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宇娥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當然中職生也不例外,人手擁有一部已不足為奇。學生玩手機已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尤其是在職業(yè)學校。中職學生使用手機顯露出諸多弊病,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管理和學生的學習,智能手機已成為職校教育教學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也困擾著教育同仁,如何有效地進行學生手機的管理,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上,認為應從兩方面雙管齊下達到有效管理方式。
[關 鍵 詞] 中職學生;手機;形成因素;疏與堵;管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05-0162-0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當然中職生也不例外,學生玩手機已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尤其是在職業(yè)學校。無論在宿舍、食堂、路上、上下樓梯、教室,你都能看到學生玩手機的身影,而手機功能也是越來越強大,不僅僅具備基本的通訊功能,還提供了多種溝通的渠道和娛樂渠道。聊微信,看電影,打游戲,看小說……滿足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因此幾乎每位學生都能從手機找到樂趣,成為他們消磨時間的最好方法。學生玩上幾個小時手機已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中職學生使用手機顯露出諸多弊病,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管理和學生的學習,智能手機已成為職校教育教學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也困擾著教育同仁。
一、中職學生玩手機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環(huán)境的背景因素,也有個體因素
(一)大時代背景因素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如上所述,智能手機走進千家萬戶,由于手機的價格越來越低,手機功能也是越來越強大,資信費低廉,外型個性化,不僅僅具備基本的通訊功能,還提供了多種溝通的渠道和娛樂渠道,聊微信、看電影、打游戲、看小說等滿足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因此幾乎每位學生都能從手機中找到樂趣,成為他們消磨時間的最好工具。
(二)家庭因素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智能手機價位越來越低廉,為孩子配一部手機對多數(shù)家長來說并沒有什么經(jīng)濟壓力,并且在他們看來,手機可以更好地與孩子溝通,并監(jiān)管孩子,因此多數(shù)家長都會為孩子配手機。除此之外,還有孩子心理攀比的成分,家長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于人。
(三)追求新生事物,追求時尚的思想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手機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年輕人的新寵,社會在追求新生事物,追求時尚,這些思想無不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學校也不能幸免,沖擊傳統(tǒng)的觀念,引起了學生價值觀念的改變。
二、中職學生使用手機既有利也有弊
利主要表現(xiàn)在:(1)方便與家長聯(lián)系;(2)可以上網(wǎng)查閱相關技術資料;(3)便于緊急情況下求救。弊主要表現(xiàn)在:(1)影響課堂教學效率,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是經(jīng)過一層層考核后篩選下進入職校的,并且處于14~18周歲年齡段,自身鑒別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普遍較差,文化基礎普遍較薄弱,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不好,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甚至有學生有厭學心理。因此正確地引導學生使用手機對于職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管理顯得尤其重要,也有利于整個教學有序、有效地進行。
(一)影響正常的學習和作息時間,降低學習效率
在許國成的研究中手機依賴與課堂學習效率的關系,通過相關關系分析發(fā)現(xiàn),大學生手機依賴與課堂學習效率存在顯著負相關(r=-0.505,P<0.01)。
(二)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尤其是睡眠質(zhì)量
馬云會等運用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PSQI)量表、手機使用及依賴問卷,應用Spearman相關分析,結(jié)果顯示:年級、抑郁、手機使用依賴、網(wǎng)絡成癮情況均與PSQI得分呈正相關(P<0.01),即網(wǎng)絡成癮及手機依賴越嚴重,睡眠質(zhì)量越差。不僅如此,手機對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有影響,學生機不離身,長時間使用能引起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影響記憶力、注意力等。因此,對正處于學知識和長身體的學生危害較大。
總之,中職學生玩手機是弊大于利。中職學生使用手機顯露出諸多弊病,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管理和學生的學習,智能手機已成為職校教育教學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
三、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摸索,得出應從兩方面雙管齊下達到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管控,也就是堵,學校對學生手機的使用應有嚴格的規(guī)范措施,學校在手機使用的時間和地點上也要做出限制
比如可以規(guī)定:考試期間不允許攜帶手機進入考場,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律視為作弊;學生宿舍熄燈以后不得使用手機,避免影響他人休息,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沒收一周甚至更長時間。對于多次違反學校規(guī)定的學生,經(jīng)過與家長的溝通,老師有權沒收學生手機,待放假再歸還。
對于課堂教學,如不需要用到通訊設備,可以在課室安裝4G屏蔽器,尤其是對于標準化考場的學校更要求做到這一點。
(二)堵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甚至極端情況下反而會激起學生叛逆的心理,極化師生矛盾,因此配合適當?shù)氖鑼э@得尤為重要
1.讓手機引入課堂成為可能,學??梢蚤_設“云班課”:在這樣的課程下,老師不僅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全程使用手機,還在全校范圍內(nèi)開通免費Wifi,鼓勵學生用手機簽到、聽課、答題,將“互聯(lián)網(wǎng)+”運用到課堂上。
如可以利用或下載課堂點名的App軟件實現(xiàn)課堂查詢?nèi)闭n學生,及時與班主任溝通,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手機的功能進行課程資源查詢,知識點預習和復習、完成學習任務卡等。老師用微信把專業(yè)課程教學內(nèi)容發(fā)送到每位學生的手機上,學生課后能就該課程進行重復學習。在課堂討論中,可以分組進行,先進行小組討論,再把討論結(jié)果發(fā)到手機上,每個學生都能看到不同的意見,然后針對不同觀點繼續(xù)在課堂進行討論。這樣就提高了學生課堂的參與性和互動性。
2.與本校計算機系老師合作開發(fā)APP軟件,大家登陸軟件后,可以在線查看其他在線人員的屏幕動態(tài),便于大家互相監(jiān)督。
3.班主任開展主題班會,如“如何正確地使用手機”,通過PPT進行積極引導。
4.此外學校還應多組織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多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大部分學生課余時間有事可做,慢慢把玩手機的習慣轉(zhuǎn)移到其他的興趣愛好中去。這給學校的管理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學習都帶來了影響。家長、學校、老師、社會應該聯(lián)合起來針對學生的手機制訂有效的管控措施。
總之,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使得老師在課堂上的話語吸引力進一步削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智能手機與課堂教學并不是完全抵觸和排斥的,只要處理得法,完全可以為我所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完全靠強制措施將其屏蔽于課堂之外還是順應其規(guī)律轉(zhuǎn)而通過積極手段引導其為課堂教學服務已然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滲入各個方面去踐行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原則。
參考文獻:
[1]許國成,黃黎,魏莉莉,等.大學生手機依賴與課堂學習效率的關系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4(12).
[2]馬云會,郭菲,陳祉妍.網(wǎng)絡與手機使用對青少年睡眠質(zhì)量影響的調(diào)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M],2014,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