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玲芳
【摘要】在少教多學理論指導下,以主體參與式閱讀方式為主的一節(jié)中考閱讀專題復習課。本節(jié)課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話題為主線,引領學生在過程中歸納活用閱讀策略,旨在提升學生閱讀理解中的主旨大意提的解題能力、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同時滲透對學生人文意識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
【關鍵詞】(3-5個)閱讀專題復習 主體參與 少教多學 人文意識 思辨能力
一、課例背景
本課例是在中考前面向學校全體英語老師開設的一節(jié)閱讀專題復習公開課。此課受到全體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1)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之上?!?年級學生應完成課標分級目標中的五級目標,課標中五級目標對于閱讀的要求是:“能讀懂相應水平的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jù)閱讀目的運用適當?shù)拈喿x策略。”閱讀理解是中考英語試題的重頭戲,占比分大。因此,閱讀專題復習課無論對于中考還是學生英語的終身學習都意義非常。上好閱讀專題復習課,教學材料選擇很重要?!坝⒄Z課程應根據(jù)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wǎng)絡信息等,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教育部2011)。本節(jié)課的選材強調語言學習與思維訓練,與閱讀策略培養(yǎng)等的有機結合。
本節(jié)課所選用的材料都來自于《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 初三版》。所選擇的幾篇閱讀材料都是與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有的是關于英國學生的,有的是關于加拿大學生的……
本節(jié)課的閱讀專題復習主要是針對閱讀理解這一題型的復習,根據(jù)題型分類,閱讀理解題可分為細節(jié)理解題、推理判斷題、猜測詞義題和主旨大意題??紤]到題型多,課時有限,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和問題,本節(jié)課的主要解決的是主旨大意題型。
2.學生分析。本教學設計的教學對象是南京市某中學的初三年級學生,學生已經(jīng)完成初一至初三的6本英語書的學習,并已完成一輪復習,語言基礎知識扎實。對照課程標準,學生的閱讀水平基本已達到四級:能讀懂常見文體的小短文和相應水平的英文報刊文章。但是在實際操練中也出現(xiàn)明顯的薄弱方面:能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理解大意。因此,本課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方法點撥、師生交流等方式幫助學生找出解答主旨大意題的策略。
3.教學目標。
(1)學生能學習掌握一些主旨大意題的解題策略,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策略,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
(2) 學生能重點理解所提供的閱讀材料,篩選關鍵信息,找到支撐所選答案的論據(jù),并能評判相關選項,拓展思維,提升思維能力。
(3)學生能通過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受作者和文章中的主人公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之處。
4.教學重點和難點。
(1)結合以往的經(jīng)驗和課堂上精選段落的聯(lián)系,找出解決主旨大意題的策略,并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合理使用相關策略。
(2)找到支撐所選答案的論據(jù),建立所選答案和論據(jù)之間的聯(lián)系,并能評判相關選項。
(3)通過閱讀,了解世界各地同齡人的生活,學習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積極用這些方法來解決自己遇到的實際問題。
5.教學設計思路。閱讀專題復習課是針對中考所設計的二輪復習課,但我們不能就題目講題目。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需要教給學生的是方法,但是我們也不能就方法教方法。閱讀專題復習課歸根結底還是一節(jié)閱讀課?!伴喿x的過程是讀者與文本及其作者進行對話和溝通的過程。有效的閱讀體驗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提高讀者的閱讀能力,提升讀者的思維品質,并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基于上述考慮,結合所選擇的閱讀材料時事性強,貼合生活實際等特點,筆者從話題、策略、人文三個層面入手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
(1)話題層面——貼近生活、貫穿課堂。通過前期精細的選材,確保話題的生活化和新穎性,本節(jié)課所選材料都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反映了世界各國學生的學習生活、體育生活……給學生的話題就是學生,一方面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另一方面學生也會產(chǎn)生共鳴,對他們的生活也有指導意義。
(2)策略層面——歸納總結、活學活用。通過完成一些短篇,讓學生能從中得出一些策略,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習中的經(jīng)驗總結歸納出完成主旨大意題的策略。并在后續(xù)的活動中將這些策略靈活的運用起來。
(3)人文層面——體現(xiàn)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閱讀專題復習課不僅僅是一節(jié)復習課,也不僅僅就是講一些閱讀策略,也不僅僅就是讀一些文章,本節(jié)課還需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領,充分體現(xiàn)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
