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彥秋 秦杰
摘 要:中式英語是取詞于Chinese的前半部分和的English的后半部分,它是英語和漢語的混合語。由于受漢語的影響,中國學習者的口語或書寫語都含有濃重的漢語色彩,然而中式英語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很難被接受的。本文從語言學角度入手,闡釋了中式英語的產(chǎn)生原因以及現(xiàn)狀特點并與中國英語進行對比,試提出如何減少中式英語的現(xiàn)象的方法,以期對中國的英語教學有所啟示。
關(guān)鍵詞:中式英語;中國英語;語言學;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6-0085-01
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主要語言,被全世界多個國家所廣泛運用。隨著中國走近世界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學習和講英語。然而,無論英語或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他們口頭的或書面的語言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中式英語,學習者也對這種錯誤的語言形式此習以為常。
一、中式英語的形成與發(fā)展
(1)洋涇浜英語。英語最初是為了達到商業(yè)目的在中國開始使用的。上海租界設立后,原來在香港、澳門、廣州以及南洋的洋行在上海開設分支機構(gòu)。隨之作為買辦和職員的廣東人也到了租界。他們用粗通的英語充當貿(mào)易中間人,于是在洋涇浜附近出現(xiàn)了一種語法不準、帶有中國口音的英語,稱為“洋涇浜英語”( Pidgin)。同時上海其他籍的商人為了爭取與外商直接打交道,紛紛學習英語。一些出版商乘機趕印了一種以中文讀音注音的英文速成手冊,直接就叫《洋涇浜英語手冊》。所以洋涇浜又特指用中文音譯的英文。鴉片戰(zhàn)爭以來,由于通俗易學,洋涇浜英語在中國沿海城市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香港和廣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學校開始教授標準英語。最后,洋涇浜英語只遺存在一些大城市里,如上海。
(2)中式英語。如今英語已不再局限于商業(yè)應用。為了滿足中國和國際交流的進一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學習英語。由于中國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英語母語者,而且沒有英語文化背景以及英語語言環(huán)境,他們只能在中國的語言模式和文化的基礎上學習英語。他們在英語交際中硬套漢語規(guī)則和習慣,使用不合規(guī)范或不合英語文化習慣的畸形英語,中式英語由此而生。
二、中式英語和中國英語
(1)中式英語的定義。賈德林從思維模式的角度出發(fā),指出中式英語只是在形式上是英語,運用的是漢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而中英思維方式是完全不同的(1990)。他將英語和漢語進行對比,并用實例來說明這些差異。例如,成語“愛屋及烏”被初學者逐字誤譯為“l(fā)ove my house, love the crow in it ”(正:love me, love my dog)。李文中表示,中式英語是一種不符合英語文化和習俗的畸形英語。它出現(xiàn)的原因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受中國文化的影響(1993)。Joan Pinkham 在他的著作The Translations Guide to Chinglish,中明確了中式英語的定義:中式英語是畸形的、混合的語言,是“具有漢語特色的英語”。
(2)中國英語的定義。李文中認為中國英語是英語的正確形式。它實際上是英語的一種變體,同印度英語、日本英語一樣也被西方媒體使用。應該從語言的不同層面界定中國英語(1993)。謝之君提出基于規(guī)范的中國英語在溝通過程中是可以接受的(1994)。
(3)中國英語和中式英語之間的差異。首先,中國英語用來描述中國特有的事物。它是規(guī)范英語的組成部分,是正確的、可以接受的英語母語。例如,“gang of four”(四人幫);而中式英語是畸形的,是中國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漢語語法和中國文化干擾的結(jié)果。
其次,中國英語豐富了英語詞匯,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而中式英語則會阻礙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的溝通,阻礙中國文化的傳播。
三、中式英語的語言特點和成因
中式英語存在于各個層面,包括語音、詞匯和句法。
(1)在語音層面上:/θ/和//經(jīng)常會替換為/s/和/z/,因為漢語語音中沒有/θ/和//,語言負遷移使得英語學習者很容易形成錯誤的發(fā)音。/n/ 和 /l/的發(fā)音讓中國南部的人們非常困惑。當然,也有其他的問題,如/n/和//之間的區(qū)別。
(2)在詞匯層面上:
1.不恰當?shù)拇钆?/p>
例:這個人在國外寫了一封家書
誤:The man wrote a family letter at abroad.
正:The man wrote a letter to his family at abroad.
2. 誤用的詞語
例:大人不應該食言
誤:Adults shouldnt eat their words.
正:Adults shouldnt break their words.
3.冗余
例:今年農(nóng)民有個好的收成
誤:Farmers have a good harvest this year.
正:Farmers have a harvest this year.
(3)在句法層面上
句法錯誤包括無序的句子,垂懸修飾,錯誤的句型和動詞時態(tài)錯誤等。
總之,漢語和英語在文化、語法、價值、發(fā)音、思維模式等許多方面都有著各種差異。中國學習者在語言學習中遇到許多困難,進而形成錯誤的語言形式。中式英語是一種異常的畸形英語。為了提高學習者的糾錯能力,外語教師應將對比分析和誤差分析等語言理論以及分析方法應用于教學過程中,使學習者通過對源語言與目標語言之間的比較,有效地規(guī)避錯誤的發(fā)生,減少或杜絕中式英語的使用。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杜瑞清,姜亞軍.近二十年中國英語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1(1): 37-41.
[2]陳毅平. 中式英語的特點與演變[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7(4): 513-516.
[3]加心苗.也談中式英語和中國英語的差異[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01).
[4]李文中.中國英語和中式英語[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4): 33-39.
[5]林瓊.中國式英語淺析[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