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中,探索設計有效的思維導圖,改變學生傳統(tǒng)閱讀模式,培養(yǎng)學生閱讀信息理解力和思考能力,探究其對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和閱讀成績的影響程度。以期能夠有效推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高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興趣。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閱讀;應用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信息,增長知識能力,擴展思維創(chuàng)新的重要來源。高中英語新課標的目標強調在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這一前提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理解與表達的能力,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而近年來,高考題型的改變更加突出了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閱讀不再一味的停留在英語語言知識點的獲得,更重要的是對閱讀信息的理解與分析,以及培養(yǎng)拓展性思維能力的綜合性發(fā)展。但目前大多數高中生在進行閱讀時,仍然將閱讀目標放在對單詞記憶,句子理解上,忽視了對閱讀的篇章理解,沒有對閱讀進行概括、梳理、推斷等深層次把握。
托尼布贊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利用大腦思維能力,順應大腦思維模式,采用直觀形象的圖文并茂的方式將人的思想表達出來。作為一種強大的思維工具被廣泛運用到各方面。它能幫助人們有效做筆記,加強記憶,提高理解力,激發(fā)無限思考能力。在英語閱讀中,思維導圖展現出一種主題直觀形象,層次分明,關系清晰地圖像能夠幫助閱讀者梳理閱讀信息,加深文本理解力,把握閱讀關鍵問題,幫助學生思考解決問題。
20世紀60年代英國著名學者托尼?布贊(Tony Buzan)提出了思維導圖這一概念。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一種利用大腦思維能力,順應大腦的思維模式,用一種新的方式方法記筆記和整理知識,用直觀形象的方法讓人們的想法以圖形的方式表達出來,使人的思維可視化。思維導圖的本意是提供很多的教育優(yōu)勢,如Buzan(1995.9)解釋說:思維導圖是可以用作記錄,組織記憶,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導圖是表征知識及思維過程形象化,可視化的工具(劉曉寧2009)。思維導圖充分利用右腦的形象思維和左腦的抽象思維,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來表征、組織、闡述知識,展現人們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時的隱形思維過程的工具。它的結構如同大腦結構,由中心圖向四周發(fā)射呈樹狀圖。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通過圖的直觀性特征可以找到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找到整合新知識的固著點,從而促進新知識的理解與內化以及新舊知識結構的整合(陳敏2005)。
1971年,Buzan將他的關于放射性思考和思維導圖概念的研究成果成書推廣后,思維導圖逐漸進入人們視野并受到廣泛關注。直至1993年,Buzan已出版《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喚醒創(chuàng)造天才的10種方法》等二十多部著作。思維導圖廣泛運用于商界。知名跨國公司如IBM,英國石油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員工培訓,產品質量管理以及公司規(guī)劃。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的員工利用思維導圖繪制飛機維修手冊,僅僅用了6個月就獲得了需要耗時幾年才能得到的知識。在軟件開發(fā)方面,由Buzan參與開發(fā)的制作思維導圖的軟件mindmanager也已有了英文,德文,日文等多個版本。思維導圖在教育界的應用更為廣泛,更加成熟。韓國,日本,德國,美國教育機構在中小學教育中引入了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引入國內后,總的來說,研究起步較晚,但逐年呈上升趨勢。最初多用于商業(yè)方案策劃中。近年來,在教育領域的研究涉及范圍逐步擴大,教育各學科到學科內的研究都略有涉足。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教師設計教學計劃,整理教學資源。對于學生來說,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抓住知識的主要脈絡,找到各層概念的聯(lián)系,有利于對新知識的吸收與記憶。在英語這門學科中,思維導圖如何運用到閱讀中呢?首先,以不同的教材類型著手,讓學生能夠宏觀地把握文章組織框架,了解文章的組織結構。教師提供給學生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框架,對將要設計的思維導圖進行預測,推斷文章隱含的大概的支架。其次,教師指導學生快速略讀文章,把握文章中心主題與主要脈絡,完成中心主題與第一級分支。這一階段中,學生猶如看到了文章的主要提綱,了解到文章內容的排列與組織,在閱讀中能夠期望的內容是什么,文章各段落的邏輯關系是什么。接著,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細讀課文,詳細了解文章的細節(jié)描述,深入文章的內容,提高對文章的理解。在這一階段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內制作或個人獨立制作思維導圖。同時約定在交流過程中不允許批評別人的想法,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記錄下來,盡可能地讓思維發(fā)散,聯(lián)想,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背景知識進行相應擴展,完成二三級分支。最后,學生自主地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對閱讀材料進行可視化表達,與同學展示交流自己的思維導圖,通過同學和老師的意見修改并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能夠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回顧,整體了解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句子的要點又是什么,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由理解閱讀的層次發(fā)展到能夠準確表達所理解,完成之時從內化到外化的發(fā)展過程。這一過程能夠促進學生閱讀技巧的掌握,提高閱讀能力。
運用思維導圖到英語閱讀中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提高注意力,克服學生記憶方面的問題,更可以激發(fā)學生進行更多與文章相關的思考,拓寬文本的深度和廣度。使得學生對于自己的認知能力有深刻的了解,并逐漸成為能夠進行自我指導和自主學習的學習者。同時,在制作思維導圖中,通過調動學生大腦中已有的英語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對發(fā)展創(chuàng)造型思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杜艾娣,女,漢,西華師大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