三、教學過程
Step 1:Lead in
1. Present some pictures and review some phrases about teenage problems.
2. Have a talk about students problems and ways of solving them.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九年級上冊英語書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中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中的幾幅圖片,師生通過圖片回歸課本知識,并漫談解決青少年問題的方法,引入本節(jié)閱讀復習專題課的話題:All about teenagers.
3. Watch a video and talk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video:
—A different way of solving problems may have a surprising effect.
教師播放Ted視頻《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選段:一位有40年教齡的老師麗塔·皮爾遜講述她是如何對待一個考試考得不好的學生的故事。學生談論本選段的主要內容,引入本節(jié)閱讀專題復習課的任務:主旨大意。
【設計意圖】
再現(xiàn)書本圖片和話題,學生對于圖片和話題熟悉感陡然而生,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話能說,課堂氣氛瞬間點燃。觀看視頻,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談論視頻內容,順利引入本節(jié)閱讀專題復習課的任務:如何正確歸納主旨大意。
Step 2:Presentation
1. Read for the main idea
1)Read some short paragraphs for the main idea.
2)Find out the answers and supportive ideas.
3)Discussion: What can be helpful in 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
提供四個小短篇,引發(fā)閱讀和討論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對四個小短篇的閱讀,一方面,了解了相應段落的文本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對于文本信息的篩選,建立關鍵詞或者關鍵句與選項之間的關系,從而選出正確答案,并能清楚的給出支撐所選答案的論據(jù)。閱讀活動之后的討論活動幫助學生梳理前面閱讀環(huán)節(jié)所找出的論據(jù),并能結合以往的閱讀經(jīng)驗,歸納出主旨大意題型的解題策略。
2. Practice 1
1)Read a passage about teenagers in the UK.
2)Discuss in groups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 Practice 2
1)Read a passage about hockey teenage players in Canada.
2)Choose the best title.
3)Analyze the passage and choices together.
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新的篇章中學習運用上一環(huán)節(jié)所歸納的解題策略,并能歸納出主旨大意。通過文章難易的梯度,所設置提問的方式,層層遞進,一步步提升能力要求;同時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分享交流優(yōu)化自己的答案。
【設計意圖】
給學生新的且篇幅稍長的文章,指導學生運用上一環(huán)節(jié)所歸納的解題策略歸納主旨大意,讓學生能進一步通過運用的方式鞏固學生對于這個策略的認識,做到不僅知道有這些策略而且會靈活使用。不同的篇章設置不同的提問方式:篇章一的任務是寫出主旨大意(不限制詞數(shù));篇章而的任務是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佳答案。通過設置不同的提問方式控制問題的難度。篇章一的任務相對簡單,學生只要能找準關鍵詞,用合適的表達方式表述出來就可以了;篇章二的任務有難度,特別是個別表面相似的易混淆的答案。通過學生答案上的不同意見,引導學生或獨立思考,或小組討論,或展開辯論,既打開了思路,有互動合作。
Step 3:Activity
1. Read a given passage and discuss in groups to come up with a title for it.
2. Present each groups title on the blackboard to have a vote.
本環(huán)節(jié)是一個活動比賽環(huán)節(jié)。學生再次閱讀一篇新的文章,閱讀后以小組為單位為這篇文章起一個標題,并將每組的標題在黑板上進行展示投票,選出最佳標題。
【設計意圖】
這一任務應該是這節(jié)閱讀專題復習課中難度最大的任務:沒有選項,且還需照顧到標題的簡潔概括性。但由于引入了競爭機制,組內的合作和組間的競爭讓學生們更加全力以赴去完成這項任務。
3. Analyze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mean in the passage to help students get the best title.
4. 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feelings of reading the passage.
