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釗
一九三六年,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幟覆蓋到魯迅的遺體上。至此,作為文學家的魯迅走完了他五十五年的短暫人生。然而魯迅并沒有死,此后的八十年,他一直有聲有色地活著,受到世人莫大的膜拜,并一步步走向了神壇。
魯迅在世的時候就被推崇為英雄,被冠以“文壇盟主”“國民思想導師”“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等名號,毛主席干脆稱他是“中國當代的圣人”。于是,在此后的八十年里,魯迅真成了一個被供在神壇上的沒有缺點的“圣人”。他刀槍不入,他無堅不摧,他擁有鋼筋鐵骨,他長著火眼金睛,他有神的智慧、圣賢的品德,他帶著一顆救國救民的心出生,像擲匕首投槍一樣寫作,他是思想的導師,民族的先知……就連他的面貌,也被出版物定格得如此神圣:寸長的頭發(fā)和隸書“一”字似的短髭,眉宇間凝重的彌漫著硝煙的氣息,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關漢卿說的“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shù)囊涣c~豌豆”。魯迅,一個時代的圣人,一個時代的變形金剛,在烈火中出生,在鮮花中永生。
作為圣人的魯迅,充分詮釋了“時勢造英雄”這句話。在中國,每到政局板蕩、民生艱難的關頭,民眾總渴望有一個英雄橫空出世,解天下于倒懸。而魯迅恰好趕上這樣一個時代,再加上他本人的確有睿智的文筆和高尚的品德,于是他自然被時代寄托了濟世救民的希望,被官方和其他文人聯(lián)手打造成一個文化英雄,被民眾當做圣人供上神壇頂禮膜拜。
可是,這不是真實的魯迅。真實的魯迅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是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有愛國情懷的作家,一個不愿愚昧麻木的思考者。他也有缺點,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他會為了顧忌老母的身體和朱安的名聲而舉行婚禮,也會勇敢追求孺慕自己的許廣平,他會因朋友被害而悲痛憤懣,也會因一個幽默的玩笑與朋友大笑不止……真實的魯迅是平凡的魯迅、可愛的魯迅,真實的魯迅已逝,活著的其實是人們臆造的偶像。
魯迅的操守的確很高潔,魯迅的思想的確很深邃,而且毋庸置疑,魯迅應該也值得我們尊敬并紀念。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一切必須建立在魯迅是個人的前提下,他的智慧是靠勤奮增長的,他的人格是一步步不斷完善的,這完全是一個普通青年蛻變成偉大作家的過程。正如魯迅所說:“即使是天才,生下來時的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絕不會就是一首好詩?!倍缃竦奈覀冏云燮廴说丶o念臆造出的圣人,豈非與原意背道而馳?
魯迅去世后的八十年,中國發(fā)生了滄桑巨變,然而對魯迅的膜拜沒有變,并且他愈加完美。可是時代畢竟變了,今天的中國也沒有處在倒懸之中,唯物主義者的魯迅自己也絕不愿意被奉為中國文化的一尊神。去掉魯迅身上炫目的光環(huán),拋棄對魯迅狂熱盲目的臆想,還原魯迅這個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是對魯迅本人的尊重,也是對我們的歷史、我們的后代負責。
否則,再過八十年,當我們的子孫讀到魯迅,可能會驚嘆:“此神只應天上有,人間哪里能得尋?”并且由此懷疑這個人的真實性。而如若魯迅知道了自己的待遇,也許會恨恨地說:“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做個小公務員,老婆孩子熱炕頭,多好!”
學校:湖北襄陽市第四中學
導師: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