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曉文,劉旭峰
(天津濱海新區(qū)海濱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外科,天津 300280)
·論著·
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高膽固醇血癥家系LDLR基因突變篩查探析
柴曉文1,劉旭峰2
(天津濱海新區(qū)海濱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外科,天津 300280)
摘要:目的篩查并分析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高膽固醇血癥LDLR基因突變情況。方法抽取患者及其家屬的外周血DNA,行PCR核酸擴增,并行LDLR基因以及載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測序分析。結果該家系3例患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存在LDLR基因突變,無ApoB100基因突變。結論LDLR基因第13外顯子核苷酸序列的第1 864位G變?yōu)門,發(fā)生堿基置換,導致天冬氨酸變?yōu)槔野彼?,是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高膽固醇血癥的基因突變的主要類型,該家族性疾病的發(fā)生與ApoB100基因無相關性。
關鍵詞: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高膽固醇血癥;LDLR基因;基因檢測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在臨床上常表現(xiàn)為多部位的黃色瘤以及早發(fā)冠心病[1]。其主要為血漿總膽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存在明顯的升高。本文為了探討LDLR基因在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中的突變情況,現(xiàn)對其進行PCR擴增以及基因序列進行測序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所選研究對象為1例在本院就診發(fā)現(xiàn)的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及其家系3代共5名成員。其中先證者為26歲女性,另4名成員包括先證者父親,56歲,先證者母親,55歲,先證者姐姐34歲,以及先證者外甥,11歲。
1.2方法
1.2.1血脂測定清晨采集先證者以及其他4名家屬空腹12 h后的靜脈血。測定5名成員的外周血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LDL-C、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100(ApoB100)、促甲狀腺素(TSH)、游離甲狀腺素(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4)。
1.2.2先證者心血管系統(tǒng)檢查對先證者進行心電圖、心臟彩超以及血管超聲檢測。
1.2.3DNA提取取患者的3 mL外周血樣本,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處理。后提取患者DNA,在-20 ℃環(huán)境下保存。
1.2.4LDLR基因和ApoB100基因檢測提取患者DNA,行PCR,擴增LDLR的啟動子和外顯子。同時擴增ApoB100基因的3500區(qū)域位點的DNA片段。擴增產物行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將患者擴增產物與健康者進行對比,篩選出存在異常突變位點的片段,重復進行PCR擴增測序,避免技術性錯誤。
1.3觀察指標(1)先證者心血管系統(tǒng)檢查情況;(2)血脂情況;(3)LDLR基因突變分析;(4)ApoB100基因突變分析。
1.4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診斷成人的血清TC高于7.8 mmol/L,16歲以下大于6.7 mmol/L,或者是成人的血清LDL-C高于4.4 mmol/L。其中患者以及家屬血清TC超過16 mmol/L且有黃色瘤表現(xiàn)的為純合子高膽固醇血癥,未達此要求的為雜合子高膽固醇血癥。
2結果
2.1先證者心血管系統(tǒng)檢查情況分析在患者頸總動脈分叉處,中段的內中膜發(fā)現(xiàn)增厚現(xiàn)象。主動脈瓣以及二尖瓣和三尖瓣存在反流的現(xiàn)象。冠狀動脈儲血能力下降。
2.2血脂情況對5名家系成員進行血脂檢測,結果顯示,先證者符合高膽固醇血癥的臨床診斷標準。具體檢查結果見表1。
表1 高膽固醇血癥家系5名成員血脂檢測結果
2.3LDLR基因突變分析對先證者的LDLR基因進行擴增檢測基因突變情況。先證者LDLR基因第13外顯子顯示異常,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第1 864位堿基G變?yōu)門,發(fā)生了堿基置換,導致天冬氨酸變?yōu)槔野彼?。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先證者父母以及姐姐均存在第13外顯子的異常情況。其中先證者父母為雜合突變,先證者為純合突變。見圖1。
注:ABC分別表示先證者、先證者父親以及先證者母親的測序圖。
圖1先證者、先證者父親以及先證者母親的測序圖
2.4ApoB100基因突變分析對先證者的ApoB100基因擴增進行基因突變檢測。結果顯示,經過正反兩個方向的基因測序,其結果與GenBank中的人類ApoB100基因的序列完全吻合,為高度一致的結果,無基因突變的發(fā)生。排除了因ApoB100基因突變導致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見圖2。
圖2 先證者的ApoB100基因測序圖
3討論
正常的血脂代謝受甲狀腺激素的調節(jié),當機體的甲狀腺激素紊亂時,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可導致血脂的異常,出現(xiàn)高膽固醇血癥[2]。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血脂升高情況應高度懷疑與遺傳因素有關[3]。對其進行相關的基因篩查,明確血脂升高的原因極為重要[4]。
根據文獻[5]報道結果顯示,高膽固醇血癥數(shù)據庫中已經發(fā)現(xiàn)1 741種與LDLR基因突變相關的變異類型。高膽固醇血癥最主要的病因是LDLR基因突變所引發(fā)的受體功能減退[6-7]。
