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胙土命氏:漢魏士族形成史論

    2016-06-14 07:43:42范兆飛

    范兆飛

    (上海師范大學(xué) 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上?!?00234)

    ?

    中國古代史研究

    胙土命氏:漢魏士族形成史論

    范兆飛

    (上海師范大學(xué)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上海200234)

    【摘要】先秦氏族并未因秦漢帝國的持續(xù)打擊而徹底消亡。秦漢政府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強(qiáng)遷和離散大族,并任命酷吏彈壓地方豪杰。這些舉措并未奏效:六國貴胄的后裔以另一種形象繼續(xù)活躍于兩漢社會。汲黯家族在兩百年間“世為卿大夫”具有典型性。漢代史傳和碑志中的祖先書寫清晰說明,兩漢士族與先秦氏族淵源頗深,具有非常強(qiáng)烈的血緣認(rèn)同。東漢人物列傳和相關(guān)碑志頻繁出現(xiàn)“世為著姓”、“代為名族”等顯示了貴族主義的語辭和表達(dá)。六朝史家在撰述史傳中的士族譜系時,富有“實(shí)用理性”精神,和碑志作者關(guān)于士族祖先的“漫天想象”有所不同。兩漢大族關(guān)于祖先記憶的模式,成為魏晉以降士大夫構(gòu)建家族譜系的源頭活水?!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分械娜舾墒妨吓c漢代碑志或史傳出于同一史源,其譜系構(gòu)建和命氏方式的情況,反映了先秦氏族、漢魏士族與唐代貴族之間持續(xù)不斷的發(fā)展邏輯,也可視作兩漢士人祖先記憶、甚至是上古氏族“胙土命氏”觀念在唐宋時期的層累和投影。中古政治社會的精英階層呈現(xiàn)一脈相承、波動發(fā)展和代際更新的復(fù)雜面相。中古士族研究的繼續(xù)深入亟須進(jìn)行長時段的綜合考察,打破人為切割的斷代史藩籬。

    【關(guān)鍵詞】胙土命氏先秦漢魏士族祖先記憶

    士大夫是傳統(tǒng)中國的社會精英,但士大夫從來不是帝制中國統(tǒng)治階層的唯一來源。中國統(tǒng)治階層的來源充滿多樣性和復(fù)雜性。因此,士大夫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擔(dān)任國家政權(quán)和地方社會之間的調(diào)解器。士大夫高居廟堂,擔(dān)任高官顯宦,是其國家性的一面;隱居鄉(xiāng)里,充當(dāng)?shù)胤筋I(lǐng)袖,是其社會性的一面。士大夫欲冠冕相襲,必須掌握基本的文化技能;欲嘯傲山林,則需整合鄉(xiāng)里宗族的重要資源。前者以學(xué)術(shù)傳承為根本,后者以血緣紐帶為基石,兩者結(jié)合之最充分的體現(xiàn),莫過于中古時期的士族階層。中外學(xué)界關(guān)于中古時期的士族研究,成果極為宏富。在經(jīng)歷百余年的積累之后,中古士族研究逐漸呈現(xiàn)出后勁乏力的跡象。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古石刻資料(尤其是墓志)的大量發(fā)現(xiàn)及整理出版,成為誘發(fā)中古士族研究繼續(xù)深入的重要驅(qū)動力。學(xué)人近年的研究圍繞以下內(nèi)容重點(diǎn)展開:具有問題意識的個案研究、地域社會背景下的士族群體、新出墓志的疏證和整理等等。*如以譜系為中心的個案研究成為近年學(xué)人關(guān)注的話題,參見陳勇:《漢唐之間袁氏的政治沉浮與籍貫更迭——譜牒與中古史研究的一個例證》,《文史哲》2007年第4期。仇鹿鳴:《“攀附先世”與“偽冒士籍”——以渤海高氏為中心的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2期。張金龍:《高歡家世族屬真?zhèn)慰急妗?,《文史哲?011年第1期。范兆飛:《中古郡望的成立與崩潰——以太原王氏的譜系塑造為中心》,《中古太原士族群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254~274頁。陳爽:《出土墓志所見中古譜牒研究》,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2015年。從更大的學(xué)術(shù)視野來看,中古士族研究枯樹開花的有效路徑,還應(yīng)當(dāng)把士族研究集中轉(zhuǎn)移至中古時期的主戰(zhàn)場,達(dá)到“瞻前顧后”的跨界效果。所謂“瞻前”,就是充分關(guān)注戰(zhàn)國至秦漢的歷史連續(xù)性,側(cè)重于考察先秦氏族與漢魏士族的內(nèi)在關(guān)系。所謂“顧后”,就是繼續(xù)追蹤隋唐士族與宋代士族的異同及其影響。*邢義田:《從戰(zhàn)國至西漢的族居、族葬、世業(yè)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xù)》,《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396~435頁。甘懷真:《再思考士族研究的下一步:從統(tǒng)治階級觀點(diǎn)出發(fā)》,《身份、文化與權(quán)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xué)出版中心,2012年,第1~26頁。仇鹿鳴:《士族研究中的問題與主義——以〈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4期。有關(guān)魏晉士族和兩漢士族的關(guān)系,學(xué)人曾經(jīng)予以關(guān)注。前賢主要集中探討西漢社會勢力與國家政權(quán)的互動、東漢政權(quán)的建國基礎(chǔ)、魏晉門閥制的建立以及兩漢士族發(fā)展的不平衡性等話題,成就斐然。*唐長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53~63頁。楊聯(lián)陞:《東漢的豪族》,原載《清華學(xué)報》第11卷4期,1936年,后收于氏著《東漢的豪族》,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年,第1~58頁。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東漢政權(quán)之建立與世族大姓之關(guān)系》,收入《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9~286頁。許倬云:《西漢政權(quán)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編》,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336~358頁。盧云:《漢晉文化地理》,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63頁。趙沛:《兩漢宗族研究》,濟(jì)南:山東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崔向東:《漢代豪族地域性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漢代豪族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3年。馬彪:《秦漢豪族社會研究》,北京:中國書店,2002年。略嫌不足者,他們極少關(guān)注漢魏士族形成的歷史淵源以及內(nèi)在邏輯,拙文擬以漢代史傳和碑志中的祖先追溯為切入點(diǎn),旁涉《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以下簡稱“新表”)中的世系構(gòu)成,考察漢魏士族形成的內(nèi)在因素以及兩漢貴族意識的成長過程,進(jìn)而洞察中古士族政治社會演變的歷史軌跡。

    一、 先秦氏族的后裔及命運(yùn)