本環(huán)節(jié)是上一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延伸。學生通過對段落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找出不同段落中mean的不同意思。
【設計意圖】
小組所展示的標題反映出學生在閱讀中討論中都重點關注了mean這個單詞。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分段理解的方式,讓學生解讀mean的不同意思,從而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得出最佳標題,且?guī)椭鷮W生能在平時的閱讀中建立這種一詞多義的意識。
Step 4:Summary
Review the main topic of the class—About teenagers and make a guide to attitude towards future life.
【設計意圖】
在本節(jié)課結尾時,通過對本節(jié)課主要語篇的標題的回顧,同步滲透并提升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導。
四、教學思考
本節(jié)課在設計時注重課堂的整體性和連貫性,話題的生活化和一致性,力爭設計好各部分之間的過渡,整體設計循序漸進,層層深入。不管是在文章的選擇上還是在問題的設計上,由淺入深;在內化輸出時,由零到整。從設計這節(jié)課到教授這節(jié)課,筆者思考如下:
1.少教多學,打造高效課堂。初三學生學習任務重,壓力大,但是時間卻相對比較少。針對南京市英語中考,從閱讀專題復習課的課型來講可分為完形填空課、閱讀理解課、任務型閱讀課、首字母填空課四種。本節(jié)課是針對閱讀題解題型的專題復習課。從閱讀理解的題型來講可分為細節(jié)理解題、推理判斷題、猜測詞義題和主旨大意題。在設計的時候,筆者有過疑慮:是一節(jié)課教授四種題型呢?還是將這四種題型分為四個課時來交呢?最終,筆者采用的是課堂前測的方式了解學生在完成閱讀理解題時真正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并以此為抓手最后將本節(jié)課的目標設定Reading for Main Idea。這樣的思考主要是源于少教多學理念?!吧俳獭奔磫l(fā)性地教、針對性地教、創(chuàng)造性地教和發(fā)展性地教,教學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多學”,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走向深度學習、積極學習、獨立學習,學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唯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2.主體參與,成為課堂主人。學習是一個能動的過程,學生的發(fā)生必須依賴認知主體的積極參與。王薔(2006)主張,閱讀要引導學生體驗“理解的過程”,而不僅僅是閱讀的結果,每一個讀者都是一個鮮活、獨立而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個體。本節(jié)課是閱讀專題復習課,是學生主體參與式閱讀課,學生作為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學生談論青少年所遇到的問題及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學生結合以前學習的經(jīng)驗和課堂提供的文本的解構和建構歸納總結主旨大意題的解題策略;學生在遇到分歧的時候,主動回歸閱讀材料,篩選文本信息,選定支撐所選答案的論據(jù),與同學進行辯論,最終確定正確答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與文本進行對話和互動,領悟文本的深層次信息,提煉文章標題。然后在組間進行比賽,由學生投票選出最佳標題。在主體參與式的閱讀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不僅提取了有用的文本信息,深度領悟了文本的深層次信息,而且還以此為基礎提升了思辨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3.人文意識,提升綜合素養(yǎng)?!坝⒄Z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黃國文(1988)認為,不同的閱讀文本有著不同的形式、內容、特征和文本的解構。每篇閱讀文本都有自己獨特的內涵,不同的內涵往往體現(xiàn)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元素。對語篇人文內涵的挖掘是提升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節(jié)課所選擇的文章、所涉及的活動、所挖掘的文章深層次的信息都考慮到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提升:Someone who is mean to you is helpful to you. Safe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things. Different ways ca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筆者的目的在于: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滲透對學生人文意識的培養(yǎng)才能體現(xiàn)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學生英語學習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語言本身,而是通過學習語言發(fā)展自己的心智、品格、修養(yǎng)、素質,學習知識,以使自己達到“理想的自己”。
參考文獻:
[1]傅詠梅.例談文本解讀缺失和失當對閱讀教學問題設計的影響[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2):10-14.
[2]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3]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黃國文.語篇的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錢希潔.讓英語語篇教學從模式走向靈動[J].中小學外語教育(小學篇),2013,(2):1-4.
[6]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