本文為了篩查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高膽固醇血癥LDLR基因突變的情況,并對其加以分析,選取了1例家族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高膽固醇血癥的先證者,對先證者以及其家族另外4名成員進行基因突變的檢測。由于LDLR基因或者ApoB100基因突變時均可引發(fā)血漿膽固醇水平的異常升高,導致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因此檢測LDLR基因的同時,對ApoB100基因進行排除性檢測。通過研究分析可知,所選該家系符合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診斷。先證者的LDLR基因第13外顯子顯示異常,發(fā)生純合突變。對先證者以及家屬進行ApoB100基因檢測未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排除了ApoB100基因突變導致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通過基因檢測診斷,可有效的鑒別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給予有效的治療可起到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Cuchel M,Bruckert E,Ginsberg HN,et al.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new insights and guidance for clinicians to improve detection and clinical management.A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Consensus Panel on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ofthe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J].Eur Heart J,2014,35(32):2146-2157.
[2]徐勝媛,潘曉冬,孫立元,等.羊水細胞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突變分析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產前診斷中應用[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4):344-348.
[3]張明明,帖彥青,霍麗靜,等.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I334V突變與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性[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24):2742-2745.
[4]代艷芳,孫立元,張新波,等.中國人群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LDLR基因突變研究進展[J].遺傳,2011,33(1):1-8.
[5]關嘯,潘曉冬,王春梅,等.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全長cDNA序列分析法檢測1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兒基因突變[J].臨床檢驗雜志,2014(7):481-484.
[6]王蓓.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臨床與基因治療新進展[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4,22(12):1287-1291.
[7]丁長霞,王艷芳,劉存杰,等.黃驊市高碘地區(qū)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糖血脂變化[J].河北醫(yī)藥,2013,35(7):1082-1083.
Screening analysis of LDLR gene mutations in familial hyperthyroidism compicated with hyperlipidemia
ChaiXiaowen1,LiuXufeng2
(1.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2.DepartmentofSurgery,HaibinPeople′sHospitalofBinhaiNewArea,Tianjin30028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ct LDLR gene mutations in familial hyperthyroidism combined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MethodsDNA were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sequence of the LDLR gene and apolipoprotein B100 gene.ResultsThere were three patients in the pedigree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 And the three had LDLR gene mutations but without apolipoprotein B100 gene mutations. ConclusionThe base of G mutated to T at the 1 864 bp of exon 13 of LDLR gene in the proband and their siblings is the main cause of asparagic acid (Asp) transformed to tyrosine (Tyr), which is the main gene mutation type in familial hyperthyroidism combined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Apolipoprotein B100 gene is not correlated with this kind of familial disease.
Key words:familial hyperthyroidism;hypercholesterolemia;LDLR gene;genetic testing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0.0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10-1344-02
(收稿日期:2015-11-22)
作者簡介:蒲澤晏,男,主任技師,主要從事免疫學檢驗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