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于恒召
【內容摘要】課堂教學改革并不是簡單移植別人成果,而是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實踐、反思、完善,讓它在師生互動的課堂上生根發(fā)芽,進而結出累累碩果。一路走來,感慨頗多,居然也收獲了幾顆喜悅的果實。
【關鍵詞】分類 捆綁 方法 展示 共享
課堂教學改革年年講年年變,自己也曾滿腔熱血。然而,教學中問題探索產生的困惑,學生身心健康的需要,更是自己業(yè)務成長的需求,促使自己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改革。現(xiàn)在談談自己一些淺陋的體會和做法。
一、分類評價,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摘到桃子
根據(jù)“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我把學生按學習能力分為多個檔次,每6人左右一組。本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想法,把講題、作業(yè)檢查、課堂得分紀錄、錯題本檢查、組內紀律、組內衛(wèi)生等幾項內容分別落實到每個人,小組成員各司其職,相互監(jiān)督。為了避免小組合作中優(yōu)等生唱主角,后進生當觀眾的現(xiàn)象,組內平件形式要多樣化,教師備課要細致如教學內容展示前首先寫上什么檔次學生給予的獎勵分數(shù)和具體的要求。要讓學習困難的學生有著動力,并且優(yōu)秀生為了能夠取勝選擇好合適的人選后,及時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提前預習給予幫助。學困生迫于小組成員的殷切希望和自尊心以及取勝的欲望,只能“笨鳥先飛”,提前預習和復習,優(yōu)等生也只好犧牲點休息時間去督促和幫助學困生。
二、建立捆綁機制,激發(fā)后進生斗志
優(yōu)生不愿意幫助后進生怎么辦?個別學生沒有集體榮譽感拖后腿怎么辦?這些現(xiàn)象之所以出現(xiàn),其根源還在于評價機制。所以我注重個人與小組的捆綁評價。讓小組成員之間以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樣水漲船高,學習差的同學得到提高,又反過來促進了幫助者的提升,課堂既活又實,事半功倍。
在班級的專欄中公布著班級各小組的積分。學生個體與集體利益捆綁,對于增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精神,激發(fā)集體榮譽感、責任感確實有積極作用。每當看到學生為自己組沒被評為優(yōu)秀小組而捶胸頓足時,我就會感嘆小組評價的奇效,心中竊喜。每次學生違犯紀律,完不成作業(yè)或表現(xiàn)不好課堂不積極出工不出力,二話不說便拿出殺手锏——給小組扣分。這樣做使班級管理效果明顯,做為老師的我輕松了許多。做為學生的孩子們懂得了合作、互助、關愛,形成了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氛圍。課上,同學們樂學善思、討論熱烈、積極發(fā)言。
教室里一片欣欣向榮,專家說的“生命的狂歡”就是如此吧。
三、變革記分方法,隱性和顯性各得奇妙
小組學習是高校課堂的抓手,而教師恰當、科學的評價是小組學習質量的重要保證之一,是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從而走向高效學習的“催化劑”。
學習小組建立容易,長時運作難,如何方便快捷的給小組計分就曾讓我頭痛不已。通過摸索,我采用“隱性計分”和“顯性計分”兩種方式。隱性計分就是設計小組評分表,選出各小組的記分員,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進行量化賦分,如交流、板書、質疑、挑戰(zhàn)的次數(shù)、質量等等,課下由專人負責統(tǒng)計各組總分并公布。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能詳細記錄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便于組內自評、互評和老師的個別指導。缺點是老師無法預測各組得分,不能及時開展小組競爭,常常出現(xiàn)比分拉大的情況,得分太少的小組會失去下節(jié)課能翻身的希望。
四、創(chuàng)建展示臺,揚長教育放飛夢想
我把三張大的彩色吹塑紙貼在墻上制成了第一個小組合作學習評比臺,“讓數(shù)學因你而精”的宗旨很醒目的貼在最上面。評比臺分成三個專欄,分別為達人秀、星光大道、數(shù)學吧。
達人秀欄目張貼各個小組的合影、名稱、目標,還有各種達人證書。
證書的材料不過是一張彩色的便利貼,可這小小的便利貼因為承載“達人”的稱號而至尊榮耀。類似的證書還有進步達人、質疑達人、高分達人等等。
星光大道欄目貼著各小組獲得的星星。星星是由學生用金色蠟光紙剪成,若星星貼滿了,就自動升級為月亮、太陽。數(shù)學吧欄目是個大雜燴。學生的學習心得、作業(yè)、勵志名言、數(shù)學故事等等都在這安家落戶。
學生很愛看這個評比臺,它成了教室的另類風景,更成了孩子們的夢想舞臺。
經(jīng)過生澀的嘗試階段,學習小組的運行漸入佳境。我又制作了展示臺,把課堂宗旨定位為快樂課堂由我做主,倡導快樂三聲即掌聲、笑聲、歡呼聲在數(shù)學課堂上響起來,讓課堂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動和靈動。
五、喚醒心靈,讓師生共享生命成長
剛開始課改時,我心中沒底,為了及時掌握學生對課改的看法和需求,我讓學生周末寫寫一周的數(shù)學學習感受。字數(shù)不限、內容隨意,唯一的要求是真實感受、實話實說。學生沒有顧慮了,就會直言不諱,把學習的困惑、成長的煩惱,對教師的建議都傾訴在感受本里。
學生投我以真心話,我當然要報之以愛心。我在學生的感受后面寫上鼓勵的話語,并根據(jù)學生情況作出教學調整,心理疏導、個別談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師生關系更融洽了,學生的思想變化了,老師的思想也變了。
如果評比臺點燃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那么學習感受本則點燃了我的工作熱情。學習感受本大大增加了我的工作量,可是在忙碌勞累中我收獲了更多的幸福,累并快樂著,讓我在“贈人玫瑰”后還能夠深深感到“手有余香”。其實,懂得享受學生成功的樂趣也就找到了教學的鑰匙、幸福的密碼。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沭縣第三初級中學;山東省臨沭縣東盤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