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李洪梅,馮定超(天津市寧河區(qū)蔬菜技術推廣站,天津 301500)
?
天津寧河日光溫室番茄品種比較試驗
張艷玲,李洪梅,馮定超
(天津市寧河區(qū)蔬菜技術推廣站,天津 301500)
摘要:從豐產性、抗病性、商品性等綜合性狀考慮,金棚10號表現最好,適合天津地區(qū)種植。津粉207和向導一號表現較好,且津粉207抗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如果在早春種植,這兩個品種都可作為搭配品種栽植,秋延后建議種植津粉207作為搭配品種栽植。天賦8號、鈕內姆在抗病性、產量方面均表現較差,不適宜在天津地區(qū)大面積推廣。
關鍵詞:溫室;番茄; 品種比較
番茄(Lycopersicom esculentum Mill.)屬茄科番茄屬,起源于美洲安第斯山地區(qū)。番茄是我國保護地蔬菜栽培中經濟效益較高的蔬菜品種之一,天津市自2007年大力發(fā)展設施農業(yè)以來,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發(fā)展迅速,尤其是寧河區(qū),設施番茄種植面積達1 333 hm2以上。目前,寧河番茄栽培品種繁多,在產量和抗性等方面表現參差不齊,如何在國內外眾多品種中選擇出適合天津地區(qū)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品種顯得尤為重要。
本試驗根據寧河地區(qū)番茄生產的實際需求,將目前主栽品種進行收集整理,通過對植株、果實、產量等性狀進行多方面的比較,篩選出適宜天津地區(qū)栽培的番茄優(yōu)良品種。
1.1 供試材料
供試番茄品種為金棚10號等17個品種,詳見表1。
表1 供試品種及來源
1.2 試驗地點
試驗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天津市寧河縣百利種苗基地中進行。試驗土壤為粘土,供試溫室0~30 cm土壤基本理化性狀見表2。
表2 試驗地基礎土壤基本理化性狀
1.3 試驗方法
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0.5 m2,3次重復,周圍設保護行,日光溫室中采用高畦定植,每畦2行,每行定植16株。試驗于2014年11月29日播種育苗,2015年1月14日定植,2015年6月10日收獲,采取常規(guī)田間管理。觀察各品種植物學性狀、抗病性及產量等。
2.1 供試番茄品種生育期和植物學性狀比較
從表3中可以看出,各品種均屬無限生長型,播種至開花天數雖有一定差異,但相差不大,以愛吉1204開花最早,sy128開花最遲。開花至始收天數與果實大小及發(fā)育期溫度相關,開花早、果實發(fā)育快、開花至始收天數最短的為愛吉1230,最長的是津鉆801和sy128??梢?,愛吉1230為極早熟品種,津鉆801、sy128為較晚熟品種。Sy128株高最高,第1,2花序間葉片數最多,津鉆801的莖粗最大,且株高也較高,可見津鉆801和sy128的生長勢比較強。
表3 供試番茄品種的生育期、植物學性狀比較
2.2 供試番茄品種的果實園藝性狀比較
如表4所示,供試品種均為粉紅果,sy128、鈕內姆果實形狀為扁圓,番茄動力、津鉆801等果實形狀為高圓。天賦9號等果實硬度較大,金棚10號、番茄動力、津鉆801酸甜口味濃。
表4 供試番茄品種園藝性狀比較
2.3 供試番茄品種田間抗性比較
本試驗中,在試驗溫室中沒有發(fā)現有葉霉病、晚疫病、灰霉病的發(fā)生,只發(fā)現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及臍腐病發(fā)病。從表5可以看出,只有番茄動力、完美兩個品種發(fā)現有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病情指數分別為23.51%和17.64%,津粉404、207、津鉆801、金棚10號、天賦8號、愛吉112等品種均高抗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鈕內姆發(fā)現有臍腐病,病情指數為8.1%。
表5 供試番茄品種黃花曲葉病毒病、臍腐病的病情指數比較
2.4 供試番茄品種產量比較
本試驗中的17個番茄品種,均留5穗果摘心。各品種667 m2產量比較如表6所示,其中sy128單果重最重,產量最高,分別達354.54 g和13 295.42 kg,其次是金棚10號,單果重、產量分別達319.75 g和11 990.63 kg,天賦8號的單果重、產量最低,分別為192.78 g和7 229.17 kg。
從豐產性、抗病性、商品性等綜合性狀考慮,金棚10號表現最好,果實性狀符合天津地區(qū)的消費習慣,而且早熟性和總產量也較高,該品種適宜在天津地區(qū)推廣應用,可作為日光溫室的主栽品種,建議大面積推廣。津粉207和向導一號表現也較好,且津粉207抗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如果在早春種植,這兩個品種都可作為搭配品種栽植,秋延后種植建議以津粉207作為搭配品種。而天賦8號、鈕內姆在抗病性、產量方面均表現較差,因此不適宜在天津地區(qū)大面積推廣。
表6 供試番茄品種單果重及總產量
農技推廣
農技推廣
文章編號:1002-0659(2016)02-0029-02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2-07
基金項目: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科技幫扶類“設施蔬菜新技術集成及新品種示范”(14ZCDENC00021)
作者簡介:主要張艷玲(1981-),女,農藝師,碩士,主要從事蔬菜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E-mail:1052610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