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余玉花,劉夢慈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上海200241)
?
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數及其維度
——基于2014年江浙滬女性幸福指數調查數據報告*
韓春雨,余玉花,劉夢慈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上海200241)
摘 要:根據2014年對上海市的抽樣調查,運用結構方程模型測得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數為3.54,幸福水平一般偏上。從身心健康、家庭關系、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物質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五個維度對上海女性幸福感的基本狀況和特征進行分析,其權重由高到低依次分布,為全面提升上海女性幸福指數提供建議參考。
關鍵詞: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數;幸福感
·社會理論與社會建設·
幸福感是人們對社會發(fā)展和社會生活狀態(tài)滿意性的主觀感受,幸福指數則是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標。從薩繆爾森首先使用“幸福指數”這一概念開始,一些國家已經對構建本國的國民幸福指數進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索。在幸福指數的研究對象方面,目前國內已有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老年人、教師、學生等群體。如,張楚文等發(fā)現,“農村老年人的幸福指數受文化程度、經濟水平和配偶是否健在等多個因素的影響”[1];漆莉莉等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江西高校教師幸福指數進行測度和統計檢驗[2]。但針對女性這一特定群體的幸福指數研究較為鮮見。而女性基于其生理特性和社會角色認同的差異性,她們對幸福的感受亦具有群體特殊性。上海“十二五”規(guī)劃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提高上海婦女的幸福指數”。課題組于2014年組織實施了女性幸福指數的抽樣調查。
研究對象為上海市常住人口中年齡為18周歲及以上的女性,包括農業(yè)人口與非農業(yè)人口。調查隨機抽了7個行政區(qū),包括中心城區(qū)、郊區(qū)和農村。
(一)抽樣方法
1.抽樣思路
使用多段隨機抽樣方式,循“行政區(qū)→樣本街道→樣本居委會→樣本戶→個人”的程序,進行隨機全戶過濾,如果對于按照上述抽樣方法抽到的目標訪問戶內無合格對象,則以下一個合格目標訪問戶進行遞補。
2.樣本量的確定
樣本量按照最大允許的絕對誤差計算,綜合考慮抽樣設計的精度以及所能承受的調查費用和調查時間,取置信度95%,最大允許的絕對誤差4.5%,設計效應為2,則有效樣本量為:
考慮到調查實施中通常會存在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無回答等情況,根據對回答率的估計,實際樣本發(fā)放量為1080份。
(二)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調查在對訪員進行嚴格挑選和系統培訓的基礎上,采用結構式訪問法收集資料,較好地控制了調查過程,保證了調查質量。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有效回收率為93%。經可靠性檢驗,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課題組利用AMOS17.0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利用統計軟件SPSS20.0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主要包括頻次分析、一元方差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
(三)樣本結構及其代表性說明
在全部被調查對象中,居住在市區(qū)的占93.4%;居住在農村的占6.6%。從婚姻狀況來看,未婚的占15.1%;已婚的占77.7%;離婚的占1.8%;喪偶的占5.4%。調查對象年齡分布為: 18~30歲的占26.7%;31~40歲的占23.0%;41~55歲的占21.5%;56~60歲的占12.7%;61歲及以上的占16.0%。學歷分布為:初中及以下的女性占28.5%;高中或中專的占28.5%;大學本科或大專的占37.4%;研究生占5.7%。職業(yè)分布為:管理人員占8.4%;專業(yè)技術人員占18.1%;普通辦事人員占24.1%;商業(yè)人員占9.1%;工人占9.9%;從事農林牧漁業(yè)者占1.3%;私營企業(yè)主占3.2%;自由職業(yè)者占5.0%;家庭主婦占9.5%;學生占4.9%;其他職業(yè)占6.7%。
綜上所列,樣本在年齡、婚姻狀況、居住地等方面與“六普”數據較為吻合??梢哉J為,樣本對總體有較好的代表性。
(一)幸福指數評價指標
