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堅鋒 鄒士根 姚丹青 顧芹芹 沈阿小 劉奎剛(上海市種子管理總站,上海003;上海松江種子有限公司,上海0600;第一作者:jfl_zj@6.com)
?
早熟優(yōu)質粳稻新品種松香早粳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樓堅鋒1鄒士根2姚丹青1顧芹芹1沈阿小2劉奎剛1
(1上海市種子管理總站,上海201103;2上海松江種子有限公司,上海201600;第一作者:jfl_zj@126.com)
摘要:為滿足生產需要,上海松江種子有限公司從蘇滬香粳中系統選育出了早熟優(yōu)質粳稻新品種松香早粳。本文介紹了松香早粳的選育經過、特征特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松香早粳;選育;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早熟粳稻品種由于全生育期短,其推廣種植已成為緩解滬郊農作物品種茬口、勞動力、農業(yè)機械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1];其大米能在國慶節(jié)前上市,附加值高,是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2]。為滿足生產需要,上海松江種子有限公司從早期引進的蘇滬香粳[3]中系統選育出早熟優(yōu)質粳稻新品系“07-06”,于2011年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定名為松香早粳(審定編號:滬農品審水稻2011第007號)。
松香早粳是從蘇滬香粳中系統選育而成。詳見圖1。
該品種分別于2008年、2009年、2010年在松江、青浦、崇明等地開展示范種植,每667 m2產量達500 kg左右,比對照增產9.0%。
3.1生物學特性
松香早粳屬早熟常規(guī)粳稻,全生育期113~115 d,比對照蘇滬香粳早5~7 d。株高104 cm左右,比對照高13 cm,株型緊湊度一般,葉色較深。穗長15.0 cm,比對照略長,稻穗頂端谷粒帶芒,每穗總粒數100.2粒,實粒數91.3粒,分別比對照多6.8粒和5.6粒,空秕率為8.9%,比對照略高,千粒重25.6g,比對照高1.1g。
3.2稻米品質
松香早粳大米香味濃郁,腹白較多,吃口清香軟糯。據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堊白粒率36.0%,堊白度6.4%,透明度2級,堿消值6.5級,膠稠度89 mm,直鏈淀粉含量14.8%,蛋白質含量7.9%。
圖1 松香早粳的選育過程
3.3抗性
耐肥抗倒性一般,較耐高溫,抗穗頸瘟,耐紋枯病。
4.1種子處理
4.1.1曬種
浸種前選晴天曬種1~2次。
4.1.2浸種
用菌蟲清1包(20 g)+吡蟲啉1包(10 g),先調成漿糊狀,再加清水8 kg稀釋,可浸稻種5 kg。一般浸種48 h左右[4]。
4.1.3催芽
高溫破胸適宜溫度為35℃~38℃,中期適溫發(fā)根發(fā)芽溫度為25℃~30℃,后期降溫煉芽適宜溫度為20℃~23℃,以達到根齊芽壯的目的[5]。
4.2播種
4.2.1力爭早播
直播稻適宜在5月25日開始播種;機栽稻應在5 月5-10日播種。堅決杜絕麥后免耕播種。
4.2.2播種量
早播田塊直播稻播種子6.0 kg/667 m2,一般田塊播5.0 kg/667 m2,每667 m2基本苗以10萬左右為宜。
4.3田間管理
4.3.1水漿管理
4.3.1.1幼苗期出苗至分蘗始期,濕潤灌溉促扎根,切勿灌深水,1葉1心期以泥土濕潤為主,至3葉期前實行間隙灌溉。
4.3.1.2分蘗期4葉期淺灌促分蘗,封行之前田間不保持淺水層,以控制雜草生長,當每667 m2苗數達到適宜穗數苗時,脫水擱田,擱田程度由輕至重,分次擱。
4.3.1.3拔節(jié)孕穗期以間隙灌溉為主,灌一次淺水后保持水層2 d左右,斷水3~4 d,再灌一次淺水,如此交替循環(huán),直至劍葉出齊,如遇高溫,應建立適宜深水層,以降低田間溫度。減數分裂階段,建立水層,滿足生理需水要求,以減少穎花退化,提高結實率。
4.3.1.4抽穗和灌漿結實期抽穗前要排水輕擱田一次以增強根系活力,齊穗后干濕交替,以濕為主。灌漿后期,干干濕濕以干為主。抽穗階段應適當保持水層,以防止高溫和干旱帶來的傷害。成熟階段不能斷水過早,收割前7~10 d方可斷水。達到根葉互養(yǎng)促活力,保證灌漿充分,增加千粒重,有利機械收割[6]。
4.3.2肥料運籌
4.3.2.1總用肥量在土壤肥力中等基礎上,每667 m2以施15~18 kg純N為佳,N∶P2O5∶K2O為1∶0.3∶0.3。在肥料運籌上,應控制單元素氮化肥的施用,增施磷、鉀肥,提倡水稻專用BB肥和碳銨、尿素配合施用。
4.3.2.2施肥時間直播稻在2葉1心施1次,之后每隔1星期可以連續(xù)使用2~3次,BB肥建議在第2或第3次追肥時使用,每667 m2總用量25 kg左右,以達到壯苗早發(fā)。以后看天、看苗適時適量施用,但必須在破口前5~10 d內葉色褪淡,以達到早熟、谷黃的目的。后期肥料施用不宜過多,時間上不宜過遲,否則會導致熟期推遲、米質下降,影響收成。
4.3.3病蟲防治
