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林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石門中學,314512)
?
自制簡易半圓式乒乓球練習器
張建林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石門中學,314512)
在面向班級全體學生的乒乓球體育課堂教學中,無法給多組學生同時而又穩(wěn)定的喂球。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筆者利用常用價格便宜的材料設計了一個簡易的半圓式乒乓球練習器。
3米長的細鋼絲1根,老虎鉗一把,橡皮筋若干,乒乓球一個(見圖1)。
圖1
1.在乒乓球的軸對稱上打兩個洞,把乒乓球穿到鋼絲中點。
2.然后在圖2大拇指所按的兩個點上,用老虎鉗把中間的半圓面折至垂直桌面(見圖3)。
圖2
圖3
3.然后在直角處用橡皮筋(或其他材料)把這個兩個結點綁結實。
4.最后在乒乓球的兩邊各綁一個橡皮筋,固定乒乓在需要的位置上。
1.擺放的位置可以在正手位,也可以在反手位,在中臺和近網(wǎng)都可以,然后在下面的圓上壓上厚重的物體(見圖4)。
2.球的位置可以放在圓弧的最高點,也可以放在斜上方或放在側面。在練習搓球、推擋、扣球動作的時候可以置球于最高點,橫向放置(見圖5)。
圖4
3.置球于斜上方時,可以練習拉球動作,鋼絲的圓滑弧線正好是能讓學生直觀體會拉球于弧線的位置,以及揮拍路線與弧線的位置關系,體會乒乓球拍與乒乓球之間的摩擦感覺。當學生學會動作要領后,可以用圖5最右邊的放置方法,讓學生把球拉得轉起來,看誰拉得最轉,轉的時間最長。
圖5
1.學練不同的接球區(qū)域。這個乒乓球練習器,可以傳遞很多的有關乒乓球技術的信息,比如接球的區(qū)域(見圖6)。在授課時結合上升、最高、下降三個區(qū)域來講解擊球時球的位置點。讓學生去嘗試不同的區(qū)域接球,體會自己適應不同區(qū)域的能力,比如上升期要求自己反應快;最高期則是喜歡扣殺的學生的最愛;下降期側是適合反應相對慢些,但喜歡穩(wěn)定的學生。讓學生在嘗試練習初期就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接球點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技術。
2.學練乒乓球拍的歸中位置和收拍位置與參照物乒乓球飛行路線之間的變化關系。乒乓球拍的起始位置一般為體前中間,這個位置也是初學者要在打完一拍后歸中的位置,來球時拍子移動到弧線面所在接位置等球,擊球后拍子在弧線頂?shù)那吧戏轿恢靡W∈樟Γ_始歸位,三個點上近似一個三角形(見圖7)。這一連貫動作的學練也是要給學生一個清淅相對的參照,把練習器的上半部分的半圓鋼絲比作乒乓球飛行線路,這給學生學練提供了絕佳的視覺參照物,練習目標位置明確。而且在練習后有一個清淅的動作印象反饋,可以給學生針對自己的動作存在的問題一個自我評價。
圖6
圖7
3.學練拉、扣揮拍發(fā)力與乒乓球飛行的弧線之間位置關系。乒乓球教學的關鍵是如何發(fā)力,雖然發(fā)力源自己人的身體,但卻表現(xiàn)在乒乓球拍在到達擊球發(fā)力位置時拍子如何移動到發(fā)力結束位置。切球切得薄還是厚,見圖8下降區(qū)域,切得薄的發(fā)力線路1和切得厚的發(fā)力線路2,即摩擦得多還是擊打得多,當來球是下轉的時候,要求用1發(fā)力線路拉揮拍;當來球是上轉的時候,要求用2發(fā)力線路扣球。這樣就可以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把發(fā)力大小練好,如來球越下轉,1線路的拉揮拍速度要越快;來球越上轉,2線路上扣殺發(fā)力越大,可以壓過原來的旋轉,即讓球反轉。
4.學練不同線路和不同位置的擊球點。實際乒乓球對打過程中,來球路線有直線和斜線,可以將這個練習器有針對性地放置。如斜線可以把鋼絲弧面斜對角放置,直線則把弧面平行乒乓桌的邊線放置。不同位置的擊球點,除了可以將練習器放置于不同的位置,壓上重物進行練習。還可以不壓重物讓學生對著這個練習器上的球擊打,練習器會有一定幅度的移動,學生每打一次后,繼續(xù)打移動位置上的練習器,這樣練習時,點不固定,可以作為一個游戲內容,能激發(fā)學生喜歡玩兒的童心。
圖8
1.鋼絲取材在一般的裝修建材市場可以買到,而且買來時就已經(jīng)是一圈一圈的,不用壓直。
2.乒乓球如果打碎了,可以解開兩個結點再穿一個進去,在直角的地方是可以穿過去的,穿完球后重新綁上橡皮筋就可以了。
3.練習器上面的鋼絲弧線是可以調節(jié)的,想要高拋的弧線可以通過調節(jié)結點里的鋼絲縮小下面的圓,反之,想要長弧線可以拉大下面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