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凡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外科,河南 商丘476100)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加刃厚皮移植術治療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療效
鄭 凡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外科,河南 商丘476100)
目的 探究封閉式負壓引流術加刃厚皮移植術治療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療效。方法 選取70例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深度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刃厚皮移植術進行治療,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添加封閉式負壓引流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植皮成活率與感染率。結果 對照組的植皮成活率與感染率分別為85.71%和20.00%;研究組的植皮存活率與感染率分別為100%和2.86%。對照組治療植皮存活率明顯低于研究組,感染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加刃厚皮移植術治療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患者的移植存活率更高、感染率低,臨床療效佳,值得推廣應用。
負壓引流術;刃厚皮移植術;深度燒傷
深度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受到嚴重損壞,其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植皮。但由于患者傷勢不一,身體狀況也有所差異,患者在植皮過程中預后較差[1]。刃厚皮移植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刃厚皮具有真皮含量少、易于成活、抗感染能力強等特點,并且容易切取、愈合迅速,因此常用于燒傷創(chuàng)面的植皮術中[2]。相關研究表明,將封閉式負壓引流術與刃厚皮移植術聯合治療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具有較好的效果。本研究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例深度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封閉式負壓引流術加刃厚皮移植術治療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70例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深度燒傷患者,按照不同治療方式分為兩組,即對照組(35例)和研究組(35例)。對照組患者男18例,女17例;年齡為17歲至52歲,平均年齡為(35.69±2.65)歲;Ⅱ°燒傷患者例數為19例,Ⅲ°燒傷患者例數為16例。研究組患者男17例,女18例;年齡為18歲至51歲,平均年齡為(35.34±2.12)歲;Ⅱ°燒傷患者例數為18例,Ⅲ°燒傷患者例數為1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刃厚皮移植術治療,在患者住院后先對其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再將磺胺嘧啶銀乳膏外敷創(chuàng)面,將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通過靜脈注射入患者體內,同時為患者進行營養(yǎng)治療。在平穩(wěn)度過燒傷休克期后便可進行切削痂手術,將創(chuàng)面壞死組織全部去除,直至創(chuàng)面出現點狀出血,雙氧水及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創(chuàng)面三遍后嚴格止血,外用打洞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創(chuàng)面;其后隔天換藥,保留異種脫細胞真皮,外用碘伏紗布及無菌敷料包扎,待肉芽形成良好后按照創(chuàng)面大小于患者大腿或者背部取刃厚皮,并進行適當裁剪,側緣修成鋸齒狀,然后進行大張刃厚皮移植,并進行間斷縫合;外用1層油紗及3層或4層無菌紗布加壓包扎創(chuàng)面。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添加封閉式負壓引流術進行治療,根據患者創(chuàng)面的大小和形狀,修剪負壓吸引系統(tǒng)醫(yī)用海綿敷料,并固定于周邊正常皮膚上,用配套的粘貼膜封閉完整,將負壓吸引系統(tǒng)引流管連接醫(yī)院中心負壓接口,確認無漏氣,調整負壓至-0.06~-0.04KPa,持續(xù)生理鹽水沖洗引流10-12天,去膜之前先用生理鹽水浸泡10-30分鐘防止海綿敷料粘連于肉芽創(chuàng)面上引起出血,若創(chuàng)面肉芽生長欠佳,可再次行負壓吸引治療直至肉芽生長良好。術前準備完善后同樣根據創(chuàng)面大小于患者大腿或者背部取刃厚皮,并進行適當裁剪,側緣修成鋸齒狀,然后進行大張刃厚皮移植,并進行間斷縫合;外用1層油紗及3層或4層無菌紗布加壓包扎創(chuàng)面。
1.3 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植皮存活率以及創(chuàng)面感染率。植皮成活情況可分為優(yōu)、良、差三個等級,等級評價標準如下:優(yōu):移植一個月后,愈合面積超過移植總面積的80.%,移植45天后,創(chuàng)面基本完全愈合,愈合面積超過95%,患者不用再次進行植皮;良:移植一個月后,愈合面積為移植總面積的50%至80%,移植45天后,創(chuàng)面愈合面積為植皮總面積的81%至94%,部分患者需要再次進行植皮;差:移植一個月后,愈合面積不達移植總面積的50%,移植45天后,創(chuàng)面愈合面積不達植皮總面積的80%,患者需要再次進行植皮。成活率=(優(yōu)+良)/患者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n表示計數資料,并用χ2進行檢驗;用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進行檢驗。若P<0.05,說明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植皮存活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者植皮成活率為85.71%,研究組植皮成活率為100%,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植皮成活率明顯較高,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植皮存活情況對比(n/%)
