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浩明 曾啟煌 廖志蕙
摘要 為了解英德市稻米鎘污染情況,于2013和2014年對英德市稻米鎘含量進行檢測分析。結果表明,英德市稻米鎘含量比廣東省平均值要高,按國家標準(0.2 mg/kg)評判超標率為35.10%,參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標準(0.4 mg/kg)評判超標率為13.30%,嚴重的鎮(zhèn)達36.36%。同時針對目前英德市稻米鎘污染提出修復與防治對策。
關鍵詞 稻米;鎘污染;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 S48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6)05-116-03
Abstract To find the situation of rice cadmium pollution in Yingde City, cadmium content in rice was detected in Yingde City in 2013 and 2014. Results showed that rice cadmium content in Yingde City wa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in Guangdo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0.2 mg/kg),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was 35.10%. According to the CAC standard, the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was 13.30%, and that in serious towns reached 36.36%. At the same time, repairing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rice cadmium pollution in Yingde City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ice; Cadmium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水稻是一種對鎘積累能力較強的農(nóng)作物,污染區(qū)稻米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廣泛關注。2002年農(nóng)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對全國市場稻米進行抽檢,結果表明,稻米鎘超標率為10.3%。2007年,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潘根興在全國多個縣級市場隨機采購樣品進行檢測,結果表明,稻米鎘超標率為10%。2009年,廣東省市場的稻米抽檢鎘超標為10%[1];2013年廣州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的監(jiān)測結果顯示,18批次稻米及制品中有8批次鎘超標[2];2013年,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公布大米檢測情況,清遠地級市市場大米鎘超標為11.4%[3-4]。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公共監(jiān)測中心2013年對韶關、梅州、江門、陽江、湛江、肇慶、清遠、潮州等10個市的27個稻米主產(chǎn)縣(市、區(qū))布點抽取稻米樣品1 069份,檢測結果鎘含量超標率為24.6%,參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標準超標率為8.5%。稻米鎘污染成為近幾年來民眾關注的熱點、媒體關注的焦點問題。為了解英德市稻米鎘污染情況并為其防治提供依據(jù),筆者于2013和2014年對英德市稻米鎘污染進行檢測。
1 英德市稻米鎘污染情況
1.1 英德市基本情況
英德地處廣東省中部、粵北南部、北江中游,有北江、翁江和小北江3條河流,是廣東省國土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 671 km2,人口110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88萬人。轄23個鎮(zhèn),1個街道辦事處,298個村居委員會,6 02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9.87萬hm2,其中水田5.93萬hm2,是商品糧、油料(花生)、蔗糖、桑蠶、水果、茶葉、蔬菜、竹筍、木薯、畜牧水產(chǎn)等農(nóng)產(chǎn)品的主要生產(chǎn)基地。年產(chǎn)農(nóng)產(chǎn)品超過200萬t,其中稻谷26.5萬t,是廣東省的產(chǎn)糧大縣、水稻主產(chǎn)區(qū)。
1.2 2013年英德市稻米鎘含量檢測情況
2013年7月在英德市每個行政村(居委)隨機抽取1個稻谷樣品共271個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稻米鎘含量最低值0.01 mg/kg,最高值1.73 mg/kg,平均值0.20 mg/kg。按國家標準(0.2 mg/kg)合格率為66.05%,國際標準(0.4 mg/kg)合格率為86.71%。全市24個鎮(zhèn)(街)中檢出稻米鎘含量大于0.200 mg/kg樣品的有20個鎮(zhèn)(街),其中有11個鎮(zhèn)(街)檢出稻米鎘含量大于0.400 mg/kg(表1)。
