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理勝
[摘要]聽課、評課是一種檢驗教師教學能力高低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實踐經(jīng)驗基礎上,從優(yōu)化聽課模式、課后積極評課這兩個方面,探索初中英語聽課·評課模式的建立。
[關鍵詞]聽課 評課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180038
在新課改的推行過程中,課堂評價標準也是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聽課、評課是初中英語教師經(jīng)常開展的教研活動,是更新教學理念、交流教學經(jīng)驗、展示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水平、匯報研究成果的主要手段。本文筆者在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論述初中英語基于教學能力的聽課·評課模式的建立。
一 優(yōu)化聽課模式
聽課是一個教師學習教學經(jīng)驗,享受他人教學成果的過程。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為此,教師應在聽課之前,做一個準備充分的有心人,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可以事先向授課教師詢問有關教學內(nèi)容,預習一下教材,關注上課內(nèi)容的難點、重點、疑點;研讀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教學理論、教學理念,這樣就能更好理解開課教師的教學意圖,獲得較大的收獲。
在優(yōu)化聽課模式上,在上課之前授課教師應對聽課教師做好教學說明。包括介紹聽課學生的學習基礎,如在上本節(jié)課之前,首先講述英語語言知識的儲備情況、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等。其次,可以向聽課教師講述與眾不同的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如授課教師對聽課教師講述自己的教學計劃,然后在其他意見基礎上修訂原先的教學預設,這樣能避免聽課者對教學活動有一個主觀臆斷。在聽課的時候,聽課教師應做好物質(zhì)準備與理論上的準備。物質(zhì)上的準備,就是準備聽課教材、聽課工具,這樣能感悟上課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方式。理論準備,就是了解客觀評課所需要的教育學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進行聽課。
在聽課的過程中,聽課教師應該認真記錄與仔細觀察。教師在聽課過程中應該注意集中注意力,并且全身投入聽課過程中,應懷著謙虛的精神與態(tài)度。聽課者應該留心注意教師的教學活動,捕捉講課者的表情與一切語言;重點記錄講課者對教材鉆研、處理重點與突破難點之技巧,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基本功上的展示等等。同時,也要注意看授課者是否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情緒,本節(jié)授課是否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等。
二 課后積極評課
在聽課之后,第二步驟就是評課。通過評課,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學習。評課能為教師提供一個平等且互相交流的平臺,有利于聽課教師們研究并且解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
評課開展,應圍繞幾個維度來進行。第一個維度,就是教學目標。新課程主張“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注重過程與方法,忽略了知識、情感方面的目標。如某一教師在上初中英語人教版Unit 4 What would you do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把這教學目標設計“為① Master the newwords and expressions; ②Develop studentsreading skills; ③Inspire students to learn positive qualities from Helen Keller.”聽課教師仔細分析這三個教學目標,在討論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雖然滲透三個教學目標,然而,目標的主體并不是一致的。第一個目標主體是學生,第二、第三個目標主體又變成了教師了,沒有真正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三維教學目標要求。
第二個維度,就是教學內(nèi)容。聽完課之后,對一堂課的分析與評價,應注意教師組織與安排教學內(nèi)容的程度。新課改之后的英語教材,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信息容量大。目前,許多教師都抱怨教材內(nèi)容編排上太散漫,內(nèi)容實在是太繁雜。為此,教師應在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內(nèi),指導學生根據(jù)考試大綱的要求,在備課過程中,刪減與置換教材內(nèi)容,也就是有效整理與處理教材內(nèi)容。如有教師評論,在上課處理教材內(nèi)容的時候,把補償知識的Reading放置在課堂的導入部分,這樣可以豐富學生在語言知識上的儲備,也能為聽力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材料基礎。這一種根據(jù)知識邏輯順序重新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體現(xiàn)了知識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符合學生認知上的特征。這樣,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評論,能讓教師取長補短,鍛煉了教學能力。
第三個維度,就是教學設計。能否科學合理開展教學設計,這也是衡量教學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評課教師在分析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時,要看其是否符合了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激發(fā)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授課者是否做到了講課的教學思路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授課者給學生分配的教學任務,是否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能讓學生消化、吸收知識。
第四個維度,就是教學方法上。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教師可以采用圖片、多媒體教學技術、投影儀等方式,采取復述、情景短劇、競賽、小組活動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興趣,這樣才能令學生真正熱愛學習。
[ 參 考 文 獻 ]
[1]查海華,徐敏. 在“聽課”中成長——淺談小學英語課“聽課”的藝術[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 8) .
[2]任美琴. 從九個維度談英語有效課堂教學[J]. 中學外語教與學,2010( 2) .
(責任編輯 李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