根據女性幸福感的來源和影響因素,課題組從主、客觀兩大方面構建女性幸福指數的評價指標,構成上海女性幸福指數評價的一級指標??陀^指標包括物質條件、家庭關系、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身心健康五大方面;主觀指標從女性的幸福觀和自我評價方面來設定。主客觀具體指標構成女性幸福指數測量的二級指標。二級指標下有對應的具體觀測點,共30個問題。每個問題回答設為五級,即“非常同意”、“比較同意”、“基本同意”“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分別賦以5、4、3、2、1的分值(若為反向題目,則分別賦予1、2、3、4、5的分值),形成評價量表,以完成對女性幸福狀況的實際測量。
(二)幸福指數測算方法
1.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對受訪者30個問題的分值進行統計,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旋轉在8次迭代后收斂形成主成分矩陣,即聚合成物質條件、家庭關系、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身心健康這5個因子。
2.AMOS結構方程模型的建立
基于AMOS結構方程模型的統計,產生觀測指標與女性幸福指數的相關系數,同時形成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數結構方程模型(見圖1)。
圖1 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數結構方程模型
3.幸福指數的計算
首先,將影響女性幸福感五個維度的總體相關系數設定為1,基于AMOS結構方程模型的統計,對于各個標準化相關系數再次進行綜合標準化,得到權重P(見表1)。
表1 各維度在女性幸福指數所占的權重(P)
其次,將二級指標的各項具有顯著性的影響因子的得分進行綜合標準化,獲得平均分值,即分維度的幸福指數,以U來標示(見表2)。
表2 五項客觀指標的影響分值(U)
最后,將五項客觀指標的影響分值分別與相應的權重(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相乘并將五個乘積求和,即得上海女性幸福指數。我們用I表示上海女性幸福指數,計算公式及結果如下:
I = U1P1+ U2P2+ U3P3+ U4P4+ U5P5
= 3.21×0.10 + 3.45×0.17 + 3.59×0.44 + 2.81×0.09 + 3.98×0.20
= 3.54
實際測得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數平均為3.54(極值為5),介于一般與比較幸福之間。樣本中,幸福指數最低的為1.32,最高的為5。幸福指數為1~2的占0.3%;2~3的占13.9%;3~4的占67%;4~5的占18.7%。幸福指數超過3的占85.7%,從幸福指數的分值來看,有14.3%的上海女性不幸福。全國婦聯于2014年發(fā)布了第10次中國城市女性生活質量調查報告,其中一項數據顯示,“有3.7%的女性認為自己不幸?!薄1M管該研究的視角和方法與本研究都有不同,但從一般意義來看,采用主觀測評法的全國幸福水平高于本研究的客觀指標測量結果。該研究的另一項數據也證明了此結論:“被調查女性的幸福感分值為73.3分”[3],若將百分制轉換為五分制,得分為3.67,高于本研究的幸福指數3.54。
通過對不同年齡、婚姻狀況、職業(yè)、收入和居住地的女性幸福指數的比較,發(fā)現上海女性幸福指數有以下特征:
1.退休女性幸福指數略高于上海平均水平
按照我國女性法定退休年齡55來計算,56歲以上的女性多是退休女性,職業(yè)壓力和撫養(yǎng)子女的負擔小,她們的幸福指數略高于上海平均水平3.54。18~40歲女性幸福指數為3.52,41~55歲為3.53,56~60歲為3.59,61歲及以上為3.56。
2.婚姻狀況影響女性幸福指數
方差分析表明,婚姻狀況對女性幸福指數有顯著影響(p = 0.02),表現在離婚與未婚(p = 0. 03)、離婚與已婚(p = 0.02)女性之間。未婚女性的幸福指數為3.56,已婚女性為3.55,離婚女性為3.18,喪偶女性為3.44。離婚女性比未婚女性的幸福指數低0.38,比已婚女性低0.37??梢姡x婚對女性幸福感的影響是劇烈的。
3.學生的幸福指數最高,自由職業(yè)者、家庭主婦等職業(yè)幸福指數最低
樣本中學生的幸福指數最高,為3.71;接下來由高到低依次是管理人員3.60、工人3.57、專業(yè)技術人員3.54、商業(yè)工作人員3.53、普通辦事人員和私營企業(yè)主3.52、從事農林牧漁業(yè)者3.50;幸福指數最低的是自由職業(yè)者和家庭主婦等職業(yè),為3.47。
4.家庭收入越高,幸福指數越高
經方差分析得,家庭收入對女性幸福指數有顯著影響(p=0)。家庭收入5萬元以下的幸福指數為3.45;5-10萬元為3.53;10-20萬元為3.56;20-30萬元為3.59;30萬元以上的為3.80??梢?,家庭收入越高,女性幸福指數越高。進一步研究表明,家庭收入與幸福指數的相關系數G=0.14 (G最大值為1),即存在較弱的正相關。
5.市區(qū)女性幸福指數高于郊區(qū)和農村
方差分析表明,城鄉(xiāng)女性的幸福指數有顯著差異(p=0)。市區(qū)女性的幸福指數最高,為3.58;郊區(qū)為3.47;農村為3.48。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導致了城鄉(xiāng)女性幸福感的差異。
幸福指數是立體的和多維度的。在了解上海女性幸福指數的基礎上,還對構成這一綜合指標的五個客觀維度進行進一步關注。客觀維度包括物質條件維度、家庭關系維度、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維度、社會環(huán)境維度和身心健康維度。
