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江勇,司松環(huán),楊 浩,張向陽,王江允,褚玉會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河南 鄭州450000
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外耳再造中的臨床應用
司江勇,司松環(huán),楊 浩,張向陽,王江允,褚玉會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河南 鄭州450000
目的 對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外耳再造中的臨床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選取我院2010 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16例耳畸形或耳缺損擬行外耳再造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皮膚軟組織擴張術的治療,分析臨床治療效果。結(jié)果 患者并發(fā)癥包括血腫、擴張器滲漏等,所有并發(fā)癥均及時處理,未對手術效果造成影響,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9.11%;2例患者治療不滿意,治療效果總滿意率為99.61%。結(jié)論 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關鍵在于手術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處理,再造耳立體逼真,可作為外耳再造的首先手術方式。
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外耳再造;耳畸形;耳缺損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整形外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1][1]。手術時將擴張器置入患者皮膚的軟組織之下,利用擴張器容量可增大的特點來刺激患者皮膚表面的機械張力,進而加速細胞增殖,使患者皮膚軟組織的面積得以擴大,再使用“增長”出來的皮膚進行器官再造或缺損修復,具有術后瘢痕少、顏色貼近膚色、質(zhì)地均勻等特點[2][2]。本研究以外耳再造為例,分析探討了皮膚軟組織擴張術的臨床應用,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16例耳畸形或耳缺損擬行外耳再造術的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皮膚軟組織擴張術的手術指征,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其中,男328例,女188例,年齡5-41歲,平均年齡(12.34±10.7)歲;先天性小耳畸形492例,包括左側(cè)小耳畸形189例,右側(cè)小耳畸形285例,雙側(cè)小耳畸形18例;外傷性耳缺損24例,24 5例為燒傷導致。
1.2 方 法2
所有患者均接受皮膚軟組織擴張術的治療。Ⅰ期手術:將擴張器植入患者皮膚軟組織下。均采用50ml50ml的皮膚軟組織擴張器,切口位置依據(jù)患者發(fā)際線位置選擇,切口長度比擴張器稍長1-1.5cm;銳性分離顳筋膜的表面組織后,仔細置入皮膚軟組織擴張器;采取分層縫合切口的方式,依次縫合皮膚下組織、皮膚組織[3][3];術后放置引流瓶和引流管組合而成的負壓吸引裝置;術后7d可拆線,術后8d可開始進行擴張,3次/周,擴張時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注水量,通常為3-5ml/次,注水總量不低于60ml,不超過65ml,擴張兩個月左右可行外耳再造術。Ⅱ期手術:雕刻外耳支架。將擴張器連同皮下筋膜一同取出,同時取出自體肋軟骨,使用皮下筋膜包裹肋軟骨的支架,為避免患者發(fā)生氣胸,切取自體肋骨時留取自體肋軟骨的骨膜即可,若患者為成年人,第9肋整根切取,若患者年齡較小,第7肋、第8肋均整根切??;將切取下來的肋軟骨雕刻肋軟骨支架;行外耳再造術,與皮下筋膜和皮瓣之間放入肋軟骨支架,確保將肋軟骨徹底覆蓋;再使用肋骨切口處取下的皮膚將皮下筋膜的后部完全覆蓋,縫合[4][4];與肋軟骨支架和皮瓣之間的位置放置吸液管,引流;5d后拔除吸液管,10d后10d插線。Ⅲ期手術:局部修整或耳甲腔加深。待患者再造耳獲得穩(wěn)定、充分的血流供應、逐漸變得柔軟后可開始行修整手術,切除畸形殘耳,切口深度至骨膜層,使手術痕跡盡量消退,最大程度提升再造耳的真實性。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手術血腫、頭皮切口裂開、擴張器滲漏、擴張器感染、擴張皮膚破裂等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總算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術后通過門診、電話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隨訪時間1-24個月,平均隨訪時間為10個月。隨訪評價項目和評價標準:再造耳廓的大小、位置、健側(cè)、形態(tài)以及顱耳角是否對稱;再造耳的耳舟、耳輪、對耳輪以及對耳輪的耳甲、耳屏、上腳、下腳等亞結(jié)構(gòu)是否自然清晰;是否出現(xiàn)耳后瘢痕、胸部瘢痕;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等。依據(jù)隨訪評價指標,將患者治療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
共47例患者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12例血腫中8例血腫清除后順利擴張治愈,4例擴張器在手術過程中順利取出后止血成功;14例擴張器滲漏中,9例為外9傷引起,5例為擴張器長時受壓,置換擴張器后均順利擴張;16例擴張皮膚破裂均提前接受了二期手術的治療,術后傷口有效愈合;3例擴張器感染中均為外傷性耳損傷患者,擴張器均成功取出。以上并發(fā)癥均未對患者手術效果造成影響,術后患者均無嚴重的不良反應。具體見表1。1
表1 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表[n(%)]
516例患者中共514例治療滿意,治療總滿意率為99.61%,2例患者治療不滿意;治療不滿率為0.42%,.42%其中1例為行二期耳再造手術后發(fā)生感染導致軟骨被部分吸收,使得再造耳效果不佳,1例為出現(xiàn)嚴重的耳后瘢痕,牽拉作用下再造耳被迫后拉,使得再造耳變形,雙側(cè)耳廓不再同一高度。詳見表2。2
表2 患者治療效果滿意率表[n(%)]
先天性小耳畸形或外傷性耳損傷都可給患者外貌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給患者的心理狀況和日常生活工作帶來較大障礙[5][5]。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皮膚軟組織擴張術的發(fā)展,該手術在外耳再造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更多的人愿意選擇進行外耳再造術,盡管該手術方式大大降低了擴張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但仍存在較多并發(fā)癥,包括早期的頭皮切口裂開、感染、血腫,后期的擴張器滲漏、擴張皮膚破裂等,因此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對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處理,治療時嚴格注意無菌操作、徹底止血、充分引流。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手術成功,99.61%的患者治療滿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11%,且所有并發(fā)癥均得到妥善解決,未對手術效果造成影響,綜上,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外耳再造中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 蘇法仁,丁靜華,薄琳. 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外耳再造中的應用[J].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9,16(09):500-502. 502.
[2] 楊巧. 皮膚軟組織擴張技術應用于耳廓再造的臨床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2014.
[3] 趙冬梅.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法外耳再造術[J]. 中國醫(yī)療美容,2014,23(06):48+52.
[4] 周利民,王繼華. 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整形外科臨床的應用[J]. 中外醫(yī)療,2012,8(06):190-192.
[5] 蘇法仁,薄琳,丁靜華,劉新剛. 外傷后耳郭缺損的修復[J].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3,14(01):33-35.35.
司江勇(1985-),男,漢族,本科,住院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