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到,關于蜱(Pí)蟲的各種傳聞便開始散播,被這個不易覺察的小家伙叮咬后,有人會有嚴重過敏反應,有人會感染上萊姆病等傳染病,甚至還會帶來死亡的陰影,讓人們無法安心地親近大自然。那么蜱蟲這個殺手到底有多“冷”?我們又該如何預防?
蜱蟲叮咬后會怎樣?
蜱蟲不是昆蟲,它屬于蜘蛛和螨蟲的遠房親戚。從大小體積上看,蜱蟲是介于蜘蛛和螨蟲中間的小不點。大多數(shù)人被蜱蟲叮咬后都沒有什么癥狀,而且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被蟲子咬了。
但也有人會出現(xiàn)以下癥狀:被叮咬的部位過了一會兒可能會發(fā)癢、發(fā)熱、變紅,少數(shù)情況下,會出現(xiàn)局部的疼痛感(被軟蜱蟲叮咬后)。有些人可能會對蜱蟲的叮咬很敏感或者是產生過敏(也就是對蜱蟲的唾液分泌物敏感或過敏),并出現(xiàn)皮疹、氣短、腫脹、麻木,嚴重的還有蜱癱,不過,只有短時間內被大量蜱叮咬,蜱唾液里的毒素才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最近,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蜱蟲叮咬(主要是由孤星蜱分泌的唾液導致的)已經(jīng)導致上千人對紅肉(牛肉、豬肉、鹿肉,少數(shù)情況下還有牛奶)過敏,會出現(xiàn)腫脹和蕁麻疹。
還會傳染可怕疾?。?/p>
蜱蟲在很多疾病的流行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在疾病傳播的種類和廣泛性方面,甚至只有蚊子可以略勝一籌。雖然跟被蚊子叮了一樣,大部分情況下被蜱叮咬并不會產生什么嚴重的后果,可是一旦不幸中招,你就可能遭遇:萊姆病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巴貝斯蟲病、泰勒蟲病、落基山斑疹熱等81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被蜱蟲叮咬后的幾天到幾周,可能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癥狀。而出現(xiàn)哪些癥狀則取決于蜱蟲傳播的特定致病菌。比如說游走性紅疹(一種形若“牛眼”的紅疹),通常是蜱傳萊姆病的先兆。其他癥狀包括虛弱、惡心、發(fā)熱、嘔吐、心悸、關節(jié)痛、腫脹、麻木和意識不清等。蜱蟲叮咬不止會傳播一種疾病。比如有些人可能會同時感染萊姆病和巴貝斯原蟲病。
蜱蟲叮咬后該怎樣治療?
對于所有的蜱蟲叮咬來說,都需要進行局部清潔,還可以涂抹抗菌軟膏。如果被叮咬的區(qū)域出現(xiàn)瘙癢,可以使用含苯海拉明的凝膠涂抹患處,或者是在他人的監(jiān)管下口服含有苯海拉明的藥片,從而緩解瘙癢。
另外,接受什么治療還取決于其他因素,比如蜱蟲的類型、蜱蟲附著的時間、社區(qū)流行的疾病以及患者出現(xiàn)的癥狀。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確診蜱蟲傳播給患者的是哪種致病菌,然后使用特定的治療方法來減少或殺死致病菌。如果患者居住在萊姆病流行地區(qū),醫(yī)生會讓患者口服抗生素。如果出現(xiàn)的癥狀更嚴重,患者可能需要靜脈注射抗生素并住院治療。
怎樣把蜱蟲從皮膚中清除出去?