(一)身心健康維度
1.身心健康維度幸福指數為3.59
身心健康幸福感介于一般與比較幸福之間,高于幸??傊笖?.54,在五個維度指數中位列第二。身心健康幸福指數的測量指標有五項,分別是“對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感到滿意”、“當前的生活能夠滿足生理需求”、“對婚姻有信心”、“善于自我排解煩惱”和“有壓力感”。測量結果,五個指標的得分分別是3. 51、3. 46、3. 82、3. 57 和3.30。
2.對身體健康狀況感到滿意,生理需求能夠滿足
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感到滿意的占90%(其中,非常滿意的占15.3%,比較滿意的32.3%,基本滿意的42.4%)。同時,在對“當前的生活能夠滿足生理需求”的回答中,13.1%的女性非常同意,28.9%的女性比較同意,50.7%的受訪者持基本同意的態(tài)度。
3.生活有壓力感,但善于自我排解煩惱,對生活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75.6%的女性感到有壓力,這些壓力包括來自于家庭、工作、學業(yè)、人際關系等方面,使人經常有焦慮感。盡管如此,上海女性面對壓力時,善于自我排除煩惱。有91.1%女性認為自己善于排解煩惱。因此,絕大多數上海女性能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愉悅的心情面對生活。有95.2%的女性對生活充滿希望、積極樂觀,91.7%的女性經常感到心情愉快。
4.身心健康是對家人最大的期望
無論是對子女還是丈夫的期望,身心健康都是首選:65.9%女性期望子女身心健康,57.7%女性期望丈夫身心健康。而子女的學業(yè)有成、丈夫的事業(yè)亨通與身心健康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期望丈夫收入高的占1.7%,期望丈夫學歷高的占0.2%,期望丈夫事業(yè)成功的占5.6%;期望子女成為名人的占0.4%,期望子女家庭富裕的占1.6%,期望子女有份好工作的占10.4%。可見,身心健康是對家人最大的期望。
(二)家庭關系維度
1.家庭關系維度幸福指數為3.98
家庭關系幸福感接近“比較幸?!保哂谛腋?傊笖?.54,且在五個維度幸福指數中最高。家庭關系幸福指數的測量是根據“曾經遭受過家庭暴力”、“對當前的家庭關系感到滿意”、“對當前的家務分工感到滿意”、“覺得自己對家庭可有可無”和“家庭成員能夠提供精神支持”五個指標進行的。五個指標的得分分別是4.53、3.78、3.42、4.31和3.85。
2.上海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作用大
受訪者在“我覺得自己對家庭可有可無”這一指標的得分為4.31①此指標采用的是逆向提問法,故得分越高,說明越認為自己對家庭作用大。,比家庭關系幸福指數高0.33,說明上海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80.9%的女性對“可有可無”之說持反對意見(回答“很不同意”和“不太同意”),其中61.9%的女性持堅決反對的態(tài)度(回答“很不同意”)。
此外,家庭主婦與職業(yè)女性在此問題上沒有顯著差別(p= 0.6),家庭主婦對自我作用的認同度也非常高。
3.上海女性對家務分工滿意度高
家庭是社會生活的最基本單位,家庭關系和諧與否直接影響到女性的幸福感受。在影響家庭關系的各個因素中,“家務分工”排在第一位(見圖1)。上海女性多數是職業(yè)女性(家庭主婦占9.5%),工作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女性不僅要承擔職場的工作角色,同時要扮演母親和妻子的角色,因此合理的家務分工對女性處理角色矛盾至關重要。83.9%的女性對當前的家務分工是滿意的。
4.家庭暴力依然存在
有12.5%的上海女性遭受過家庭暴力。據全國婦聯與國家統計局于2011年開展的第三次婦女地位調查,有24.7%的婦女承認,在整個婚姻生活中曾遭受過配偶侮辱謾罵、毆打等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4]。對比之下,上海家暴的比例要低得多。當然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不僅僅是身體沖突和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經濟暴力等都應包括在內。由于我們的調查并沒有區(qū)分不同的暴力形式,因此12.5%的比例包含著各種形式的家庭暴力。
此外,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女性的家暴情況沒有顯著差別(λ系數為0),說明上海家庭中存在的家庭暴力是不分群體的。所謂學歷低、農村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是一種偏見。
5.上海女性生活自主
上海女性在生活上追求自主,這在對公婆的態(tài)度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在對公婆的期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不干預生活”,占34.7%;也有24.1%的女性希望父母不干預其生活,在對父母的期待中位列第二。此外,上海女性從居住方式上回避婆媳矛盾,愿意與公婆同住的比例不到父母的一半。
此外,大多數女性經濟上不依賴長輩,希望父母、公婆提供經濟支持的分別占受訪女性的5.5% 和5.3%。
6.家庭關系“三年之癢”
