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軍
兩橫一豎,謂之“干”。紙上談兵不是干,愚公移山是實干。世上事,從來都是立說立行,說干就干。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例如,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今林州市)人民正是始終秉持干的理念,鉚足干的勁頭,不減干的決心,硬是在懸崖峭壁上化腐朽為神奇,修建了“人工天河”紅旗渠。當前,領導干部面臨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zhàn)之多,前所未有,更需要干字當頭,以干為先。
干不能被動前行,而是要主動作為。“物之所在,道則在焉?!毕敫?、愿意干,是干好干成的前提。很多時候,基于外來壓力之下的被迫干,雖然也能取得一些成績,但到底不是當事人的自發(fā)動力、內心訴求,難免馬馬虎虎、疲疲沓沓,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因此,領導干部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必須變“要我干”為“我要干”,激發(fā)熱情,鼓足信心,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拿出銳意創(chuàng)新的勇氣,生發(fā)舍我其誰的銳氣,展現蓬勃向上的朝氣。
干不能照搬經驗,而是要積極探索。事在人為,事靠人為?!笆郎蠠o難事,只要肯登攀?!币粋€“肯”字,充分說明干事創(chuàng)業(yè)必須積極主動、勇于擔當、敢于負責。誠然,當前領導干部面臨的許多事情,因為少有先例,沒有多少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免不了出現紕漏與差錯。但是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否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公道自在人心。領導干部越是出于公心,為著公利,為公奉獻,工作起來便越是積極,越能得到群眾點贊。積極地干,是想干愿意干的心境升華,是干成干好應有的精神狀態(tài),更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
干不能意氣用事,而是要科學規(guī)劃?!耙?guī)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干不是意氣用事,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盲目、任性地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長,顆粒無收;刻舟求劍,劍不可得。既然是干,就得講究方式方法,科學地干、合規(guī)律地干。如果病急亂投醫(yī),“撿到籃子里都是菜”,就有可能打亂戰(zhàn),有可能讓本來有所起色的局面開倒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看清楚方位和形勢,搞清楚有哪些可供利用的資源與條件。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要綜合分析事物的正反兩面,準確把握事物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與客觀規(guī)律。
干不能半途而廢,而是要善做善成。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干事創(chuàng)業(yè)最忌諱的是走走停停,最害怕的是半途而廢。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干就要干到底,不到黃河心不死,不到長城非好漢。古人云,“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蹦呐率切〔阶撸灰煌nD,日積月累,就能由量變發(fā)展到質變。只要埋頭苦干,持之以恒,就能積小勝為大勝。而一些黨員干部則恰恰相反,凡事不過剛剛開了一個頭,就如同剛剛開始下蛋的小母雞,忙不迭地要打鳴,生怕上級不知、群眾不曉,明顯地非實干真干,而是虛干假干。更有甚者,要么干到一半就知難而退,要么折戟沉沙,一蹶不振,結果自然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干不能個人主義,而是要團結協(xié)作。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笆澜缡俏覀兊?,做事要大家來?!惫伯a黨人從來就不是孤膽英雄,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干成干好還得善于團結群眾、凝聚人心,求得共識、形成合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只有奉行“人民至上”的執(zhí)政理念,找準“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懷抱“甘當小學生”的謙恭態(tài)度,與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同呼吸、共命運,一起干、一起苦,我們才能有力量之基、活力之源,才能攻堅克難、無往不勝。
“想干愿干積極干,能干會干善于干”——這就是已經為實踐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顛撲不破的干的辯證法,是干成干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大邏輯。領導干部堅持干的辯證法,遵循大邏輯,必定干得如火如荼、熱火朝天,成就一番大事業(yè)。
(責編 / 傅建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