    秦漢帝國立足關(guān)中,面臨的首要難題就是如何處理關(guān)東六國仍然存在的貴族勢力。秦漢帝王挾權(quán)力之威號令關(guān)東,強(qiáng)制遷徙大族于關(guān)中,是秦漢帝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必然選擇。實(shí)際上,在傳統(tǒng)中國的帝制時代,凡是采用自下而上的革命手段取得政權(quán)者,幾乎無一例外地強(qiáng)遷前朝貴胄,集中到新朝畿內(nèi)地區(qū),以便控制。秦始皇統(tǒng)一宇內(nèi),立即著手解決六國貴族問題,“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jì)》(點(diǎn)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304頁。劉邦建國以后,處理方法如出一轍,“徙豪杰諸侯強(qiáng)族于京師”。*《史記》卷129《貨殖列傳》,第3930頁。嬴秦立國短促,通過強(qiáng)制遷徙而消滅六國貴族的政治意圖遠(yuǎn)未實(shí)現(xiàn),秦末六國貴族的復(fù)國運(yùn)動就是證明。漢帝國繼承“秦制”,將強(qiáng)遷關(guān)東豪族至關(guān)中作為漢帝國的基本國策,在百余年間加以持續(xù)而有力的執(zhí)行,如“徙郡國豪杰及訾三百萬以上茂陵”、“徙郡國吏民豪杰于茂陵、云陵”、“徙郡國豪杰任俠及有耐罪以上”、“淮南衡山王叛,郡國豪杰坐死數(shù)千人”、“募郡國吏民訾百萬以上徙茂陵”、“齊王燕王交結(jié)郡國豪杰以千數(shù)謀反”。*《史記》卷118《淮南衡山列傳》,第3732頁;《漢書》卷6《武帝紀(jì)》,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70、205頁;《漢書》卷7《宣帝紀(jì)》,第239頁。

    不僅如此,西漢還曾經(jīng)實(shí)行離散大族的措施。如鄭弘家族被強(qiáng)行打散,“其曾祖父本齊國臨淄人,官至蜀郡屬國都尉。武帝時徙強(qiáng)宗大姓,不得族居,將三子移居山陰,因遂家焉?!?《后漢書》卷33《鄭弘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155頁;周天游:《八家后漢書輯注》,《謝承后漢書》卷2《鄭弘傳》,第37頁。在這種冷峻肅殺的政治壓力下,形形色色的豪族大姓和社會精英源源不斷地躋身官僚機(jī)構(gòu)。*黎明釗:《輻輳與秩序——漢帝國地方社會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2012年。反之,處身國家秩序之外的地方精英,則淪為西漢帝國各級政府疑懼和打擊的對象。在這場持續(xù)的抗?fàn)庍^程中,最顯著的正是豪杰和郡國的有機(jī)結(jié)合。有關(guān)“郡國豪杰”的記載頻見西漢史傳。漢帝國實(shí)行郡國并行制,郡國正是豪杰勢力形成乃至滋生與壯大的溫床,諸侯王欲尾大不掉,必得援引郡國豪杰方能頡頏中央。漢武帝時期,江充詣闕告狀,罪名是“太子丹與同產(chǎn)姊及王后宮奸亂,交通郡國豪猾,攻剽為奸,吏不能禁?!?《漢書》卷45《江充傳》,第2175頁。昭帝時期,齊孝王孫劉澤發(fā)動叛亂,“交結(jié)郡國豪杰謀反,欲先殺青州刺史”。*《漢書》卷71《雋疏于薛平彭傳》,第3036頁。上官桀等人發(fā)動宮廷政變,企圖擁立燕王劉旦,其所憑借的力量正是“許立桀為王,外連郡國豪杰以千數(shù)”。*《漢書》卷63《武五子傳》,第2756頁??梢?,郡國豪杰是西漢政治舞臺上極為活躍的社會力量,“諸縣豪杰”的描述雖偶有出現(xiàn),但“郡國+豪杰”的構(gòu)成是比較常見的情況。中古士族郡望中“地域(郡)+血緣(姓)”的理念,大概與這種組合關(guān)系相涉。

    漢帝國打擊郡國豪杰的常見舉措,就是任命秉承旨意的酷吏,肆意彈壓地方豪杰?!妒酚洝泛汀稘h書》的《酷吏傳》集中反映了中央與地方豪強(qiáng)之間的沖突及解決方式。西漢潁川地區(qū)是豪族麇集之所,地方勢力羽翼已成,漢帝國采用遷徙的單一手段已經(jīng)不能奏效,遂對留置本土的豪族采取軟硬兩手:趙廣漢采取讓其內(nèi)部揭發(fā)檢舉,誅殺首領(lǐng),打亂朋黨的酷吏之法;而韓延壽則是教以禮讓,羈縻長老,論定古禮的循吏之法。*《漢書》卷76《趙尹韓張兩王傳》,第3199、3200、3210頁。兩種手段軟硬兼施,相輔相成,見證漢帝國與潁川地域社會之間張弛關(guān)系的動態(tài)變遷。趙廣漢和韓延壽正是帝國意志堅定不移的執(zhí)行者,兩人均系昭宣時期的人物;昭宣以前的酷吏,《史記·酷吏傳》所載十人。這些酷吏至少有七人并非大族出身,而是刀筆吏。這些出身寒微的“近臣”正是執(zhí)行武帝個人專制權(quán)力的最佳工具。*增淵龍夫:《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東京:弘文堂,1957年,第235頁。這些酷吏對付地方豪強(qiáng)的手段,和趙廣漢對付潁川原、褚諸豪的強(qiáng)硬手段別無二致。韓延壽以禮相待的懷柔之策,固然意味著漢朝國策的積極變化。但是必須承認(rèn),趙廣漢對待地方豪強(qiáng)的粗暴做法,是漢魏以降國家控制地方勢力的常態(tài)。《酷吏傳》中的人物多數(shù)為武帝或在霍光掌權(quán)時的郡守,這說明武帝及其繼承者鼓勵郡守們以非常手段鏟除豪強(qiáng)。漢代皇權(quán)干預(yù)地方社會,既見之于皇權(quán)人格化的“酷吏”,又見之于制度化的部刺史制,與酷吏并行的似乎正是刺史制度。*許倬云:《西漢政權(quán)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編》,第344頁?!妒酚洝泛汀稘h書》的《酷吏傳》所載酷吏的地域出身,五人是關(guān)中人,五人是河?xùn)|人,四人是河洛人,四人是齊魯人,他們的出身大多數(shù)并不高貴,甚至卑微。關(guān)中和齊魯?shù)貐^(qū)分別是西漢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這兩個地區(qū)自然也是西漢士族最為集中的地帶。*盧云:《漢晉文化地理》,第1~63頁。由于《酷吏傳》所載僅是漢景帝至宣帝年間,尤其集中于武帝時期漢帝國對地方豪強(qiáng)采取強(qiáng)硬手段的記載,因此僅在這個時段具有樣本學(xué)的意義。酷吏的地域分布,反向印證了學(xué)者關(guān)于西漢文化核心區(qū)的判斷,但三河地區(qū)同樣也是值得關(guān)注的區(qū)域。另外,再結(jié)合酷吏鎮(zhèn)壓豪杰的地理分布:關(guān)中地區(qū)七例,河南八例,河?xùn)|三例,河內(nèi)二例,齊魯四例,江夏一例。我們發(fā)現(xiàn),關(guān)中和河南地區(qū)是地方豪強(qiáng)最為活躍的地區(qū),齊魯?shù)貐^(qū)豪杰的活躍度緊隨其后,河?xùn)|、河內(nèi)地區(qū)的豪杰勢力亦很強(qiáng)勁,其他地方豪杰的活躍程度并不高。