方差分析發(fā)現,不同婚齡的女性家庭關系幸福指數有顯著差別(p=0)。其中3年以下婚齡女性家庭關系幸福指數最低,顯著的低于未婚和20年以上婚齡女性。3年以下婚齡的家庭關系幸福指數(3.83)比未婚女性的(4.07)低0.24;比20年以上婚齡的(4.05)低0.22。所謂的“七年止癢”大大提前了。
(三)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維度
1.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幸福指數為3.45
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幸福感介于一般與比較幸福之間,低于幸??傊笖?.54,在五個維度幸福指數中居中。對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幸福指數的測量分別是從“就業(yè)或升學很順利”、“對當前的事業(yè)或學業(yè)感到滿意”、“在工作或求學過程中的人際關系和諧”、“在工作或求學過程中遭遇過性別歧視”和“當前的工作或學業(yè)有助于個人發(fā)展”五個指標進行的。五個指標的得分分別是3. 42、3. 37、3.74、3.88和3.26。
2.性別歧視阻礙女性發(fā)展
性別歧視客觀上仍然存在,有33.1%的受訪女性曾遭遇過性別歧視,這對女性在事業(yè)學業(yè)的發(fā)展造成一定困難。在阻礙女性發(fā)展的各項因素中,工作中的性別歧視所占比例最高,為36.9%。上海消除性別歧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任重道遠。
3.事業(yè)發(fā)展不是女性工作滿意的主要內容
對現有工作滿意的原因中,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工作環(huán)境好(41.9%)、家人的支持和認可(36.6%)、工作輕松沒壓力(36.5%)、上司體恤同事好相處(27%),而與事業(yè)發(fā)展相關的如成就感、發(fā)展前景好、收入高、職位高、社會地位高等選項比例不高。由此可見,上海女性從事業(yè)發(fā)展中去感受幸福的情感不濃重。
4.已婚女性的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幸福指數低于未婚女性
已婚的職場女性同時要照料家庭和子女,她們的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指數與未婚女性有顯著差異(p= 0):已婚女性的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指數為3.43,未婚的為3.62,前者比后者低0.19。
此外,農村女性的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幸福指數低于市區(qū)女性。
(四)物質條件維度
1.物質條件維度幸福指數為3.21
物質條件幸福感接近一般,低于幸??傊笖?.54,在五個維度幸福指數位列倒數第二。物質條件幸福指數的測量是根據“對當前的收入感到滿意”、“對當前的消費能力感到滿意”、“對當前的居住狀況感到滿意”、“對家庭總體收支狀況和財富積累感到滿意”和“認為自己能夠經濟獨立”五個指標進行的。五個指標的幸福指數分值分別是3.05、3.07、3.21、3.17和3.53。
2.收支滿意度一般
與收支有關的三項指標得分分別是3.05、3.07 和3.17,接近3分,收支滿意度一般,這直接影響了上海女性物質條件的幸福指數。從百分比來看,對個人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滿意率分別為25.3%和26.1%。,對家庭收支的不滿意率為20.5%。
3.居住方面仍承受壓力
上海女性對于當前居住條件的滿意度高于收支水平,得分為3.21,是物質條件幸福指數的均值;同時居住條件的不滿意率(22.5%)比個人收入(25.3%)與消費(26.1%)要低一些。但是,22.5%的不滿意率說明上海女性在居住問題上仍承受著一定壓力。
4.經濟較為獨立。
在測量物質條件指數的五個指標中,“認為自己能夠經濟獨立”的得分最高,為3.53,是唯一得分超過物質條件幸福指數的。被訪女性中認為自己能夠經濟獨立的占81.7%(非常同意25.8%、比較同意26.8%和基本同意29.1%),說明大多數上海女性能實現經濟獨立。
(五)社會環(huán)境維度
1.社會環(huán)境維度幸福指數為2.81
社會環(huán)境幸福感介于不太幸福與一般之間,低于幸??傊笖?.54,且在五個維度指數中最低。社會環(huán)境幸福指數的測量是根據“對當前的社會治安感到擔憂”、“對當前婦女健康的醫(yī)療保障感到滿意”、“對當前的鄰里關系感到滿意”、“對當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感到滿意”和“所處地區(qū)公共設施是完善的”五個指標進行的。五個指標的得分分別是2.87、2.89、3.58、2.60和2.95。
2.學歷越高,社會環(huán)境滿意度越低
高學歷女性對社會環(huán)境的高認知度和高需求,導致學歷越高的女性,其社會環(huán)境滿意度越低。方差分析證實了受教育程度對女性社會環(huán)境幸福指數的顯著性影響(p = 0.01)。樣本中初中及以下女性的社會環(huán)境幸福指數最高,為2.91;其次是高中或中專,為2.85;再次是大專或本科,為2.74,;女研究生最低,為2.62。
3.鄰里關系滿意度較高,農村最高
在測量社會環(huán)境幸福指數的五個指標中,“對當前的鄰里關系感到滿意”的得分最高,為3.58,比排在第二位的“公共設施完善”高0.63。對鄰里關系感到滿意的(非常同意19.1%、比較同意30.0%和基本同意42.7%)比例相當高,占91.8%。
