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迎
?
根管治療根尖周炎感染患者的臨床研究
李世迎
【摘要】目的 探討根管治療根尖周炎感染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診治的根尖周炎感染患者112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56例實施多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觀察組患者56例實施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 兩組患者術(shù)后疼痛程度、VAS評分、根管填充效果、療效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疼痛持續(xù)時間、復診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與多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均可用于臨床治療根尖周炎感染,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的疼痛持續(xù)時間更短,還可減少患者的復診次數(shù)。
【關(guān)鍵詞】根管;根尖周炎感染;治療效果
近年來,隨著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和不良生活習慣的增加,根尖周炎感染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出明顯的增加態(tài)勢[1-2],嚴重影響著公眾的身體健康。臨床治療多采用根管治療術(shù)[3-4],由于根管內(nèi)放置了抗菌性較強的氫氧化鈣,患者需要多次操作才可完成治療,持續(xù)時間較長,很多患者無法有效完成,而影響到治療效果。如何提高療效的同時,縮短患者的時間,成為了臨床醫(yī)生關(guān)注的熱點話題。為了探討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與多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的治療效果,開展了此次研究,結(jié)果中,56例根尖周炎感染患者實施了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資料
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診治的根尖周炎感染患者112例,入選標準:符合根尖周炎感染的臨床診斷標準,無急性臨床病癥,無牙髓治療史,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確認根尖周存在低密度骨吸收。排除標準:患有器質(zhì)性病變、免疫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藥物過敏史、精神疾病的患者,不符合根尖周炎感染診斷標準、伴有牙周病變、根管嚴重扭曲、根尖孔未見閉合、不耐受根管治療的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齡為17~54歲,平均年齡為(39.2±10.3)歲,患牙位置:尖牙7例、切牙19例、下前磨牙30例。觀察組患者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齡為18~56歲,平均年齡為(39.4±11.5)歲,患牙位置:尖牙8例、切牙20例、下前磨牙2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患牙位置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取得患者同意,簽訂知情同意書,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實施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用生理鹽水和3%過氧化氫對根管進行沖洗,待根管預(yù)備之后,將根管吸干,用FC棉將其徹底消毒,用氫氧化鈣糊劑和牙膠尖進行填充,直到根管內(nèi)部,在X線拍攝后,觀察填充情況,用玻璃離子體水門汀封閉,填充完畢后,對根管口進行封閉。
對照組患者實施多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待根管預(yù)備之后,向其內(nèi)注入氫氧化鈣糊劑,用吸潮紙壓實,用氧化鋅水門汀封閉,7 d后復查,將糊劑去除,填充根管后,余操作同觀察組。
1.3 評定標準
疼痛評定標準[5]:參考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在紙上畫一條橫線,選取0~10的刻度,其中0代表0分為無痛,10代表10分為無法忍受的劇烈疼痛,讓患者根據(jù)自我感受在橫線上標出可以代表自己疼痛的位置,滿分10分,分數(shù)越高,疼痛越明顯。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
療效評定標準[6]:(1)痊愈?;颊叩陌Y狀消失,咬合良好,無叩擊痛,X線檢查根尖周正常。(2)有效?;颊叩陌Y狀改善,咬合較好,無叩擊痛,X線檢查根尖周陰影區(qū)減小。(3)無效?;颊叩陌Y狀無改善,咬合不佳,有叩擊痛,X線檢查根尖周異常。(4)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資料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shù)后疼痛比較
兩組患者術(shù)后疼痛程度、V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shù)后疼痛比較
2.2 兩組患者根管填充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根管填充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根管填充效果比較
2.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根尖周炎感染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是根管內(nèi)長期存在感染及病原刺激物而引發(fā)的根尖周圍組織呈慢性炎癥反應(yīng),因而,治療原則中,要有效清除根管內(nèi)致病菌,以促進根尖周圍的病變愈合[7-8]。目前臨床治療根尖周炎感染的常用方法為根管治療,通過機械與化學的方法將根管內(nèi)污染物去除,通過填充根管和封閉冠部,起到良好防止根尖周圍病變的效果。傳統(tǒng)治療方案多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需要患者多次就診,給患者也帶來了諸多不便,如果操作不當,還有可能造成根尖周圍組織發(fā)生繼發(fā)性損傷和感染,從而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9]。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術(shù)后疼痛程度、VAS評分、根管填充效果、療效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疼痛持續(xù)時間、復診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說明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與多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均可用于臨床治療根尖周炎感染,其療效相當,減輕疼痛的同時,均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實現(xiàn)根管良好填充,但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的疼痛持續(xù)時間更短,還可減少患者的復診次數(shù)。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弊端,樣本量較少,仍需要進一步擴大再研究。一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是否為臨床治療根尖周炎感染的最佳方法,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許志亮. 非手術(shù)根管再治療-根尖手術(shù)聯(lián)合治療難治性根尖周炎[J]. 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3):478-482.
[2] 郭惠杰,田綺,高承志,等. 未經(jīng)治療和根管治療失敗的慢性根尖周炎的細菌學研究[J].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27(1):71-74.
[3] 彭學生. 2種根管糊劑在一次性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中的療效比較[J]. 安徽醫(yī)學,2012,33(4):465-466.
[4] 徐文勇,陶盼盼,嚴齊會,等. 難治性根尖周炎不同藥物根管內(nèi)封藥療效比較[J]. 浙江臨床醫(yī)學,2013,15(10):1549-1551.
[5] 陶芳強. 一次法與多次法根管治療術(shù)治療慢性芫荽眼牙髓炎根尖周炎[J]. 臨床醫(yī)學,2015,35(8):95-96.
[6] 孫秀玲,符之熙,陳海貝,等. 根管治療根尖周炎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3):654-656.
[7] 王娟,唐志娟,李謹,等. 根管治療后伴或不伴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內(nèi)微生物群落的比較分析[J].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49 (10):607-613.
[8] 楊棕嘉,盧蘭. 三種根管消毒藥用于急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消毒的臨床療效觀察[J]. 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3):155-156.
[9] 錢雅琴. 多次性根管與一次性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的臨床療效比較[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0):77-78.
【中圖分類號】R7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15-0072-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5.046
作者單位: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城關(guān)鎮(zhèn)衛(wèi)生院口腔科,河南 許昌461700
Root Canal Therapy Clinica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Periapical Infection
LI Shiyi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Xiangcheng County Chengguan Town Hospital of Xuchang, Xuchang He’nan 461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oot ca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eriapical infection. Methods 11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eriapical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5,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56 cases multiple root canal therap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6 cases of implementation of one-time root canal therap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VAS score, root canal filling effect,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in duration, referral number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One-time root tube were treated with multiple root canal therapy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eriapical infection, one-time root tub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lasted for a shorter time, can reduce the patient referral number.
[Key words]Root canal, Periapical infection, Treatment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