本質、存在的荒誕性、自由選擇的意義等是存在主義的基本命題 。而黑色幽默深受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可以說是存在主義的變種,它主要繼承了存在主義關于存在的荒誕性的命題。存在主義認為個人的價值是高于社會,高于一切的,個人與社會是對立的雙方,社會時時威脅著個人,強調外界事物對個人的限制。”這些反映了二戰(zhàn)后的美國人的信仰被摧毀,人們對當時社會的失望及對自身的憂慮。作者把存在主義對社會存在的荒謬性和自己的幽默結合起來,把對立的雙方混雜在一起,造成一種荒誕不羈,滑稽可笑的場面。小說為我們展示了在皮亞諾扎島上所發(fā)生的混亂與瘋狂的場景。在這個看似人性化,實則令人毛骨悚然的荒誕世界中,人性已經完全被摧毀,人的欲望成為最大的價值,社會所規(guī)定的道德標準成為一紙空文,精神不正常的人竟然獲得了勛功章,在這里沒有正義與理性,善良無辜的人們在這個瘋狂的世界中被支配,而那些當官的不顧國家利益,利用戰(zhàn)爭大發(fā)橫財,飛黃騰達。在這樣一個黑白顛倒的荒誕世界里,無辜的人們在未來該何去何從成為了讀者考慮的問題。作者借約塞連的想法告訴了我們:在荒誕世界中,所謂“好人”的命運不是逃亡便是死亡,而小說中給我們提供的最佳的方式無疑是逃亡。約塞連忍受不了社會的無理和瘋狂,在這個荒誕的世界中他明白了正常的邏輯會被人恥笑,任何事情都是沒有因果關系的,荒誕離奇才是正常的,所以他選擇了逃亡。他的這種選擇正是體現(xiàn)了海勒對荒誕世界的價值和社會行為的否定。在約塞連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存在主義思想強調自由選擇的命題。
三、“反英雄”人物特點
(一)善良、勇敢、樂于奉獻的道德品質
我們在傳統(tǒng)故事中所認識的英雄都是為了國家或者集體的利益而英勇獻身的人,或者是具有善良、勇敢、樂于奉獻的道德品質的人物。但是在這部作品中我們所看到的“英雄”,他們的意志和追求具有矛盾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他們重視自我的獨立性和個性的張揚,想為自己而活,但是當真正要反抗現(xiàn)實時,他們的表現(xiàn)往往讓人失望,一種對現(xiàn)實的無力感油然而生。如主人公約塞連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矛盾的結合體,他熱愛自己的生命,努力避免可能使自己喪命的飛行,想盡辦法保全自己的生命,但同時,對別人的生命卻表現(xiàn)出強烈的鄙視之情。他對渾身打著石膏和繃帶的士兵的調侃讓人感到滑稽,相反他對自身生命的極度重視讓我們看到了主人公矛盾的性格。似乎他對生命是珍視的,但僅限于自己的生命。揭露了這個人物性格中自身的懦弱和對別人的生命的麻木不仁,更深層次是讓人不寒而栗的冷酷。
(二)不懈探求的人物個性
反英雄人物矛盾個性背后隱藏的是他們在精神上的不懈追求和對自我的不斷尋找。約塞連為了保命,逃離那個設置著圈套的荒誕世界,他撒謊,裝病,裝瘋,甚至佯裝暗殺,無疑裝病是最好的方法。他為了逃避不斷增加的隨時可能喪命的飛行任務,裝病住進醫(yī)院不愿出來,更有甚者當屬他的同伴,為了達到同樣的目的,不惜殘害自己的身體,他竟然想辦法摔斷了自己的腿,真是匪夷所思。他們努力逃避任務也許不值得鼓勵但是在作者營造的那樣一個環(huán)境中,讀者卻無法對他們的逃避進行指責,反而在享受幽默效果的同時對他們的努力表現(xiàn)出了敬佩和同情。
(三)人物命運的悲劇性
每一個反英雄,他們的結局都是悲慘的,有的看似好的結局在精神層面上仍然是失敗者。從他們各種荒誕滑稽的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的情緒,他們努力找尋自身的價值,往往現(xiàn)實卻又阻擋了他們,造成的結果就是他們最終無法從現(xiàn)實的無力中逃脫,也難以擺脫悲劇的命運。在小說中,讓約塞連害怕的不是上帝,也不是那個可能隨時取走他性命的炮火,實質上是那個無法觸摸,卻又處處存在的“軍規(guī)”。只是這一條便注定了約塞連的悲劇命運。雖然最終他逃離了軍營,飛向了瑞典。但是他卻永遠也逃脫不了社會中存在的一個又一個“軍規(guī)”,在這樣充滿陷阱和圈套的社會中,人的獨特個性早已喪失,逃避本身也就是悲劇,看似充滿希望的背后隱藏的是對生命無盡的絕望。這些特點正是表現(xiàn)了黑色幽默對人的生命價值的思考。
四、獨特的語言風格
就語言形式來說,幽默語言在語音、詞匯上基本符合常規(guī),同時又打破語言的規(guī)范。為了表達不同于傳統(tǒng)幽默的語言風格,作者運用了一系列修辭手法和語言技巧,如:對比、排比、雙關、悖論、反復、同義詞語并置等,讓讀者感到另一種趣味的幽默。例如,在《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丹尼卡醫(yī)生為了獲得撫恤金,不惜冒名替死,他“死”后,他的妻子收到來自卡斯卡特上校寄給陣亡家屬的一封慰問信,信中說:親愛的丹尼卡太太/先生/姐/先生和太太:您的丈夫/兒子/父親或兄弟在戰(zhàn)斗中犧牲或負傷或失蹤,對此,語言無法表達我們所感受到的深切悲痛。這是小說中最滑稽幽默的片段之一,這里作者采用了同義語并置并反復使用Mrs.,Miss和Mr.產生了幽默效果。