    那么,漢帝國與六國貴胄后嗣等地方勢力之間的拉鋸戰(zhàn),結(jié)果如何?學(xué)人論斷,“武帝時六國遺族多已零落,這遷徙的辦法就用來打擊新豪族了”。*楊聯(lián)陞:《東漢的豪族》,第3頁。情況是否的確如此呢?我們暫以汲黯家族的案例作為線索進(jìn)行分析?!犊崂魝鳌酚涊d周陽由“與汲黯俱為忮,司馬安之文惡,俱在二千石列?!奔橱霎?dāng)然不能歸入酷吏之屬,不過太史公的評價顯示,汲黯身上具有酷吏的若干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汲黯之出身,《史記》記載:“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其先有寵于古之衛(wèi)君。至黯七世,世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以莊見憚?!薄稘h書》的記載略有不同:“至黯十世,世為卿大夫。”*《史記》卷120《汲黯傳》,第3747頁?!稘h書》卷50《汲黯傳》,第2316頁。戰(zhàn)國時期,衛(wèi)國是魏國的衛(wèi)星國,在衛(wèi)嗣君時期降侯為君,統(tǒng)治地域僅為濮陽一城。兩書所謂的“衛(wèi)君”始于衛(wèi)嗣君,統(tǒng)治時期大致為公元前334年~前293年,汲黯生卒年不詳,景帝統(tǒng)治時間為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取其最大時間段,兩者時間懸隔大致為兩百年左右,以每世三十年計,則為七世,以每世二十年計,則為十世。應(yīng)該說,《史記》和《漢書》所載世系雖有抵牾,卻真?zhèn)坞y辨。實(shí)際上,太史公在記載西漢王侯將相之時,除卻六國世家之外,幾乎很少采用“世為著姓”一類的詞匯描述西漢人物,這一點(diǎn)正好符合史家關(guān)于西漢社會是“布衣將相之局”、“平民社會”之說。在這種情況下,關(guān)于汲黯家族的記述就顯得突兀而有趣,其“世為卿大夫”的政治身份透露,汲黯家族從先秦到漢代,持續(xù)地保持著貴族的崇高地位。

    與此同時,秦漢帝國致力打擊的“徙陵豪杰”,在兩漢社會中仍然隱晦不明地持續(xù)發(fā)展。實(shí)際上,這些貴胄豪杰并沒有因遠(yuǎn)離六國故土而凋零敗落,也沒有因為帝國酷吏的強(qiáng)橫治理而灰飛煙滅。邢義田先生強(qiáng)調(diào)從先秦至唐代宗族社會的連續(xù)性,“西漢政府雖曾力圖打壓大姓豪族,實(shí)際上效果有限”。*邢義田:《從戰(zhàn)國至西漢的族居、族葬、世業(yè)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xù)》,《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第396~435頁。先秦貴族在兩漢的政治舞臺中,以另一種面貌和姿態(tài),繼續(xù)扮演著地方精英和社會領(lǐng)袖的重要角色。漢武帝的一系列決策,正是為了應(yīng)對各地此消彼長的地方勢力。武帝對地方豪杰的連環(huán)打擊措施,破壞了地方秩序的平衡,鄉(xiāng)里社會因失去領(lǐng)袖而趨于混亂。元帝以后,大族勢力盤根錯節(jié),在地方上已經(jīng)不容小覷,所以元帝在公元前40年發(fā)布詔令,廢除“徙郡國民以奉園陵,令百姓遠(yuǎn)棄先祖墳?zāi)埂钡囊?guī)定。趙翼云:“成帝作初陵,繼又改新豐戲鄉(xiāng)為昌陵,又徙郡國豪杰貲五百萬以上者,哀帝作義陵,始又詔勿徙?!?《陔余叢考》卷16《漢時陵寢徙民之令》,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300~302頁。中央不再隨意遷徙郡國豪杰,無疑是中央與地方勢力消長的分水嶺。*許倬云:《西漢政權(quán)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編》,第358頁。只是,這樣的事件是偶然發(fā)生的,還是豪宗大姓成長壯大的現(xiàn)實(shí)影響?這些大族的前世今生如何?甘懷真先生提示,“許多史料可以證明西漢前期的地域社會中,從先秦延續(xù)而來的豪族大量存在?!妒酚洝返摹堆簟放c《酷吏》兩列傳是最好的證明”。*甘懷真:《再思考士族研究的下一步:從統(tǒng)治階級觀點(diǎn)出發(fā)》,第23~24頁。甘氏之說,前半句于樸實(shí)中蘊(yùn)含卓見,較之前文所引楊聯(lián)陞先生所謂“武帝時期六國遺族多已零落”的舊說,更為可信。但是,后半句所舉的證據(jù)卻不能成立。前文所言《酷吏傳》主要針對關(guān)中及河?xùn)|地區(qū)的豪族,自然有可能是先秦貴族的遺嗣,但并無充分的證據(jù)予以支持;而《循吏傳》所言,幾乎很少涉及和地方豪族的關(guān)系,更談不上這些地方領(lǐng)袖是先秦貴族之后裔。*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士與中國文化》,第129~216頁。那么,我們必須要追問的是,濮陽汲黯家族所保留的貴族的連續(xù)性特征,是一個孤立的個案呢,還是具有相當(dāng)?shù)拇硇裕?/p>

