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霓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合作學習近幾年在教學中已經成為重要的組織形式之一。合作學習以小組學習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共同達到教學目標。與傳統(tǒng)教學組織形式相比,合作學習有很多優(yōu)越性,但在教學中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問題。
合作式學習普遍存在的問題表現(xiàn)為:課堂上學生討論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課堂好像顯得活躍生動,學生好像也學得積極主動,但生動的背后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點沒有掌握,訓練的能力沒有達到要求。究其原因,一是學習小組分組隨意性大,小組成員構成不合理,沒有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搭配,一些教師只是簡單地按組來劃分,有些按前后桌來劃分,也有的是按男女同類來劃分,還有的憑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自由組合;二是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差,缺乏教師正確的指導;三是討論的問題流于形式,有些內容不需要交給學生討論,而教師卻花時間讓學生去討論,課堂效率不高;四是片面成為優(yōu)等生展示才華的舞臺,學困生成了光照不足的花兒或成了混在學習小組里的南郭先生,沒有惠及全體學生。
針對合作學習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可以嘗試運用如下策略:
一、運用科學合理的分組方法
合作式學習是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構建互動學習氛圍、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目標的學習方法,要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有的學生性格內向,有的學生比較活潑。一些成績好的學生不愿合作,認為自己能夠解決問題,不需要合作解決問題,而另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害怕合作交流,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參與學習,不愿與他人交流合作。根據(jù)這些特點,可在每一個小組中都安排有不同類型的學生,特別是要考慮學困生的幫扶問題,這樣每一個小組既有優(yōu)等生,也有學困生,既有活潑好動的學生,也有沉默寡言的學生,以此為各小組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通過有效分組,實現(xiàn)各小組間組員的合理配置,使各個小組力量能夠均衡發(fā)展,上課時得以順利地開展小組間的學習競賽。
二、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由于受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的影響,學生開始不能完全適應小組合作學習,缺乏與他人溝通、維持人際關系的技能,個人責任感不強。大部分學生只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組內缺乏討論和交流的意識和技能。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如何與人交流、相處、合作、探究,使學生逐步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解決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提高每個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處。
三、培養(yǎng)學生科學設計問題的能力
學生合作學習中所探討的問題要注意科學性,學生能夠自己解決的,不要花費時間去討論,不要讓合作探討流于形式。由于不同的課文學習目標不同,所要探究的內容不同,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因此,設計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教師要教會學生圍繞課文重要的知識點和能力訓練來設計問題。俗話說:“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蓖?,不同的文章問題設計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四、關注學困生學習和發(fā)揮優(yōu)等生作用并舉
在合作式學習中,能否調動學困生參與小組學習,是決定合作學習是否成功的關鍵。常言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痹诿總€學習小組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人潛能,每個人在小組中都安排有相應的職位,特別要注意挖掘學困生的學習優(yōu)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還要充分發(fā)揮優(yōu)等生對學困生的幫扶作用,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要起主導作用,幫助學困生在學習探究中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做好學困生的引路人。同時,優(yōu)等生要做好學困生的學習監(jiān)督員,保證學習小組里的每個人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綜上所述,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合作式學習將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問題,也將會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教師用科學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尊重學生的人格,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用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學生合作式學習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合作式學習就會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合作式學習在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中,一定會形成更加科學、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