從居住地區(qū)來看,由于農村地區(qū)的地緣、血緣、業(yè)緣關系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因此較容易形成和諧的鄰里關系。居住在農村的鄰里關系滿意度最高,得分為3.71;其次為郊區(qū)的3.63;城市的最低,為3.54。
4.對公共設施的滿意度城鄉(xiāng)差別顯著
公共設施是城市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公共設施完善的程度必將影響上海女性對公共環(huán)境的幸福感受。方差分析發(fā)現,城鄉(xiāng)女性對公共設施的滿意度有顯著差別(p=0.02)。農村的分值為2.64,城市為3.01,農村比城市低0.37。由此可見,加快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加大對農村地區(qū)公共設施的投入,是提升女性幸福感的必要措施。
此外,青年女性對婦女健康保障的滿意度也低于平均水平。
從上海女性幸??傊笖?.54來看,幸福程度一般偏上;從構成幸福指數的各客觀維度來看,身心健康、家庭關系和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三個維度對幸福指數的影響較大。為此,我們建議,著力提高上海女性身心健康、家庭關系和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幸福感,繼而全面提升上海女性幸福指數。具體如下:
(一)完善女性健康政策,提高上海女性身心健康幸福感
1.推進社會公平、配合“全面二孩”政策,逐步實現生育保險制度全覆蓋
目前我國生育保險的實施范圍僅包括享受工資制的女職工,而廣大農村婦女和城市非職業(yè)婦女的生育風險得不到補償。在我國經濟體制轉型、就業(yè)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這部分女性在城鎮(zhèn)所占比例越來越大,生育保險制度不能忽視她們的存在。同時,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施行,相應的配套措施必須跟進,全面生育保險政策對鼓勵生育會起到積極作用。
建議借鑒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模式,推動構建多層次的生育保險體系,除目前已經實施的女職工生育保險制度外,還應逐步探尋建立適合城鎮(zhèn)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生育補償制度,從而保證全社會女性的生育權和健康權。
2.加強宣傳與執(zhí)法,擴大“兩病篩查”受益人群,提高有效率
對此建議相關部門:
一是加大宣傳與執(zhí)法力度。對在職婦女,要求企業(yè)必須按照相關規(guī)定為女職工提供婦科病、乳腺病的篩查,對逃避企業(yè)責任的企事業(yè)單位追究責任、給予嚴厲處罰。
二是擴大受益人群。目前兩病篩查的受益人群除了在職婦女外,還包括滬籍退休婦女和生活困難婦女。對退休婦女,建議由在“本市領取養(yǎng)老金的退休婦女”基礎上增加“支援外省市建設退休回滬定居的婦女”;生活困難婦女繼續(xù)包括城鄉(xiāng)低保家庭中的已婚婦女、公益性崗位工作的婦女和計劃生育后處境困難的婦女不變。
三是優(yōu)化篩查項目,提高有效率。目前篩查項目包括:婦科三合癥篩查、陰道分泌物常規(guī)篩查、宮頸脫落細胞學篩查、乳腺遠紅外線篩查和陰超等五項。項目的優(yōu)化,必須以提高目前政府補貼標準為前提。
(二)提供社會幫助,增強上海女性婚姻家庭幸福感
1.整合社會資源,設立家庭矛盾預防和調解機制
預防家庭矛盾的產生,重點面向家庭關系“三年之癢”的新婚女性。建議民政部門在登記婚姻時發(fā)放教育宣傳手冊,使新婚女性能學習處理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及其他的家庭關系。以推進家庭道德和家庭文化建設為社區(qū)建設的重點,開展各具特色的學習型家庭、平安家庭等創(chuàng)建活動和家庭好角色評選活動,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性別文化和正確婚姻家庭觀念影響婦女、帶動家庭。
完善家庭糾紛的組織建設,促進建立以社區(qū)為單位的家庭支持中心,調解各種形態(tài)的家庭危機。在社區(qū)配置家庭矛盾調解員,及時上門調解勸和,防止矛盾擴大。對所有調解的案例,及時建立檔案、追蹤回訪,確保調解質量。
2.延遲公辦小學放學時間,從根本上解決職業(yè)女性子女看護的困難
上海小學生放學時間早,普遍在14點半到15點半之間,而上海的企事業(yè)單位一般施行朝九晚五工作制,這對雙職工家庭來說,接孩子就成為一大負擔,或請老人幫忙、或交由培訓機構來接。后果是負擔轉嫁給老人,間接引發(fā)家庭矛盾,或演變?yōu)榻洕鷮嵙Φ谋绕矗婆嘤枱?,導致教育的不均衡發(fā)展。建議延遲公辦小學放學時間至17點,既保障各類學生接受素質教育的公平性,也能保障女性全力投入工作,提高家庭關系幸福感的同時,為女性事業(yè)發(fā)展提供穩(wěn)定的環(huán)境。
(三)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女性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幸福感
性別歧視是阻礙上海女性事業(yè)學業(yè)發(fā)展的第一因素。消除性別歧視非一日之功,但政府仍要努力去做。
1.鼓勵平等的職業(yè)競爭和選拔機制
