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忠
許多研究和事實表明,有效的教學過程無法排斥游戲作為其“必然”又“自然”的組成。
教學游戲是實踐性很強的一種教學手段,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本文以自由落體運動為例,談談教學游戲在高中物理的應用。
一、游戲作用
1.在游戲中,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同學之間的感情和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體會到只有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實驗方案才是真正可行的方案。
2.游戲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加注意力,化解難點,增進情感交流。本游戲利用了自由落體的原理,既簡易又經(jīng)濟,適合于測定反應時間。這種方法也可借助一些附加裝置,用來測定聽覺、觸覺以及其他比較復雜的反應時間。
二、游戲規(guī)則
1.激趣設疑
激趣:教師拿一張嶄新的百元紙幣,比一比看誰能抓住。先讓一位同學用手捏住紙幣的上端。參賽的每位同學開始作出要抓住紙幣的姿勢,但任何部分不能接觸紙幣;當看到放開紙幣,立即用手去抓紙幣,能抓住紙幣者獲勝。學生們爭先上臺,整個課堂氣氛比較熱烈。結(jié)果沒有同學能抓住紙幣。
設疑:我們?yōu)槭裁炊嘉茨茏プ〖垘拍兀?/p>
2.解惑釋疑
解惑:人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相應行動要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叫反應時間。剛才實驗中由于被測者的反應時間大于紙幣下落的時間,所以當被測者感到手要抓到時,紙幣已落過了。
解疑:怎樣才能測出你的反應時間呢?
3. 游戲方案
①請一位同學甲用兩個手指捏住刻度尺頂端,如下圖所示;
②另一位同學乙用一只手在刻度尺下部作握住刻度尺的準備,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刻度尺;
③當看到甲同學放開手時,乙同學立即握住刻度尺;
④測出刻度尺降落的高度;
⑤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知識,可以算出乙的反應時間。
這個游戲,也可以由一主試同學用拇指將一根刻度尺筆直地按在墻上,尺的零點朝下,尺的上端在墻上跟被試者的平視相齊的記號處;被測試者將拇指擺在尺的下端,準備阻止刻度尺自由下落。實驗時主試說“預備”,1、2秒鐘后突然松開拇指,放開刻度尺,被測試者一接受到這一信號刺激就立即用拇指將刻度尺按住。
根據(jù)刻度尺下落的距離,就可折算出被測試者的反應時間,設:
T:表示以秒作單位的反應時間
S:表示尺子下墜的距離(以厘米或尺為單位均可)
g:表示重力加速度(9.80 m/s2)
為省略計算手續(xù),可直接在刻度尺上標明與下落距離相應的反應時間刻度,可由公式:h=gt2求得。反應時間在0.5秒之內(nèi)的一些近似對應值,可從表上查得。
自由下落距離與反應時間測試換算表:
實驗時,學生分小組游戲,賽出降落高度最少的三位同學,到講臺前決賽表演,最終決勝出反應最靈敏的同學。
三、游戲效果
體驗是個體從親歷的實踐開始,進而獲得認識,形成情感,最后產(chǎn)生感悟的一個過程。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游戲體驗,就能讓教學事半功倍,立竿見影。
思考是個體運用智力以現(xiàn)有知識經(jīng)驗為經(jīng),眼前資訊為緯,從事問題解決或新知探究的過程。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制作游戲玩具,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認真探究。
整個游戲過程學生興致高漲,借機引發(fā)學生對該游戲的物理原理的思索,從而既為以后的學習留下懸念,又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四、注意事項
1.被測試者只能在放開刻度尺時,才能動手抓,在游戲時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
2.被測試者的手放在刻度尺的“0”刻度,不然要進行推算,不過為了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也可以適當加以改變;
3.主試者捏刻度尺的手抖動會對測量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因為主試者由于手的抖動使得刻度尺在釋放瞬間有一個向下的初速度。
教育是充滿生命力的,從游戲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快樂,而且可以讓他們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但是在課堂中也要注意不能為趣而趣,讓學生只顧著玩,應該找準切入點,精心設計游戲。教學游戲要對學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啟發(fā)學生思考,從而讓學生快樂地求知,并自覺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