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慶雯,劉 暢
(1.云南藝術學院 戲劇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藝術學院 民族民間藝術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32)
?
文化對行動的影響
——《趙氏孤兒》與《哈姆雷特》比較
卜慶雯1,劉 暢2
(1.云南藝術學院 戲劇學院,云南昆明650500,2.云南藝術學院 民族民間藝術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2)
【摘 要】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本文通過對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和環(huán)境的對比分析,證明不同的文化對人的行動產生的不同影響。
【關鍵詞】文化環(huán)境;性格;行動
《趙氏孤兒》與《哈姆雷特》分別為東方和西方很具有代表性的復仇故事。元代雜劇作家紀君祥所著的《趙氏孤兒》塑造了一批忠義之士,賦予作品以傳統(tǒng)文化中的忠、義思想。同樣是復仇,《哈姆雷特》描寫了統(tǒng)治階級內部為了權利地位而引發(fā)的種種矛盾和紛爭。
元代文人地位低下,蒙古族作為主要統(tǒng)治階級,尚武思想猶存,而關于《趙氏孤兒》的作者紀君祥的資料記載較少,文人在元代的地位較低,從這些戲曲中也不難看出,文人所要抒發(fā)的是或憤懣或郁郁不得志的情懷?!囤w氏孤兒》是一部杰出的悲劇,它歌頌了英雄人物前仆后繼的自我犧牲精神,構成了全劇悲壯的基調?!囤w氏孤兒》中的屠岸賈大將軍是“官階層”的代表,而程英代表著“民眾階層”,于是作者所構思的這一故事就有了隱喻意味。
莎士比亞生活在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他的劇作有一定的喻世目的和對現實的關注。莎士比亞的部分劇作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文主義的社會政治思想,哈姆雷特這一人物則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于王室,但一直在德國的人文主義中心威登堡大學讀書,因此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這一交代表明了主人公的思想和道德傾向。在哈姆雷特心中,他把人類看作是“了不得的杰作”,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莎士比亞對于人的認知和理解。
中國的傳統(tǒng)的主流思想是“百善孝為先”“舍生取義”?!囤w氏孤兒》中的趙孤在得知全族被奸臣屠岸賈所滅,自身的存活和成長是一批忠勇之士舍生取義所換來的,潛意識中的想法是不報滅門之仇為不孝,不報忠士之恩是不義。趙氏孤兒程勃的“生身父親”是一個到處唯唯諾諾、卑躬屈膝的“軟弱者”,這使得趙孤程勃心中的“屈辱感”深刻而強烈,他既無法認同“程英”,又無法拒絕“天然的親情”,而仇人屠岸賈則帶給他“父親”所能給予他的安全感,在人物潛意識中,屠岸賈是程勃的榜樣,他是想成為屠岸賈這樣的人的,但是在得知屠岸賈是自己的滅門仇人時,程勃殺死意識中最愛的“父親”,也是在精神層面上殺死了一直以來他向往成為的榜樣,也在一定程度上殺死了自己,這是人物的命運悲劇性之所在。
哈姆雷特受到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思想的影響,在萌生了復仇思想后反復猶豫思考,在確認了叔父就是殺人兇手后,又猶豫要在什么時機將叔父殺死,叔父跪在神像面前祈禱時,哈姆雷特可以選擇拔劍從背后將叔父刺死,但是由于宗教思想的“捆綁”,他錯失了這一次行動機會。有很多觀點和分析認為哈姆雷特有“戀母情結”,叔父是哈姆雷特潛意識中的偶像和自己,哈姆雷特的叔父“殺兄娶嫂”的行為只是哈姆雷特一直以來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哈姆雷特對于叔父的情感是復雜的,一方面他仇恨叔父毒殺了自己的父親,另一方面“戀母情結”又驅使著他崇拜叔父的種種行為,這樣的思想使他在不斷地糾結復仇方式和時機,糾結“生存還是毀滅”。哈姆雷特最后身中毒劍但是奮力殺死了叔父,無論是實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是一種變相的“自殺”。
哈姆雷特和程勃作為西方和東方復仇形象的典型代表,有著相同目的的復仇,雖然復仇的動機和方式不同,但是最后兩者都實現了自己復仇的目的。哈姆雷特的猶豫彷徨、程英的果斷迅速,這兩者的行為具有中西方的特色。東方的“全局觀”“家族觀”一直影響著程勃這一人物的行動,“我”為了“家”去復仇。而哈姆雷特在復仇行動中最多思考的是“我”復仇會如何以及“我”復仇后會怎樣,宗教會給“我”的復仇行動帶來什么樣的輿論壓力和評判。
兩者復仇的相同之處在于: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仇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的“偶像”“榜樣”甚至是內心深處最想成為的人。雖然兩者的復仇對象不同,但是復仇后的心理狀態(tài)大致相同,殺死了仇人,也殺死了潛意識中的自己。
不同的環(huán)境對人物的性格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性格又影響了人物行動,人物行動是拉動全劇線索進程的行為。不管是東方的《趙氏孤兒》還是西方的《哈姆雷特》,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這一類型的復仇故事都顯得悲壯而經典。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
[2]朱維之,趙澧,黃晉凱.外國文學簡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莎士比亞著,朱生豪譯.哈姆雷特[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4.
[4](元)紀君祥著,楊勝朋,周明初校注.趙氏孤兒[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3.
中圖分類號:I10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055-01
作者簡介:
卜慶雯,云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西方戲劇文化;
劉 暢,云南藝術學院民族民間藝術研究所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文化創(chuàng)意與藝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