    漢帝國在百余年間持續(xù)執(zhí)行的“徙陵”政策,說明關(guān)東地區(qū)的大姓世族或郡國豪杰為代表的地方勢力在不斷發(fā)展,成為西漢中央政權(quán)想象中的心腹大患。許倬云指出:“整個兩漢由漢初政治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與社會秩序各不相涉的局面,演變?yōu)槲涞蹠r兩方面激烈的直接沖突,又發(fā)展為昭宣以后的逐漸將社會秩序領(lǐng)袖采入政治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而最后規(guī)定為元成以后帝室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情勢?!?許倬云:《西漢政權(quán)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編》,第356頁。許氏關(guān)于“帝室與士大夫共天下”之論高屋建瓴,對于理解兩漢政權(quán)與社會勢力的相互作用極有助益。換句話說,關(guān)東地區(qū)的郡國豪杰具有持續(xù)發(fā)展的特征。有些六國貴族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拋棄原來姓氏,改頭換面,姓氏因地制宜地發(fā)生變化。如齊國田氏貴族分化出車氏、第五氏和法氏等家族。田氏改作法氏,“齊襄王法章之后。秦滅齊,子孫不敢稱田姓,故以法為氏。宣帝時,徙三輔,世為二千石”。*《后漢書》卷38《法雄傳》,第1276頁。田氏改作車氏,“本姓田氏,其先齊諸田徙長陵。千秋為高寢郎”。*《漢書》卷66《車千秋傳》,第2883頁。田氏改作第五氏,“其先齊諸田,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倫少介然有義行。王莽末,盜賊起,宗族閭里爭往附之。倫乃依險固筑營壁”。*《后漢書》卷41《第五倫傳》,第1395頁。第五倫本為齊國田氏后裔,田氏家族在漢帝國打擊郡國豪杰的過程中,遭到極大的削弱,“諸田徙園陵者多”,后來居然以次第排行為姓氏。但是,遠(yuǎn)離故土的第五倫家族在京兆郡仍然擁有相當(dāng)?shù)幕顒幽芰俊5谖鍌愃鶚?gòu)建的“營壁”,正是魏晉南北朝塢壁的濫觴。魏晉士族的一系列行為,在兩漢之際極為活躍的豪族大姓身上,亦有類似的體現(xiàn)。不僅如此,在西漢末年,如日中天的王莽也要攀附田氏為祖先。*《漢書》卷98《元后傳》,第4013頁。諸如此類的改易姓氏者,有的出于應(yīng)對嚴(yán)酷的政治環(huán)境,有的出于美化自身的文化需求。當(dāng)然,還有大姓繼續(xù)沿用原來的姓氏,田氏后裔沒有改姓的,如田叔為魯相,其先世“齊田氏苗裔也”。*《史記》卷104《田叔列傳》,第3341頁。又如田橫、田榮、田儋等人,是故齊王田氏之后,“皆豪,宗強(qiáng),能得人”。*《史記》卷94《田儋傳》,第3189頁。另外,長陵諸田的后裔田蚡、田勝俱上升為列侯。具有反諷意味的是,曾經(jīng)一度作為漢帝國徙陵政策的“受害者”,田延年的祖先,“先齊諸田也,徙陽陵”。*《漢書》卷90《酷吏·田延年傳》,第3665頁。帝國致力打擊的貴族,其后裔竟然充當(dāng)起宣帝時期的酷吏。

    齊國田氏之外,眾多先秦氏族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試圖在西漢的政治舞臺上展現(xiàn)自己的能量。茲聊舉數(shù)例。晉國貴族之后活躍者,如梁統(tǒng),“安定烏氏人,晉大夫梁益耳,即其先也。統(tǒng)高祖父子都,自河?xùn)|遷居北地,子都子橋,以貲千萬徙茂陵,至哀、平之末,歸安定”。*《后漢書》卷34《梁統(tǒng)傳》,第1165頁。梁統(tǒng)在西漢末年,居然重新回歸故土。韓國貴族之后,張良輔助劉邦乃世所習(xí)知,還有上黨馮氏,“上黨潞人也,徙杜陵。其先馮亭,為韓上黨守。秦攻上黨,絕太行道,韓不能守,馮亭乃入上黨城守于趙。趙封馮亭為華陽君,與趙將括距秦,戰(zhàn)死于長平。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趙?!扒販缌鶉?,而馮亭之后馮毋擇、馮去疾、馮劫皆為秦將相焉。漢興,文帝時馮唐顯名,即代相子也。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選為郎”。*《漢書》卷79《馮奉世傳》,第3293頁。趙國貴族之后,如馮唐,“其大父趙人。父徙代。漢興徙安陵。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史記》卷102《馮唐傳》,第3317頁。馮氏之外,還有扶風(fēng)馬氏:“其先趙奢為趙將,號曰馬服君,子孫因為氏。武帝時,以吏二千石自邯鄲徙焉?!?《后漢書》卷24《馬援傳》,第827頁。魏國貴族后裔,有潁川賈山,“祖父祛,故魏王時博士弟子也”。*《漢書》卷51《賈山傳》,第2327頁。還有南陽馮氏,“其先魏之支別,食菜馮城,因以氏焉。秦滅魏,遷于湖陽,為郡族姓”。*《后漢書》卷33《馮魴傳》,第1147頁。魯國貴族之后,有鼎鼎大名的孔子后裔孔光家族,還有陳國袁氏:“當(dāng)秦之亂,隱居河洛。高祖破項,寔從其冊,天下既定,還宅扶樂?!?《隸釋》卷6《國三老袁良碑》,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70~72頁。還有扶風(fēng)魯氏:“其先出于魯頃公,為楚所滅,遷于下邑,因氏焉。世吏二千石。”*《后漢書》卷25《魯恭傳》,第873頁。

    上述例證,不過冰山一角。六國貴族的后裔,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沉寂隱忍之后,再度活躍于政治舞臺。另外,《后漢書·魯恭傳》中的“世吏二千石”是需要注意的記述方式。只是這個說法畢竟出自南朝人撰寫的史書,我們無法排除其中可能含有六朝人貴族意識的影響。不過,《史記》已有“萬石”的說法,如石奮,系趙人之后,因為“其父及四子皆二千石”,號為“萬石君”,而《史記》的篇名居然是《萬石張叔列傳》。這種概念的出現(xiàn),正是家族成員頻繁擔(dān)任二千石官職的反映,也是西漢士人官僚化的政治訴求,更是時人對某個家族多名成員連續(xù)擔(dān)任高官的向往。大族成員通過“世吏二千石”,展現(xiàn)自己的政治能量和社會聲望?;蛟S正是出于這種以“世吏二千石”為榮的社會氛圍,漢碑也出現(xiàn)相似的措辭,西漢《武斑碑》記載“漢興以來,爵位相踵”。*《隸釋》卷6《敦煌長史武斑碑》,第73頁。這些概念的累積以及內(nèi)外環(huán)境的激發(fā),逐漸產(chǎn)生諸如魯國史氏這樣冠冕相襲的強(qiáng)宗巨姓,“史氏凡四人侯,至卿、大夫、二千石者十余人”。*《漢書》卷82《史丹傳》,第3379頁。元始初,王太后頒布《益封孔光等四輔詔》,其中的措辭“宿衛(wèi)四世”、“積累仁孝”、“三世為三公”彰顯出鮮明的貴族主義。大族子弟世代擔(dān)任高官,成為朝野內(nèi)外士大夫階層普遍流行的政治愿望和社會心理。

    二、 兩漢貴族意識的成長

    兩漢之際,王莽改制誘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政局動蕩不安。西漢末年的八十八個起兵集團(tuán)中,五十六個是世族或大姓,*余英時:《東漢政權(quán)之建立與世族大姓之關(guān)系》,《士與中國文化》,第217~286頁。大族在王莽末年的起兵集團(tuán)中所占的比例高達(dá)63.6%。由此可見,大姓豪宗已經(jīng)坐大地方,成為社會上最為活躍的政治力量。該時期的郡國起兵,多以世族大姓為核心,大則跨州連郡,小則據(jù)守堡寨,“時赤眉、延岑暴亂三輔,郡縣大姓各擁兵眾”。*《后漢書》卷17《馮異傳》,第645頁。從逆推的角度而言,兩漢之際極為活躍的社會勢力,自然不可能是王莽時期一時的產(chǎn)物,淵源必然更早,學(xué)人甚至指出,“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以血緣關(guān)系為主的群體,不論稱之為氏族、宗族或家族,即維持著聚族而居、族墓相連、生業(yè)相承的生活”。*邢義田:《從戰(zhàn)國至西漢的族居、族葬、世業(yè)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xù)》,《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第432頁。

