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濤
(安徽省阜陽市第三中學,236000)
利用參數t的幾何意義巧解距離問題
董海濤
(安徽省阜陽市第三中學,236000)
其中參數t的幾何意義是:|t|表示直線上的動點M(x,y)到定點M0(x0,y0)的距離,若t>0,則動點M在定點M0的上方;若t<0,則動點M在定點M0的下方;若t=0,則動點M與定點M0重合.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體會利用直線參數方程中參數t的幾何意義,簡潔快速地求解與距離有關的問題.
例1已知過點M(-1,2)且斜率為-1的直線l與拋物線y=x2交于A,B兩點.(1) 求|MA||MB|的值;(2) 求|AB|的值.
解直線的參數方程為
|MA||MB|=|t1||t2|=2,
評注如果按照常規(guī)方法聯立直線與拋物線方程,求出交點A,B的坐標,再求線段AB的長和點M到A,B兩點距離之積,顯然運算量較大,而利用直線參數方程中參數t的幾何意義,問題的求解則變得十分簡潔.
變式1已知過點M(-1,2)且斜率為2
|MA||MB|=|t1||t2|=5,
|AB|=|t1-t2|
=10.
變式2已知直線l的參數方程為
點M(-1,2),直線l與拋物線y=x2交于A,B兩點.(1) 求|MA||MB|的值;(2) 求|AB|的值.
解把直線的參數方程
改寫為“標準形式”
(其中m為參數).
代入拋物線方程,得
根據韋達定理,得
由參數m的幾何意義,得
|AB|=|m1-m2|
評注把直線參數方程的非標準形式化為標準形式很關鍵,這樣才能體現參數t的幾何意義.
變式3已知過點M(-1,2)且斜率為-1的直線l與拋物線y=x2交于A,B兩點,C為線段AB的中點,求|MC|的值.
變式4已知過點M(-1,2)且斜率為-1的直線l與拋物線y=x2交于A,B兩點,C在線段AB上,且|AC|=2|CB|,求|MC|的值.
根據參數t的幾何意義,可知
|AB|=|t1-t2|
根據AB⊥DE,可得
例3長度為l(l>4)的線段AB的兩端在拋物線y2=4x上移動,(1)求線段AB的中點M的軌跡方程,(2)求線段AB的中點M到y軸的距離的最小值.
解(1)設M(x0,y0),則直線AB的參數方程為
①
因為線段AB的長度為l(l>4),即
l=|t1-t2|,
所以l2=(t1+t2)2-4t1t2
②
(4x-y2)(4+y2)=l2.
(2)由(1)知
評注本題中點M雖然不是定點,但由參數t的幾何意義以及“線段AB的中點M”仍然可知t1+t2=0,這是本題解決的關鍵所在.掌握參數t的幾何意義的本質,輔以根與系數的關系,為我們的解題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提供了無窮的思維想象空間和廣闊的解題思路,這是傳統的解法無法比擬的.
熟練運用參數t的幾何意義解與距離有關的問題,可以減少運算,提高解題速度,并且可以將解出的代數結果進行幾何解釋,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