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遜
摘 要:本文在深入調(diào)查拉薩市高中生漢語自主學習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從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兩個方面,探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guān)鍵詞: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6-0037-01
1.“自主學習”內(nèi)涵的界定
所謂“自主學習”,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自主學習一般是指個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jié)果的過程或能力。作為一種能力,自主學習不僅使學生在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中受益匪淺,而且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礎。[1]本文通過實地調(diào)研,結(jié)合Zimmerman教授和里森伯格提出的促進自主學習的方法 ,為培養(yǎng)拉薩市高中生漢語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以下策略:
2.教師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性。同樣是一篇課文,為什么有的教師講出來,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有的教師講完,學生們都昏昏欲睡。這是學生們不愿學習嗎?不,這是教師講課不知道引起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N老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老婆婆,她的大兒子是賣雨傘的,她的小兒子是開染坊賣布匹的??蛇@位老婆婆每天都過得不開心。晴天,她擔心她大兒子雨傘賣不出去;雨天,她又擔心她小兒子染出的布無法晾曬。但有一天,她的鄰居對她說:“老婆婆,你怎么會不開心那?你想啊,雨天,你大兒子生意好;晴天,你小兒子生意好。你還擔心什么那?!崩掀牌乓幌?,覺得鄰居說的很有道理,就每天變得開心起來。同學們,大家覺得這個故事有意思嗎?講的什么啊?
學生A:遇到事情要換個角度想問題,也許你就變得開心起來。
學生B:有的時候,你覺得你不開心。但別人一提醒,你就覺得你很幸福。幸福是需要提醒的。
…………
學生們很積極地要表達自己的看法。
N老師:“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什么是“幸福”?
學生1:幸福與物質(zhì)無關(guān),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學生2:幸福是知道滿足。
學生3:幸福是抽象的,每個人的概念不同,對我來說,就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學生4:幸福就是溫馨的畫面,生活的快樂。
這堂課,筆者從開始講課觀察到老師下課,同學們一直都興致勃勃,無論發(fā)言,還是標字音、讀課文,同學們一直很配合。到下課的自由時間,同學們還對幸福這個話題進行著熱烈的討論。
各抒己見、活躍發(fā)言的氛圍在漢語課堂很重要。漢語教師如果能調(diào)動大家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同學們都想爭先恐后的參與討論,那么,學生對漢語的學習興趣自然都提高了。
(2)給學生傳授自主學習策略。學習策略,就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guān)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2]作為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傳授好的學習策略,讓學生們在使用學習策略的過程中,把這些策略內(nèi)化為自己的學習習慣。
①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要促進學生的思維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們的問題意識,成功地使學生產(chǎn)生問題的教學才能真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3]
例如學習《木蘭詩》,文中有一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有的同學就會發(fā)出疑惑:“這句話不正確,先不說別的方面,古代婦女都要裹腳,花木蘭只要和戰(zhàn)友們一起洗腳,大家不就發(fā)現(xiàn)她是女的嗎?”雖然,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有些稚氣,但她敢于質(zhì)疑名篇的精神,的確難能可貴。學生們就應該有這樣的發(fā)問精神,有疑問,才會去學習,然后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②建立班級互助“1+1”小組。教師應該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差的學生,建立班級互助“1+1”小組。具體操作辦法為:讓帶學生的“小老師”通過課余時間給“學生”補課。教師建立起 “1+1” 互助小組名單表,讓每個小組相互競爭。在合作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責任意識會被喚起,他必須好好學習才能不拉小組后腿。
(3)指導學生監(jiān)控自主學習過程,評價自主學習結(jié)果。制定好目標,就要實施。在學習過程中,要時刻監(jiān)督自己。每次要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遇到不會的內(nèi)容,要先靠自己解決難題。實在不會再與他人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每次完成一個任務,要評價自己是否完成得好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3.學生主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1)多讀書、讀好書。廣泛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內(nèi)涵,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再說,多讀書、讀好書能提高學生的漢語素養(yǎng)與鑒賞能力。劉勰有“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箭而后識器”的名言,說的就是大量的實踐,才能培養(yǎng)自己相應的感受與判斷力。有些學生,整天怨天怨地說自己漢語閱讀不好,但從來沒想過按下心來,好好地看一些閱讀資料。
但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篩選閱讀資料,讓學生能讀到優(yōu)秀作品。
(2)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良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就制定目標來說,筆者建議可以這樣做:
①每學期開始,有一個學期目標。②選擇一個程度比自己稍好的同學當做自己的榜樣目標。③每天晚上睡覺前回憶自己一天所學的內(nèi)容,發(fā)現(xiàn)收獲與不足。(每日目標)④給每一個目標,制定好實現(xiàn)計劃與步驟。沒有計劃的目標等于虛設。
(3)善于利用網(wǎng)絡資源。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信息量巨大, 教師與學生擁有信息的機會是均等的,這種情況改變了以往知識單向傳播的簡單模式。教師的教學任務必須要進行轉(zhuǎn)變,應引導學生從茫茫的信息庫里探索、識別、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例如:教師要講《濟南的冬天》,可以讓學生們提前在網(wǎng)絡上搜索相關(guān)音、視頻。在老師講課文的時候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讓同學們由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性。
教師已不能像過去那樣,課堂上給學生“滿堂灌”。教師現(xiàn)在更應該做一位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文所提策略,意在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方法;同時,希望能為西藏自治區(qū)教育部門深化教學改革方式,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就提供理論參考資料。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Areglado J,Bradley C,Lane S.Learning for life:Creatingclassrooms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 Corwin Press, Inc.1996:5- 10.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63.
[3]王德俊,王格奇.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