    光武中興,地方豪右的活動仍未止歇,“時趙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趙綱遂于縣界起塢壁,繕甲兵,為在所害”。*《后漢書》卷77《酷吏·李章傳》,第2492頁。所謂趙魏豪右,往往屯聚,似指趙魏故地涌現(xiàn)的新豪族,抑或戰(zhàn)國時期趙魏貴族的孑遺。班馬史書中屢屢出現(xiàn)“趙魏”、“燕趙”之類表示先秦列國時代的語詞,固然不少出自兩漢封國的意義,但這些詞匯的頻繁出現(xiàn),多少可視作兩個時代的連續(xù)性。這些概念透露,東漢士族和西漢士族,乃至與先秦貴胄之間具有相當(dāng)?shù)倪B續(xù)性。比如,京兆廉氏就是顯著的例證。廉范活躍于東漢明帝時期,上距廉頗活動的戰(zhàn)國近三百年。范曄明確將廉范歸于“趙將廉頗之后”,而非“自云”,范曄必有所本。*《后漢書》卷31《廉范傳》,第1101頁。又如北海鄭玄,“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時尚書仆射”。*《后漢書》卷35《鄭玄傳》,第1207頁。鄭氏家族在西漢也是郡縣大姓,“鄭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與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訾徙平陵”。*《漢書》卷77《鄭崇傳》,第3254頁。又如南陽樊氏,《后漢書》記載其先祖云:“樊宏字靡卿,南陽湖陽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為鄉(xiāng)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農(nóng)稼,好貨殖?!?《后漢書》卷32《樊宏傳》,第1119頁。司馬彪《續(xù)漢書》載:“仲山甫封于樊,因氏國焉。爰自宅陽,徙居湖陽?!?《司馬彪續(xù)漢書》卷3《樊宏傳》,《八家后漢書輯注》,第384頁。漢碑的記載大同小異,“君諱安,字子仲,南陽湖陽人也。厥祖曰仲山父,翼佐周宣,出納王命,為之喉舌,以致中興,食采于樊,子孫氏焉。亦世載德,守業(yè)不愆”。*《隸釋》卷6《中常侍樊安碑》,第78~79頁。樊宏、樊安為兄弟,史傳和碑志對他們祖先記述的相似性,顯示東漢士族欲把祖先追溯至先秦的意愿和努力。另外,耿氏的行為在東漢很具代表性。耿氏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與東漢政治的興衰共始終,不啻為西漢魯國史丹家族的再現(xiàn),史傳云:

    耿氏自中興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將軍二人,將軍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將、護(hù)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數(shù)十百人,遂與漢興衰云。*《后漢書》卷19《耿弇傳》,第724頁。東漢時期如耿氏一樣顯赫的家族,外戚大族比比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史家對他們的撰寫方式大致雷同,如梁冀家族,“冀一門,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夫人、女侯邑稱君七人,尚公主三人,其余卿、將、尹、校五十七人。梁氏在位二十余年,窮極滿盛,威行內(nèi)外,百僚側(cè)目,莫敢違命?!眳⒁姟吨x承后漢書》卷二《梁竦傳》,《八家后漢書輯注》,第40~41頁。

    正如本傳所云,耿氏家族實(shí)際上在西漢時期已經(jīng)名著一時,“其先武帝時以吏二千石自巨鹿徙焉”?!豆妆酚涊d,耿氏家族原居住于巨鹿,“其先本自巨鹿,世有令名,為漢建功俾侯三國,卿守將帥爵位相承以迄于君”。*《隸續(xù)》卷11《武都太守耿勛碑》,第392~393頁。洪適在碑后按語:“碑云其先本自巨鹿,世有令名,為漢建功俾侯三國,卿守將帥爵位相承。按,漢史云臺功臣牟平侯耿純者,巨鹿人,其三弟亦同時封侯,好畤侯。耿弇者,茂陵人,傳云其先武帝時以吏二千石自巨鹿徙。中興初,其父況,封隃麋侯,弟舒封牟平侯。所謂‘俾侯三國’者,謂隃麋父子也?!焙檫m之考證看似嚴(yán)絲合縫,實(shí)際上未必符合歷史事實(shí)。最關(guān)鍵者,就是無法將耿勛和耿況、耿弇等人的世系排列出來。中古時代士族的譜系構(gòu)造,充滿了光怪陸離的典故傳說和人為攀附的痕跡。如果后人根據(jù)譜系中的典故傳說,試圖按圖索驥,將傳說故事和歷史名流一一對應(yīng),看似精當(dāng)縝密,實(shí)則謬以千里。兩漢耿氏的活動引人注目,《東觀漢記·耿嵩傳》記載:

    耿嵩,履清高之節(jié),齔童介然特立,不隨于俗,鄉(xiāng)黨士大夫莫不敬異之,王莽敗,賊盜起,宗族在草中,谷食貴,人民相食,宗家數(shù)百,升合分糧,時嵩年十二三,宗人長少,咸共推令主廩給,莫不稱平。耿嵩賑濟(jì)宗族的作為,與南北朝士族救濟(jì)鄉(xiāng)里的“豪族共同體”的舉動極為相似。宗人之間無論在政治動蕩,還是經(jīng)濟(jì)危機(jī)時的互相援助都客觀存在,但是這種互助共進(jìn)的“共同體”特征也不應(yīng)過于夸大。畢竟,同族相爭、兄弟相殘的例證也比比皆是。宗人之間的互助乃至強(qiáng)大的內(nèi)聚性,僅僅是士族形成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漢代士族勢力的成長壯大,除卻在政治上的興風(fēng)作浪之外,還體現(xiàn)在積極從事公共事業(yè)方面。同一族人集資立碑成為東漢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件。如永壽二年(156)魯相勑敬造孔廟禮器,碑陰臚列六十二人,其中“孔族凡十四人,有譜可考者曜及郎中宙、御史翊、侍郎彪,皆孔子十九世孫也”。*《隸釋》卷1《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韓勑碑陰》,第19~21頁。光和五年(182),《孔耽碑》記載:“厥先出自殷烈,殷家者質(zhì),故君字伯本。初魯遭亡新之際,苗胄析離,始定茲者,從叔陽以來?!焙檫m按語:“孔氏譜皆不著,以圣人之后,見之碑刻尚如此,況它人乎?”*《隸釋》卷5《梁相孔耽神祠碑》,第59~60頁?!犊字t碣》載:“孔謙字德讓者,宣尼公廿世孫,都尉君之子也?!焙檫m按:“所謂都尉君者,太山都尉宙也?!犊兹趧e傳》云:宙有七子,融之次第六,載于譜錄者,惟有謙褒融三人,褒之名,見史晨碑?!?《隸釋》卷6《孔謙碣》,第76頁。除此之外,建寧五年(172),名不見經(jīng)傳的仲氏宗人出資,修建靈臺碑,“凡諸仲三十人一人,異姓者四人”。*《隸釋》卷1《靈臺碑陰》,第16~17頁。延熹七年(164),都鄉(xiāng)孝子《嚴(yán)舉碑陰》所列的十二名掾吏中,楊氏人物四人,居三分之一;弟子二十三人,楊氏十一人,占近二分之一。*《隸續(xù)》卷11《都鄉(xiāng)孝子嚴(yán)舉碑》、《嚴(yán)舉碑陰》,第393~395頁。近年新出的《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顯示,東漢長沙郡的大姓除了傳世文獻(xiàn)記載的桓氏之外,大量吏名資料幾乎全部集中于蠻漢相雜的三十余個大姓家族。*王萬雋:《漢末三國長沙族群關(guān)系與大姓研究之一——漢末部分》,《早期中國史研究》第2卷第2期,2010年,第43~86頁。更加有趣的是,這些姓氏的大部分重現(xiàn)于此后的走馬樓吳簡。*魏斌:《吳簡釋姓——早期長沙編戶與族群問題》,《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4輯,2008年,第23~45頁。

