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長喜(甘肅省高臺縣第二中學,甘肅 高臺 734300)
?
小議全寄宿制學?!皟蓤蟮饺答伒掠芾砟J健边\行策略
鄭長喜
(甘肅省高臺縣第二中學,甘肅高臺734300)
摘要:全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對其教育,就要求家庭、學校、社區(qū)在教育策略上都要有所改變,家庭教育重在影響孩子人生觀的形成與定位,社區(qū)教育則重在引導學生價值觀的取向,而學校教育則重在形成學生的行為習慣及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教育。只有三者有機結合,形成“三位一體”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的德育管理體系,才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教師、家庭、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兩報到三反饋;德育模式;運行策略
“兩報到三反饋德育管理模式”,即學生到家要向家長報到,學生放假要向社區(qū)報到;學校向家庭反饋,家庭向社區(qū)反饋,社區(qū)向?qū)W校反饋,從而構建學校、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的德育管理體系。如何才能實現(xiàn)學校與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合力,形成互補,真正營造開放的、支持的、和諧的、立足學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引領教師家長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改進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提升社會生活的質(zhì)量,促使教育由經(jīng)驗育人向科學育人轉(zhuǎn)變,從而實現(xiàn)學生、教師、家庭和學校的同步可持續(xù)發(fā)展,德育管理模式的運行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舉手投足、言行舉止、為人處世,孩子時時刻刻在模仿、在感染,包括小小的一點毛病、過失,都會在孩子心里種下深刻的影響,或許是一生。因此,要想實現(xiàn)德育的有效性,必須注重優(yōu)秀家教、家風的傳承,發(fā)揮家庭教育的隱形功能,用社會公德、家族輿論的力量促進學生優(yōu)良品德的形成。
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區(qū)環(huán)境,辦好高品位的社區(qū)活動,讓學生在充滿責任感、感恩心的氛圍中成長,是社區(qū)工作的第一要務。首先,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力所能及的幫扶活動、公益活動,走進敬老院、走近孤寡老人、訪談殘疾病人,接觸道德模范,讓孩子身臨其境、心靈體會,我們的生活幸福了,還有人貧困、還有人需要幫助,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人活著,不光是為自己,還要為他人。其次,充分利用重大節(jié)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明白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自豪都來自于平凡人的無私奉獻,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感恩父母、感恩先輩、感恩社會、感恩國家。一個不知感恩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不知感恩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人。
(一)活動育人要提升品德素養(yǎng)
學?;顒迂S富多彩,每次開展活動時都要有針對性。家長會、家長委員會、注重與家校聯(lián)系的策略,做好家長的培訓與教育,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晨會、夕會班會、周會、國旗下的演講要強化理想與習慣養(yǎng)成教育,社團活動、競技比賽、文藝匯演要重視素質(zhì)教育與終身發(fā)展奠基理念。課堂教學、后勤服務、專題教育要側重師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文化育人要注重挖掘內(nèi)涵
打開心靈的窗戶,讓每一堵墻面說話,辦好校園宣傳欄、板報、手抄報、文化長廊、展板、學習園地。讓學生睜開眼睛撲入眼簾的就是名人事跡,名言警句。高品位的文化氛圍,熏陶出高追求的人格魅力。圖書室、閱覽室、文學社活動正常開展,讓學生與名人交流,承偉人精髓,動微毫之筆,傾豪放之情,書精彩人生。
(三)生活育人要彰顯人文關懷
教育質(zhì)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以教學質(zhì)量為中心而過度管理是全寄宿制學校人文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轉(zhuǎn)變觀念,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首先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轉(zhuǎn)變教師只教書不育人現(xiàn)象,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其次是盡力配足、配齊生活管理教師、心理健康教師、校醫(yī)、公寓管理教師,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切實達到服務學生的目的。再次,班主任要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嚴格“三檢制度”(晨檢、午檢、晚檢),和八到崗制度,全方位對學生進行監(jiān)管,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鍛煉、吃飯、休息,了解學生的所需、所求,從而使人文關懷更富有成效。
(四)過程教育要拓寬交流途徑
而信息時代的到來則為教師提供了很多家校交流的有效途徑,比如電話聯(lián)系、QQ聯(lián)系,校園網(wǎng)站、“校訊通”等。更值得推薦的是“兩報到三反饋”聯(lián)系方式,學校要書面通知家長、社區(qū)學生在校表現(xiàn)的同時,把電子的也發(fā)送給家長、社區(qū),經(jīng)家長、社區(qū)簽注學生表現(xiàn)意見后,學生不但要把書面的交到學校,而且家長社區(qū)還要把電子的發(fā)送給學校,這樣就實現(xiàn)了家庭、學校、社會全方位、多層次、隨時隨地教育和監(jiān)管學生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慧.農(nóng)村全寄宿制學校寢室德育中的精細化管理[J].商業(yè)文化月刊,2012.
[2]李海平.寄宿制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文教資料,2013.
[責任編輯張景賢]
Manag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Model in Boarding Schools
ZHENG Chang-xi
(Gaotai No. 2 Middle School,Gaotai Gansu,734300,China)
Abstract:Boarding school students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in school,and the education requires that family,school,community should change the education policy. The family education shall focus on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outlook on life,the community education guides students’orientation of values,and school education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behavior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can truly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eachers,family and school.
Key words:registration and feedback;moral education;operation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2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