1.3 2014年英德市稻米鎘含量檢測情況
根據(jù)2013年英德市稻米鎘含量檢測情況,為進一步分析英德市稻米鎘含量,2014年11月分別在污染較大的8個鎮(zhèn)(街)的109個行政村(居委)抽取稻谷樣品,每個行政村(居委)隨機抽3個稻谷樣品(3個稻谷樣品分別在3個自然村的種植大戶抽?。?88個稻谷樣品進行檢測,稻米鎘含量最低值0.010 mg/kg,最高值3.083 mg/kg。8個鎮(zhèn)(街)中都有樣品檢出稻米鎘含量大于0.400 mg/kg。288個樣品中稻米鎘含量大于0.200 mg/kg就有145個,超標率為50.34%,其中稻米鎘含量大于0.400 mg/kg的有65個,超標率為22.50%(表2)。
從表1、2稻米鎘含量檢測結果表明,英德市稻米鎘污染比廣東省平均值要高,特別是2014年檢測的晚造稻米樣品,按國家標準(0.2 mg/kg)超標率為50.34%,國際標準(0.4 mg/kg)超標率為22.50%。全市稻米鎘含量大于1 mg/kg的有15個樣品,其中大站鎮(zhèn)有5個樣品,沙口鎮(zhèn)有5個樣品,東華鎮(zhèn)有1個樣品,石牯鎮(zhèn)有2個樣品,英城街道有2個樣品,稻米鎘含量檢出最高值在大站鎮(zhèn),達3.083 mg/kg。稻米鎘污染較嚴重的鎮(zhèn)是沙口鎮(zhèn)和大站鎮(zhèn),按國家標準(0.2 mg/kg)超標率分別為85.36%和57.57%,按國際標準(0.4 mg/kg)超標率分別為65.85%和36.36%。沙口鎮(zhèn)和大站鎮(zhèn)都在北江河邊,稻米鎘污染可能與用北江河水灌溉農(nóng)田有關。
2 稻米鎘污染防治與修復
2.1 生物修復法
生物修復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以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羊齒類鐵角蕨屬植物、富鎘莧科植物(特別是野生莧)等對土壤鎘污染的吸收能力很強[5]。蘇德純等在油菜對土壤鎘污染修復能力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油菜對鎘吸收能力很強[6]。此外,劉云國等研究表明,花卉(如月季)等對土壤鎘的吸收能力也很強,可以用來修復鎘污染的土壤[7]。
2.2 化學修復法
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有施用土壤添加改良劑、表面活化劑、金屬拮抗劑等降低植物中鎘的含量,如磷酸鹽、石灰、硅酸鹽被認為是處理土壤鎘污染的常用試劑。楊景輝研究表明,施用磷酸類物質可使重金屬形成難溶性的磷酸鹽[8]。有研究人員用膨潤土合成沸石等硅鋁酸鹽作為添加劑純化土壤中重金屬,能顯著降低受鎘污染土壤中的鎘濃度[9],土壤鎘濃度49.5 mg/kg時加入量為土重的1%~2%可使萵苣中鎘的濃度降低60%~70%。對酸性鎘污染土壤可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鎘活性。楊肖娥等報道[10],在pH 4.0~7.7范圍每上升1個pH單位,土壤對鎘吸附容量增加3倍,大大降低了植物對鎘的吸收。施用石灰、硅肥、鈣鎂磷肥等可顯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中有效鎘含量,從而能有效地抑制水稻對鎘的吸收[11]。采用生石灰加鈣、鎂、磷肥改良鎘污染土壤可使水稻、小麥和玉米籽實中鎘含量分別下降55.9%、34.6%和21.0%[12]。
2.3 農(nóng)業(yè)生態(tài)修復法
通過施用有機肥,如堆肥、廄肥、植物秸稈等增加土壤有機質利于改良土壤結構,可增加土壤膠體對重金屬的吸附能力,為土壤提供絡合螯合劑,而且有機質也是良好的還原劑,可以促進土壤中鎘形成硫化鎘從而降低土壤中有效鎘的含量[13]。施用100 kg有機肥能使稻米鎘含量降低5%。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特別是英德市農(nóng)業(yè)局的測土配方肥,如水稻配方肥、蠶桑配方肥等[14],施用英德市農(nóng)業(yè)局的測土配方肥能明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環(huán)境的污染。過量施用化肥還會提高土壤中交換態(tài)鎘的含量[15],因為化肥中的氯、硫、氫離子可以活化土壤中的鎘。
2.4 選用抗鎘污染的農(nóng)作物及改種其他農(nóng)作物
水稻品種之間鎘積累差異很大,篩選高產(chǎn)、低積累水稻品種可兼顧糧食安全與質量安全[16]。在中輕度污染區(qū)可改種瓜果類蔬菜或果樹,同時應選育一些早熟和抗鎘污染的品種,以減少污染物在作物中的積累期和積累量[17]。在中重度污染區(qū)可改種非食用植物,改種一些觀賞性作物或經(jīng)濟作物,如花卉、苗木、桑等[17]。
3 稻米鎘污染防治對策及建議
該研究了解了英德市稻米鎘污染的基本情況,并根據(jù)對鎘污染的防治與修復方法,對英德市稻米鎘污染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及建議:
(1)將各類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工礦企業(yè)以工業(yè)區(qū)形式整體規(guī)劃布局,建議英德市今后新建的工礦企業(yè)應安排在英紅工業(yè)園和東華工業(yè)園內,使污染源集中便于管理和治理。對鎘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嚴重的企業(yè)實行關、停、并、轉。改革落后工藝設備,逐步實現(xiàn)廢物最少化和無害化,同時加強工業(yè)三廢治理,尤其是強化含鎘污水處理。對于用英德市北江河水灌溉的農(nóng)田要加強水質監(jiān)測,對土壤和農(nóng)作物定期進行檢測,加強含鎘污水的研究和成果的應用。