    表1 東漢貴族性詞匯舉例簡表*按,姓名一欄是該族的代表性人物,多數(shù)為傳主;資料來源部分,“后漢”指《后漢書》,“華后”指“華嶠《漢后書》”,“司馬續(xù)”指“司馬彪《續(xù)漢書》”,“謝后”指“謝承《后漢書》”,數(shù)字表示卷次。

    東漢士人貴族意識的成長壯大,史傳碑志中的措辭和記述方式也引人注目。“世為著姓”、“著姓”、“世吏二千石”、“家世冠冕”、“世為族姓”、“家代為冠族”一類的書寫模式開始頻繁出現(xiàn)于記載東漢人物的正史列傳,表1所舉不過東漢資料的滄海一粟。“世為著姓”等描述士族世代居官、世代顯赫的貴族性語辭,在《史記》、《漢書》中極為罕見,而在《后漢書》以及八家《后漢書》中頻繁出現(xiàn)?!逗鬂h書》等史籍中貴族性詞匯的涌現(xiàn),無疑是士族階層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集中體現(xiàn)?!稘h書》中有關(guān)貴族性的詞匯多以“世吏二千石”的形式加以呈現(xiàn),“萬石君”為顯著例證。兩漢之際,魏郡馮勤的曾祖馮揚(yáng)在漢宣帝時任弘農(nóng)太守,其八子均為二千石,趙魏間榮之,人稱“萬石君”。《史記》中極少出現(xiàn)類似含有貴族性的詞匯。漢碑如《王元賓碑》、《郭君碑》中的撰寫方式“歷秦迄漢,將相不輟”、“歷秦及漢,有國有家,宰相牧守,踵武相襲”,是“世吏二千石”、“世仕州郡為著姓”等書寫方式的夸大化和虛擬化。這也演化為北朝隋唐碑志描述貴族家庭“冠冕相襲”等表示成員世代高居顯宦的程序化語言。除此之外,就東漢貴族意識的表征而言,文化的世襲性即家學(xué)的積累和形成,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逗鬂h書》之大多數(shù)列傳在介紹完傳主的出生地域之后,著重介紹的就是其學(xué)術(shù)專長,而這種文化特征又經(jīng)常具有世襲性。文獻(xiàn)中“世習(xí)尚書”、“世習(xí)韓詩”之類的記載,頻繁出現(xiàn)。東漢文化世家的涌現(xiàn),促使魏晉時期的學(xué)術(shù)從國家走向家族。漢晉諸郡的大族人物,兼具血緣的“族”、文化的“士”以及出生的“郡”等因素,三位一體,有機(jī)融合,終于催生出各種各樣、根深族厚的郡縣大姓。

    三、 《新表》所反映的祖先觀念

    中國古代親屬集團(tuán)的生成和壯大,源于宗族和姓氏的分化、演變和重組。關(guān)于中古士族形成的認(rèn)識,無論是主張官品重要者,還是主張文化重要者,都是在硬性的血緣關(guān)系之外,再增加一些彈性的非親屬的政治文化因素。官品和文化都是非血緣因素。官品等級森嚴(yán),序列分明,是國家機(jī)器運(yùn)行的硬部件;文化則是帝國社會的潤滑劑。漢魏士族壯大之后,其血緣關(guān)系猶如一體,高官顯秩和學(xué)術(shù)文化則如兩翼,都不可或缺。因此,士族編修以血緣傳承和標(biāo)榜郡望為核心的譜牒,“氏姓之書,其所由來遠(yuǎn)矣?!渲袊咳?,則第其門閥。有四海大姓、郡姓、州姓、縣姓。及周太祖入關(guān),諸姓子孫有功者,并令為其宗長,仍撰譜錄,紀(jì)其所承”。*《隋書》卷33《經(jīng)籍志二》,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90頁。編修譜牒,排列房次尤為重要。房支和宗族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中古大族的房分,在漢代已經(jīng)開始進(jìn)行,茲以崔氏為例:

    崔氏出自姜姓。齊丁公伋嫡子季子讓國叔乙,食采于崔,遂為崔氏?!迨缹O意如,為秦大夫,封東萊侯。二子:業(yè)、仲牟。業(yè)字伯基,漢東萊侯,居清河?xùn)|武城?!?恪)七子:雙、邯、寓、金、虎、蕃、固。雙為東祖,邯為西祖,寓為南祖,亦號中祖。寓四世孫林,字德儒,魏司空、安陽孝侯。曾孫悅,前趙司徒、左長史、關(guān)內(nèi)侯。三子:渾、潛、湛。湛生覬,后魏平東府諮議參軍。生蔚,自宋奔后魏,居滎陽,號鄭州崔氏。*《新唐書》卷72下《宰相世系表》“崔氏”條,第2729~2730頁。

    清河崔氏的幾個著房如東祖、西祖、南祖、中祖之分化,大致在東漢之時。清河崔氏是漢魏六朝的一流高門,家族成員顯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名號。清河崔氏還有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之謂。由此看到,清河崔氏的房支在漢魏之際呈現(xiàn)遍地開花的樣態(tài)。有些所謂的“大房”僅是按照兄弟昭穆次序而定,并非最顯赫的房支,如北魏名臣崔玄伯、崔浩父子是南祖崔寓之后,并不出自清河大房。崔覬子崔蔚,出仕劉宋,后居滎陽,號鄭州崔氏,或與其出仕敵國政權(quán)有關(guān)。在家國同構(gòu)的邏輯之下,如何考慮不同歷史時段、家族的不同房支所發(fā)生的天翻地覆的劇變,抑或細(xì)雨潤物的推移?在這里,我們看到政治因素和官僚屬性在士族分房上的影響力。實(shí)際上,《新表》所列各族有哪些著房的標(biāo)準(zhǔn),顯然是根據(jù)該房的家族成員是否在唐代出任過宰相,這從每個世系表后介紹宰相的情況即可明知。