有條件的調茬輪作種植。注意清除田塊周圍雜草,及時耕翻??捎?0%吡蟲啉10 g/667 m2拌種,控制一代灰飛虱的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宜選用長效藥劑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 g/667 m2或速效藥毒死蜱乳油100 mL/667 m2防治大田飛虱,要交替用藥,提高防效。當田間看到有零星白葉時(數量約為3%時)應立即防治稻縱卷葉螟,藥劑可選用40%毒·辛乳油(惠螟)100 mL/667 m2,或5%稻豐散乳油(滅蟲露)100 mL/ 667 m2,或25%殺單·毒死蜱可濕性粉劑(螟蛾殺星)100~150 g/667m2,或17%阿維菌素·毒死蜱乳油(世紀樂)100 mL/667 m2,或25%甲維·毒死蜱可濕性粉劑100 g/667m2[7]。
4.3.4田間除草
在千金子等雜草發(fā)生嚴重的直播稻田,待田塊平整后灌水10~13 cm,后每667 m2用12%惡草靈(農思它)EC 200 mL拋甩全田,封田3~5 d,然后排水播種。在分蘗中期,對于以稗草和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草齡2~3葉期,每667 m2用10%氰氟草酯(千金)EC 50~60 mL,對水10~15 kg噴施。施藥前1 d排干田水,藥后1~2 d復水并保水3~5 d,使用氰氟草酯后1 d,每667 m2用30%丙芐WP 80~100 g拌入4~5 kg尿素中制成毒肥,均勻撒施全田,保水4~5 d。對于多年生莎草科雜草發(fā)生嚴重的田塊,在雜草3~7葉期,每667 m2用10%吡嘧磺隆WP 20 g+48%苯達松AS 100 mL+20%二甲四氯100 mL,對水40~50 kg噴施。
4.3.5適時收獲
最適收獲期為95%谷粒呈金黃色。
參考文獻
[1]徐泉方,蔡文平,楊紅英.科學安排稻麥肥茬口,提高農機利用率之探討[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8(5):13-14.
[2]虞國平.水稻在我國糧食安全中的戰(zhàn)略地位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11):31-33.
[3]劉康,龍萍.上海市農作物審定品種(1984-2006)[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4.
[4]劉玉發(fā),陳明,孫利忠.不同藥劑浸種防治水稻惡苗病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23):165.
[5]李蓮,嚴桂珠,胡曉林,等.水稻浸種催芽技術要點[J].中國農技推廣,2012(28):8.
[6]周明.水稻強化栽培中水漿管理技術探討[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7(3):36.
[7]蔣耀培,段惠萍,李軍,等.滬郊水稻重大病蟲災害現狀及未來控制對策[J].上海農業(yè)學報,2005,21(1):78-81.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Japonica Rice Songxiangzaojing with Fine Quality and Early Maturity
LOU Jianfeng1,ZOU Shigeng2,YAO Danqing1,GU Qinqin1,SHEN Axiao2,LIU Kuigang1
(1Shanghai Seed Management Station,Shanghai 201103,China;2Shanghai Songjiang Seed Co.,Ltd,Shanghai 201600,China;1st author:jfl_zj@126. com)
Abstract:Songxiangzaojing is a new Japonica rice variety with fine quality and early maturity,bred by Shanghai Songjiang Seed Co.,Ltd. It was systematic breeding from Suhuxiangjing. The breeding proces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ongxiangzaojing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Songxiangzaojing;breeding;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
中圖分類號:S511.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8082(2016)02-0081-03
收稿日期:2015-09-26
基金項目: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成果轉化項目(103919N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