語言的思想性上來說,黑色幽默所想要表達的是一種悲觀主義,它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喜劇所要表達的,而是一種變形了的喜劇。它采用喜劇的表達方式來表現(xiàn)悲劇的內容,是一種陰暗病態(tài)的幽默,其更接近于諷刺,但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諷刺,確切的說是譏諷、嘲諷,具有更濃厚的貶義色彩。作者嘲諷一切道德觀所規(guī)定的人應該具備的品質,如:善良。也嘲諷別人或者是自己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以及那些在底層苦苦掙扎的人們。在小說中,我們經??梢钥吹阶髡吣脗T,甚至是陣亡人員的傷病或身體開玩笑。其中有一段這樣描寫一個綁滿繃帶,“全身雪白”的傷兵:“這個士兵從頭到腳都用石膏和繃帶裹著,雙腳和雙臂都毫無用處?!鹊厣系钠孔訚M了,從胳膊肘哪兒輸入液體的瓶子也空了,這只瓶子就很快地互換一下位置,使瓶里的排泄又重新注入他的身體?!弊髡呦衩枋鲆粋€古董一樣敘述那個已沒有人樣的重傷病員。黑色幽默的語言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輸液瓶子的上下上,好像在瓶子里的不是藥水,而是毫無用處的排泄物似的。作者用搞笑,滑稽,甚至于有點惡心的語言來開那個怪誕的,恐怖的玩笑,在讀者開心的同時也同樣引人深思。
就語言的氣場來說,那是一種冷漠的,無關于己的說話方式。小說中無論是主人公還是小人物,即使他們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也往往都用冷漠的語氣來表達,抱著一種表面滿不在乎、實則無可奈何的態(tài)度一笑置之。那是種發(fā)自內心的苦笑、冷笑,甚至是絕望的笑。一級準尉懷特`哈爾福特對自己的命運就充滿著無奈。丹尼卡醫(yī)生怕他得肺炎死掉,他卻對約塞連說,“他怕,反倒是樁好事”,“一有機會,我也很樂意這么個死法。你等著瞧吧?!彼麑τ谧约旱囊磺性缫巡槐б唤z幻想,從軍前的生活逼迫得他走投無路,他住哪里,哪里就會立刻有鉆井公司的人把他們趕走,因為他們認為他是地質學家,可以準確得預料哪里有石油。征兵局救了他,讓他有地方可以安慰,但沒想到卻也是擺脫不了無奈的命運,于是他對生活的絕望幻化成了冷漠,怒目相對。這種描述無不透漏出作者嚴肅的寓意。
《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在于,其從內容到形式都著力于體現(xiàn)一個主題:“戰(zhàn)爭及官僚機器的瘋狂與不可理喻”。通過“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的象征意義,創(chuàng)作了一種基于現(xiàn)實又高于現(xiàn)實的形而上的藝術境界。 這就是“黑色幽默”不同于傳統(tǒng)文學中的幽默所在。這部作品初看起來似乎是胡攪蠻纏,章節(jié)與內容顯得有點亂七八糟,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卻充滿哲理,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理解其中所隱含的深層的非理性成分。
【參考文獻】
[1]揚思,程愛民.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M].鄒惠玲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
[2]馬煥,王曉磊.試論黑色幽默的藝術特征[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9(04):143-145.
[3]陳海燕.從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看“黑色幽默”文學的藝術特征[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03):174-175.
[4]馬娟娟.黑色幽默文學作品中的反英雄人物的緣起及其特點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2):39-43.
[5]閆晨.荒謬中的真實—透過《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看黑色幽默[D].西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