    崔氏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是博陵崔氏。博陵崔氏的始祖是崔仲牟,與清河崔氏始祖崔伯基俱為秦大夫崔意如之子,一居清河,一居博陵,因為居地的差異,遂分化為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值得注意的是,博陵崔氏分化為所謂的大房、二房和三房崔氏,并未因后嗣分居各地而各有名號。博陵崔氏之諸房劃分完全依兄弟名分,前五房當(dāng)是嫡出兄弟,自長兄至五弟依次分房,第六房所含三兄弟當(dāng)庶出。*馬新、齊濤:《試論漢唐時代的宗姓與房分》,《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1期。伊沛霞將博陵崔氏的可信始祖確定為西漢的崔朝,并將崔朝之前的祖先記載視作傳說故事。但正如伊氏所指出的那樣:關(guān)于崔氏始祖的傳說幾乎沒有爭議。*伊沛霞:《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第46~49 頁。譜牒家經(jīng)常把貴族人物的祖先追溯到上古經(jīng)典所記載的人物,顯而易見,有些是不可靠甚至荒誕不經(jīng)的。*范兆飛:《中古郡望的成立與崩潰》,《中古太原士族群體研究》,第254~274頁。必須指出,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中孕育著真實(shí)的歷史內(nèi)容。如譜牒家將博陵崔氏的祖先追溯至姜太公之孫季子食采于齊國崔邑,因地命氏,取為崔姓。十一世后,齊國崔杼父子的情況得以記載。崔杼和西漢崔朝之間的世系呈現(xiàn)斷裂狀?!缎卤怼泛汀对托兆搿范紝⒋掼逃涊d為博陵崔氏的祖先,自有根據(jù),這至少顯示中古崔氏家族的姓氏認(rèn)同。唐人的碑志及其意識必然對這種記載產(chǎn)生影響。需要強(qiáng)調(diào)的是,《后漢書》中的《崔骃列傳》和《崔琦傳》都沒有將博陵崔氏的祖先攀附至上古時代。這多少反映六朝人在追溯祖先方面,具有“實(shí)用理性”的特征。在所謂的可靠始祖之前,那些虛實(shí)之間、半隱半現(xiàn)的祖先追憶,不排除有人為構(gòu)造的痕跡,但這些虛幻縹緲的祖先記憶至少反映兩點(diǎn):一是貴族身份的陳陳相因,二是家族血緣的連續(xù)不斷。

    《新表》中的祖先記憶雖然介于亦真亦幻之間,*參見沈炳震:《唐書宰相世系表訂訛》,《二十五史補(bǔ)編》第6冊,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7576頁。周一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引得〉序》,《周一良集》第5卷,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頁。伊沛霞:《論〈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可靠性》,《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第157~177頁。但就其所列的世系情況而言,其祖先大致可分為兩種:具有血緣關(guān)系的真實(shí)祖先和沒有血緣紐帶的想象祖先。若對唐代三百六十九位宰相所涉及的九十八個姓族的祖先記憶進(jìn)行分類,大致可劃為三個時段:一是上古人物,包括天地神祗、傳說英雄、上古帝王、先秦貴族等;二是秦漢人物,包括猛將賢相、名士良吏等;三是六朝人物,主要是名儔俊良、高官顯宦等。就上古時段的祖先記憶而言,幾乎沒有什么證據(jù)能夠說明那些上古人物和秦漢以降的人物存在真實(shí)的血緣關(guān)系,同樣似乎也很難證其偽,因為有些士族譜系看起來較為完整。秦漢時代的祖先塑造,介于半真半假之間,不排除有些家族的祖先可以明確地上溯到秦漢時期,但是《新表》所列世系,并非完全可靠。守屋美都雄曾經(jīng)一針見血地指出,漢代的王霸不能視作太原王氏的可靠始祖,主要理由是:《新表》記載王霸為王氏第二十八代孫,而王澤為第四十九代孫,相隔二十代,以一代三十年計,則有近六百年的差距,而王霸和王澤生活的時代僅僅相隔一百六十余年,顯然極不合理。*守屋美都雄:《六朝門閥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譜考》第二章《始祖?zhèn)髡fの批判》,東京:日本出版協(xié)同株式會社,1951年,第20~22頁?!缎卤怼分羞€存在著一些類似荒唐的祖先塑造。如《新表》“宋氏”條記載:“楚有上將軍義,義生昌,漢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十二世孫晃,晃三子:恭、畿、洽?!?《新唐書》卷75上《宰相世系表》“宋氏”條,第3356頁。其中宋恭為前燕河南太守。從宋義至宋恭,相隔十四代,應(yīng)有三百年的時間差,實(shí)際卻有近六百年,一代人竟有四十三年之多,不合情理。最荒謬者,《新表》“敬氏”條記載:“裔孫韶,漢末為揚(yáng)州刺史,生昌,封猗氏侯。昌生歸?!倍礆w任南涼枹罕太守。敬歸不過敬韶之孫,卻相隔二百年之久,敬氏族人難道是一百年一代人?不過,我們需要指出,單純從世系年代的排比情況而言,《新表》所及九十八族的大多數(shù)世系,這種荒唐的錯誤并不多見,畢竟《新表》作者歐陽修和呂夏卿都是譜牒名家。只是,世系編排的時代錯亂之外,其他顯而易見的盲目攀附也是客觀存在的。如,《新表》“昌樂郭氏”條將漢末名士郭泰追溯為祖先,“范氏”條將漢末名士范滂追溯為祖先,但從漢至唐近七百年的時間,中間世系斷裂,竟無一人。這應(yīng)該是唐代宰相家族人為塑造的結(jié)果。很難想象,在六朝貴族制時代,如果郭泰、范滂真是郭氏和范氏祖先的話,六朝人物竟然對這種稀缺而珍貴的祖先資源熟視無睹。