2.2 兩組患者感染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者發(fā)生感染患者例數為5例,感染率為20.00%;研究組患者發(fā)生感染患者例數為1例,感染率為2.86%。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的感染率明顯較高,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深度燒傷,一般指Ⅱ°、Ⅲ°燒傷,國外學者將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定義為3個星期不能自愈的創(chuàng)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面積大、燒傷程度深,患者的正常皮肉組織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壞,因此需要進行植皮修復[3]。刃厚皮移植術是一種常見的修復方法,相關文獻指出,在進行刃厚皮移植術的過程中實施封閉式負壓引流術能夠改善患者預后。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采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為創(chuàng)面與引流管的中介,并用醫(yī)用粘貼膜將創(chuàng)面封閉,從而達到負壓吸引的效果,創(chuàng)面在恢復過程中產生的滲出物能夠通過泡沫材料以及引流管排除,從而為創(chuàng)面創(chuàng)造一個負壓的環(huán)境,這樣的方式能夠改善創(chuàng)面的血液循環(huán)、創(chuàng)面腫脹等情況,并且還能促進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的增生[4],加快創(chuàng)面恢復的速度。同時,封閉式負壓引流術采用醫(yī)用粘貼膜將創(chuàng)面完全封閉,能夠有效阻止細菌進入到創(chuàng)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創(chuàng)面感染的概率[5]。另外,將創(chuàng)面的封閉能夠緩解創(chuàng)面淋巴細胞的浸潤情況,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十分有利于傷勢的恢復,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應用于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治療中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6]。有較多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因重度燒傷而進行植皮的患者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趙曉彬在《應用植皮后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Ⅲ°燒傷的效果分析》得出結論,封閉式負壓引流術在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治療中,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創(chuàng)面較差感染的概率,并且提高患者植皮的存活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7]。周文濤、何國、張文仕、鐘泉、羅斌等人也在《封閉負壓引流術在燒傷植皮中的應用效果研究》中指出,采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能夠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并提高植皮成活的概率,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8]。眾多研究表明,封閉式負壓引流術的應用不但能夠改善治療效果,縮短患者恢復時間,還能降低感染的概率。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刃厚皮移植術進行治療,研究組則在此基礎上添加封閉式負壓引流術進行治療,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差異顯著,對照組患者植皮存活率明顯低于研究組,創(chuàng)面感染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將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應用到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刃厚皮移植術中,能夠有效提高植皮存活的概率,并且能夠降低創(chuàng)面發(fā)生感染的概率。由此可知,封閉式負壓引流術加刃厚皮移植術治療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療效較佳,值得推廣應用。
[1]陳劍平. 變性真皮上自體刃厚皮移植治療手部關節(jié)深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5):40-41.
[2]張珊珊,張桂全,劉志會. Ⅲ度燒傷植皮后應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7):108-109.
[3]張桂全,張珊珊,劉志會. 大面積深度燒傷應用微粒皮移植技術與Meek植皮技術治療的比較[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4(17):152-153.
[4]周銳華. 封閉式負壓引流在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5,13(14):75-76.
[5]賈宇博,黨連強. 植皮后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Ⅲ°燒傷療效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85-86.
[6]劉福花,遠秀芹,毛寧. 燒傷游離植皮術中創(chuàng)面封閉式負壓引流的應用及護理[J]. 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6,6(04):78+80.
[7]趙曉彬. 應用植皮后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Ⅲ°燒傷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03):247-248.
[8]周文濤,何國,張文仕,等. 封閉負壓引流術在燒傷植皮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5,13(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