(2)加強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的環(huán)保和健康意識,加大對稻米鎘污染的監(jiān)督和監(jiān)管力度,建立和完善稻米污染防治的相關法規(guī)和政策措施。開展稻米質量安全普查,科學、客觀、全面綜合評估稻米中鎘的風險,通過普查摸清英德市稻米鎘含量總體情況,合理地劃分出稻米鎘污染高風險區(qū)域,研究制定英德市稻米鎘污染防治和治理對策。
(3)建立健全監(jiān)測監(jiān)管機構,開展水稻鎘污染定點長期監(jiān)測,對選定監(jiān)測點的作物和土壤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與研究。分析英德市土壤重金屬污染原因,通過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監(jiān)測和評價進行科學指導英德市稻米鎘污染防治與防控。從源頭上控制重金屬污染,保證土壤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
(4)開展肥料對稻米鎘污染試驗研究,組織調查研究各類肥料對稻米鎘污染的影響,根據(jù)肥料的不同特性,制定科學、合理的水稻生產(chǎn)施用肥料的重金屬限量指標。同時加強市場監(jiān)管,加大對劣質肥料的打擊力度。
參考文獻
[1]楊菲,白盧哲,梁春穗,等.2009年廣東省市售大米及其制品鎘污染狀況調查[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1,23(4):278-279.
[2]毛雪飛,湯曉艷,王艷,等.從鎘大米事件談我國種植業(yè)產(chǎn)品重金屬污染的來源與防控[J].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與安全,2013(4):157-159.
[3]奕云霞,陸安祥,王紅華.鎘米問題形成原因及對策思考[J].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與安全,2013(6):49-51.
[4]李楠楠.廣東8市120批次大米查出鎘超標[N].信息時報,2013-05-24.
[5]周啟星,高拯民,沈陽張.土壤污灌區(qū)鎘循環(huán)的分析模型與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報,1995,15(3):273-280.
[6]蘇德純,黃煥忠.油菜作為超累積植物修復鎘污染土壤的潛力[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2,22(1):48-51.
[7]劉云國,尹志平.土壤鎘污染生物整治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2000,27(3):34-38.
[8]楊景輝.土壤污染與防治[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9]肖輝林.利用合成沸石純化污染土壤的隔[J].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1992,1(1):58-60.
[10]楊肖娥,楊明杰.鎘從農(nóng)業(yè)土壤向人類食物鏈的遷移[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6,3(7):1-13.
[11]曹仁林,霍文瑞,何宗蘭,等.不同改良劑抑制水稻吸收鎘的研究:在酸性土壤上[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1992,11(5):195-198.
[12]王新,吳燕王.改良措施對復合污染土壤重金屬行為影響的研究[J].應用生態(tài)學報,1995,6(4):440-444.
[13]張亞麗,沈其榮,姜詳洋.有機質肥料對鎘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應[J].土壤學報,2001,38(2):212-218.
[14]袁世玫.英德市桑田土壤肥力現(xiàn)狀及改良對策[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9(4):94-99.
[15]陳志良,莫大倫,仇榮亮.鎘對有機生物體的危害及防治對策[J].環(huán)境保護科學,2001,27(8):37-39.
[16]喻華,馮文強,秦魚生,等.鎘脅迫對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長和鎘吸收的影響[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13(3):878-883.
[17]李永濤,吳啟堂.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研究[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1997,16(3):118-122.
[18]王凱榮,陳朝明,龔惠群,等.鎘污染農(nóng)田農(nóng)業(yè)生態(tài)整治與安全高效利用模式[J].中國環(huán)境科學,1998,18(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