被蜱叮咬后最常見的健康問題是皮膚感染,因為蜱吸血的口器很復雜,上面長著倒刺,一旦不恰當?shù)匕纬谖尿?,很可能讓它的口器折斷在皮膚里。所以你應該按照如下方法安全拔出蜱蟲:
1.佩戴手套等來保護手部,這樣就不會讓致病菌從蜱蟲身上傳播到你的手上;使用鑷子捏住附著于皮膚層的蜱蟲。
2.緊緊地用鑷子捏住蜱蟲,捏住的部位應盡可能靠近皮膚,但又不能把蜱蟲捏碎。然后用鑷子慢慢地向上拉,直到把蜱蟲拉出來為止。扭動或者是把蜱蟲轉個個兒并不會讓清除過程更容易,因為蜱蟲的口器是帶有倒鉤的;事實上,這樣做可能會把蜱蟲的頭和口器拉斷,從而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3.一旦蜱蟲被拔出來,不要用鑷子擠壓蜱蟲,這樣有可能會釋放致病菌。可以把蜱蟲放在密封的小罐子里,或者是用膠帶貼在紙上。如果某人在被蜱蟲叮咬后生病了,可以把拔出來的蜱蟲給醫(yī)生看看。如果不需要保留蜱蟲進行診斷的話,就把蜱蟲放進馬桶或者是水槽中沖走即可。
4.由于叮咬時蜱蟲的頭部和口器是埋在皮膚下面的,所以,被叮咬的區(qū)域會有小坑或者是凹陷。如果蜱蟲的頭部或口器仍然留在皮膚中,就要去醫(yī)院讓醫(yī)生幫助清除。
5.用肥皂和水或者是溫和的消毒劑來徹底清潔被蜱蟲咬傷的區(qū)域。觀察幾天,看看是否會出現(xiàn)某些癥狀(皮疹或感染的跡象)。在叮咬處涂抹抗菌軟膏可能能夠幫助預防局部感染,但是并不會降低蜱傳染病發(fā)病的風險。
6.在拔出蜱蟲后,要仔細清潔手部或者是接觸過蜱蟲的器械。使用過的器械都要進行清潔并消毒。
7.其他拔出蜱蟲的方法,比如用熱火柴頭或者是在蜱蟲身上涂指甲油、汽油或是其他物質,都是不正確的。這樣的方法可能會導致蜱蟲釋放出更多的分泌物,還會增加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被蜱蟲叮咬后的預后如何?
大部分人被蜱叮咬時或被叮咬后都沒什么問題。對于免疫力底下的人(艾滋病毒攜帶者、癌癥患者和正在接受化療的患者)來說,預后也較為良好,但是這些人應該聯(lián)系醫(yī)生,并告訴醫(yī)生自己被蜱蟲叮咬了。還有,被叮咬后越早將蜱蟲從皮膚里拔除,被蜱蟲傳播致病菌的可能性就越低。
如果通過蜱蟲叮咬感染了致病菌,那么整體的預后狀況也會隨之改變。預后的好壞,取決于感染了哪種疾病、疾病的發(fā)展階段以及患者本身的身體狀況。咨詢感染病專家是評估患者預后的最好方法之一。
在哪里容易被蜱蟲叮咬?
在草多樹多的地方行走的人,被蜱蟲叮咬的風險更高,尤其是在4月到9月之間。沒有做任何防護措施,或者是為了游玩而去往這類地區(qū)的人們被叮咬的風險,要比那些穿著適當衣物并使用含有DEET驅蟲劑的人更高。另外,如果寵物使用了驅除跳蚤或者蜱蟲的驅蟲劑,那么主人被叮咬的風險也較低。居住在草原地區(qū)或者是森林地區(qū)的人們,被蜱蟲叮咬的風險較高。
如何預防蜱蟲叮咬?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建議:
不要去往草多和灌木多的地區(qū),這類地區(qū)中的蜱蟲較多,而且總是蠢蠢欲動,等待附著到宿主身上。
穿著淺色的衣物,這樣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并除掉蜱。
把褲子掖進靴子或是襪子中,從而避免蜱蟲鉆進寬松的褲子并爬到腿上。
使用能夠祛除蜱蟲的驅蟲劑,并嚴格遵循包裝上的使用說明。有些驅蟲劑可以涂抹在皮膚上,有些驅蟲劑則應該在衣物上使用。DEET濃度為15%或以下的驅蟲劑可以供兒童使用。使用時應該謹慎,并嚴格遵循產品標簽上的使用說明。含有氯菊酯的殺蟲劑只能用在衣物上,而不能直接涂抹在皮膚上。在蜱蟲較多的地區(qū)中,檸檬桉葉油(PMD)驅蟲劑效果更好,但3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
前往可能有蜱蟲的地區(qū),要及時檢查自己、他人以及寵物身上是否附著有蜱蟲。
確保給寵物使用能夠驅除跳蚤和蜱蟲的驅蟲劑。如果從寵物身上拔出了蜱蟲,處理方法和與人類相同,而且要戴好手套,避免接觸蜱蟲。
居住在蜱傳病流行地區(qū),而且在兩個月內出現(xiàn)過發(fā)熱癥狀的人,是不能獻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