政府應鼓勵并帶頭落實性別平等的職業(yè)競爭和選拔機制,消除各種隱形的性別歧視。性別歧視對女性事業(yè)發(fā)展的阻力既來自傳統的觀念,也與現有制度設計也有關。例如設置干部的男女比例,實質是將女性升遷的可能性固化了。消除女性升遷上的性別歧視,就不能以照顧的名義設定男女比例,而是放開性別框籠,男女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競爭或選拔??傊?,只有完全不受性別規(guī)定的升遷制度才是公平合理的,上海應當率先走出這一步。
2.政策鼓勵和支持女性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提高其相應能力
落實中央“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精神,鼓勵女性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完善創(chuàng)業(yè)服務體系,打造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公共平臺,為有勞動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愿望的女性提供平等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機會。另外,根據女性求職者的求職需求不同,細分服務形式,提高對女性求職者的職業(yè)培訓、職業(yè)介紹等就業(yè)綜合服務。完善就業(yè)困難群體的就業(yè)援助制度,落實就業(yè)援助政策和各項服務舉措,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fā),形成及時有效的長效工作機制。
參考文獻:
[1]張楚文,徐艷慧.農村老年人幸福指數的測評[J].統計與決策,2011,(3):24.
[2]漆莉莉,吳衛(wèi)青.江西高校教師幸福指數的測度與分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5):21-25.
[3]湘景.女性生活藍皮書: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No.9 (2015)[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5-12.
[4]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課題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報告[J].婦女研究論叢,2011,(3):11.
[責任編輯:唐魁玉]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1971(2016)03-0056-07
收稿日期:2016-01-21
基金項目:上海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江浙滬女性幸福指數調查研究”項目(2013XFZS009)
作者簡介:韓春雨(1976—),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講師,從事社會研究方法、家庭社會學研究;余玉花(1953—),女,浙江余姚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社會倫理與德育研究;劉夢慈(1989—),女,河南鄭州人,博士研究生,從事社會發(fā)展與公民教育研究。
The Female Happiness Index and Dimensions in Shanghai —Based on Report of Female Happiness Index in Jiangsu,Zhejiang and Shanghai 2014
HAN Chun-yua,YU Yu-huab,LIU Meng-cib
(a.Institute of Social Development;b.Social Science Divis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Abstract:The female happiness index in Shanghai is 3.54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survey in Shanghai 2014 with SEM,which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The paper assesses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happiness index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a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family relationships,career development,materi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o as to encourage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female happiness index overall.
Key words:female;happiness index;dim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