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芳
【摘 要】在大學校園里,從眾行為為之普遍,尤其是大一新生,他們正處于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時期,深受從眾行為的影響。大學新生的從眾行為,既有其積極的一面,又有其消極的一面。高校在管理和教育大學新生時,應使新生認識到從眾行為的兩面性,對提高大學新生順利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更好地處理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盡早地明確大學四年的學習目標,充實完善自我以其實現(xiàn)人生價值,使高校能夠培養(yǎng)更多具有健全、獨立人格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
【關鍵詞】大學新生;從眾行為;適應性狀況;影響分析
一、研究背景
從小學到高中,所有的學習似乎都是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完成,這種應試教育模式一下子進入到大學的自律教育模式,大學學習的顯著特征是自由、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主要是根據學生本人的興趣自覺選擇和支配。隨著大學推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得從眾現(xiàn)象更容易產生。大學新生若受到從眾行為的積極影響,則有助于適應大學生活;反之,如若受到從眾行為的消極影響勢必深受其害,甚至波及校園乃至社會。因此,基于從眾行為視角研究大學新生適應性問題迫在眉睫。
二、研究意義
通過從眾行為對大學新生在大學適應性方面的影響研究,能夠幫助高等教育工作者更加直觀且深入了解大學新生關于從眾行為的具體表現(xiàn),在接下來的教學與管理中,讓新生認識到從眾行為的兩面性,充分發(fā)揮好其正面作用,并尋找方法克服從眾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完善學校管理體制,增強對新生的教育與管理。
三、積極影響
1.有利于班風的整頓和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好榜樣在班級中得到發(fā)揚和傳播,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抑制不良思想和行為的產生,在班風建設上起到重大作用。所以許多高校都注重營造優(yōu)秀班集體,以促進整個高校學風的建設。
2.有利于盡快順利的適應群體
由于剛踏入大學校園,離開了父母的悉心照料,難免會徒增孤單之情。為了融入群體而從眾,就可以減輕心理壓力,從而獲取安全感。如果個體懂得識大體、顧大局,為了保證團隊的統(tǒng)一認識和行動,遵從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有利于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這樣的人往往同所處的群體保持和諧的關系,所謂適者生存,和睦相處最保險的處世之道。
3.有利于個人發(fā)展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是:獨立意識雖有增強,但仍存在較大的依賴性。這促使大學新生對所屬群體具有較強的歸屬感,從眾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當個體無法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時,適當地參照他人的建議、學習他人的經驗,不僅可以擴大視野,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煩惱和誤會,而且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四、消極影響
1.陷入從眾型思維障礙泥潭,影響高校學生的整體素質
從眾型思維障礙,指的是人們因習慣性地模仿參照他人的一種思維定勢,或懶于獨立思考,或不敢標新立異。古有“槍打出頭鳥”,這些諺語都時刻提醒著人們,如果偏離群體,就會面臨群體強大的壓力甚至嚴厲制裁。如果不加以管理,必然會影響高校的教育質量以及高校畢業(yè)生的整體素質。
2.阻礙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和發(fā)揮
倘若盲目從眾,將會導致“一言堂”的形成,嚴重阻礙了創(chuàng)新火花的萌芽。如在課堂教學中,難免會有同學有獨樹一幟的見解,但害怕犯錯誤,因而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從眾行為人皆有之,但以被動為前提的從眾,勢必失去獨特的個人價值。
3.抑制個性的發(fā)展,從而引發(fā)適應性障礙
大學時代是追求個性、完善人格的時期,從眾行為過于頻繁則會形成依賴性思維方式,遇事百般糾結,這時如果有現(xiàn)成的意見,他們會不假思索地接受并采納。由于在班級、宿舍或集體中處于劣勢,膽子小,影響力小,就很容易放棄己見而從眾。他們表面上減輕了群體賦予的壓力,可是心底里心理失衡,弱化了自我的真實個性和實力,從而封閉自我,引發(fā)適應性障礙。
五、解決措施
1.加強大學新生適應性教育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切實深入到生活和學習中,特別關注感情脆弱、缺乏安全感、害怕受挫折、缺乏自信心等問題大學新生。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克服膽怯畏縮的心理,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減少從眾的盲目性,從而更好地適應大學環(huán)境。
2.加強對積極從眾行為的強化和對消極從眾行為的抑制
從眾行為有好壞之分,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盲目跟從。所以要對于積極的從眾行為加以鼓勵,強化和保持進而培養(yǎng)成習慣形成良好的風氣;而對于消極的從眾行為要加以限制,消除或減弱,防止其影響擴散開來。特別是性質嚴重、極端惡劣的行為,更要按校規(guī)校紀嚴加懲處,徹底根除以絕后患。定向控制和改造從眾行為,引導其到預期的最佳狀態(tài)。
3.加強對大學環(huán)境例如校風建設和班級、宿舍等小環(huán)境的管理
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是由若干個小環(huán)境組成的,而宿舍、班級則是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于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而言,小群體相對較好控制和引導。讓他們在情感上認同并依賴班級和宿舍這些小群體,有利于建立班級同學或宿舍成員間的融洽和諧關系,減少大學新生在人際關系處理上的障礙。如果小局部的群體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班風,身為整體的學校也自然會形成優(yōu)良的校風。
參考文獻:
[1]時琪.大學新生從眾心理及其行為的調查分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
[2]宗華.利用從眾心理加強高校學風建設.[J].中國電子教育期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