    不僅如此,《新表》所載家族世系的可靠性只是問題的一個面相,我們同時需要注意《新表》所載世系所反映的宋人乃至唐人的觀念,以及中古士人家族的連續(xù)性和持久性。以《新表》所涉九十八族而言,只有宇文氏和劉氏兩個胡人家族在祖先認(rèn)同上模棱兩可,其余九十六族基本上線索分明,世系清晰。依照上文對《新表》世系的時代解析,九十六族的世系構(gòu)建大致可分為四種情況:其一,在上古、秦漢、六朝三個時代的祖先塑造渾然一體,沒有明顯斷裂的有七十三族,占《新表》所列家族的76%。其二,沒有將祖先追溯至上古時代的家族,共有七族,僅占《新表》所列家族的7.3%,其中獨(dú)孤氏、長孫氏、源氏、豆盧氏、渾氏都是胡人貴胄,僅有關(guān)氏和喬氏家族可計入漢人家族,而根據(jù)關(guān)氏人物追溯的祖先為關(guān)羽——姑且不論真?zhèn)巍袛嘣摷易宀⒉荒芩阕鲊?yán)格意義上的士族。其三,努力將祖先攀附至先秦時期,卻在上古至隋唐之間的漢魏六朝存在將近八百年的巨大缺環(huán),這類家族有十二例,占《新表》所列家族的12.5%。其四,努力將祖先攀附至先秦時期,卻在秦漢或六朝時期存在近四百年的世系缺環(huán),這類家族共四例,占《新表》所列家族的4.2%。就反映中古時期的氏族文獻(xiàn)而言,《新表》無疑最具樣本學(xué)的意義。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新表》反映唐人具有鮮明的追祖意識,正是將祖先記憶的觸角盡量延伸,邁過漢魏六朝,抵達(dá)遙遠(yuǎn)的上古時期,在攀附兩千年間甚或更為久遠(yuǎn)的精英名流、猛將賢相、上古帝王甚或傳說神祗的同時,也在彰顯中古家族連綿不斷的追求和認(rèn)同。

    我們還需要注意到《新表》中沉淀和層累著漢人的祖先意識。茲以《隸釋》所載漢碑中與《新表》姓氏重復(fù)者進(jìn)行復(fù)核比對?!蛾惽虮酚涊d其祖先云:“有虞氏之裔也。當(dāng)周盛德。有虞遏父。為陶(下缺)公生公子完。適齊。為桓公公正。其后強(qiáng)大。遂有齊土。楚漢之(下缺)官生屯有令名廣漢太守。”*《隸釋》卷10《太尉陳球碑》,第110~111頁?!缎卤怼贰瓣愂稀睏l載:“虞帝舜之后。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城,三十二世孫遏父為周陶正,武王妻以元女大姬,生滿,封之于陳,賜姓媯,以奉舜祀,是為胡公。九世孫厲公他生敬仲完,奔齊,以國為姓?!笨梢姟缎卤怼贰瓣愂稀睏l的內(nèi)容雖然詳細(xì),但其基本線索來自于《陳球碑》。又如,《張納碑》載其先世云,“其先(缺二字)之冑。立姓定氏。應(yīng)天文像。炎漢龍興。留侯維干。枝裔滋布。并極爵秩。君之曾祖”。 《張壽碑》記載其先世云,“其先蓋晉大夫張老盛德之裔”?!稄埍肀酚涊d其祖先云:“系帝高辛,爰暨后稷。張仲孝友,雅藝攸載,天挺留侯,應(yīng)期佐治。與漢龍興,誕發(fā)神謀,君其胤也。”*《隸釋》卷5《巴郡太守張納碑》,第61~62頁;《隸釋》卷7《竹邑侯相張壽碑》,第88~89頁;《隸釋》卷8《冀州從事張表碑》,第91頁。而《張良傳》記載其先世非常簡略,“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史記》卷55《留侯世家》,第2457頁?!缎卤怼贰皬埵稀睏l記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其后裔事晉為大夫。張侯生老,……至三卿分晉,張氏仕韓。韓相張開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漢留文成侯。”*《新唐書》卷72下《宰相世系表》“張氏”條,第2675頁。由此可見,除卻張良被塑造為張氏共同的祖先之外,《張壽碑》中關(guān)于“晉大夫張老盛德之裔”的記憶資源為《新表》所接收。實(shí)際上,西晉《張朗碑》就已經(jīng)吸收了這種記載方式,“其先張老,為晉大夫,……自春秋爰迄周末,弈世相□顯名戰(zhàn)國。遝于子房,黃父授書”。而北魏《張寧墓志》記載其祖先“帝嚳之元冑,張衡之后焉”。北魏《張玉憐墓志》記載“深源峻遠(yuǎn),冑自炎皇。子房處漢,秩窮袞命”。*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11、305、319頁??梢姳蔽耗怪娟P(guān)于張氏祖先的記載,和漢晉碑志并非同源。而《新表》吸收了漢晉碑志的成分。再如,漢代《唐扶碑》記載其先世云:“其先出自慶都,感赤龍生堯,王有天下?!珉兄Ψ郑嗤烈暰?,因氏唐焉?!?《隸釋》卷5《漢成陽令唐扶頌》,第60~61頁?!缎卤怼贰疤剖稀睏l記載其祖先系“帝堯初封唐侯”云云。

    與此相反,也有的條目和漢碑中的記載迥然不同。如《高頤碑》記載其祖先,“其先出自帝顓頊之苗冑裔乎”。*《隸釋》卷11《益州刺史高頤碑》,第129頁。而《新表》“高氏”條則云,“齊太公六世孫文公赤”。又如《祝睦碑》載其先世云:“伊余祝君,兆自黎辛,祝融苗胄,承獲禎慶。光裔熾藐,分仕六國,張雄諸夏,鄭有祝聃者,君其胤也?!?《隸釋》卷7《山陽太守祝睦后碑》,第83~84頁。而《新表》“祝氏”條云:“周武王克商,封黃帝之后于祝,后為齊所并,其封域至齊之間,祝阿、祝丘是也?!薄秶Z·鄭語》載昆吾及蘇、顧、溫、董為己姓,是較早的姓號之一,據(jù)說己姓源出傳說的祝融部。如此,兩者的祖先記憶截然不同?!缎卤怼分T族的世系來源,呈現(xiàn)不平衡性的層累特征:有些條目的構(gòu)成極為簡略,甚至粗制濫造,如關(guān)氏條,有些條目的構(gòu)成極為詳備;有些條目根據(jù)北朝墓志所反映的家譜所作,有些條目根據(jù)唐人的碑文或家狀所纂,甚至有些條目在漢碑里都能找到一鱗半爪。

    四、 余論

    在研究中古史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不同的史料所具有的異質(zhì)性和同質(zhì)性。史傳作者在處理史料之時,尤其在處理兩漢人物與先秦祖先的關(guān)系時,具有人為增刪的痕跡。先秦時期的“胙土命氏”,在漢魏時期通過郡望的顯達(dá)得以復(fù)活?!逗鬂h書》、《三國志》等中古文獻(xiàn)屢屢將郡名和人名相結(jié)合,名流以名郡而益貴,名郡以名士而益顯。可以說,名郡和大族的結(jié)合,促成中古士族的最終形成,這不啻于先秦“胙土命氏”的傳承與更新。如此,士族通過冠于其前的郡名,得以和其他地域的同姓家族區(qū)別開來,使得家族在“胙土”內(nèi)外具有高度的身份認(rèn)同。先秦氏族的勢力范圍在“胙土”之內(nèi),而中古士族的勢力范圍遠(yuǎn)逾“胙土”之外。漢魏士族的成長壯大,并未因史家在記述其先世時的“實(shí)用理性”而減緩步伐,也未因碑志作者在追溯其祖先時的“漫天想象”而增光溢彩,階層發(fā)展的內(nèi)在邏輯決定著一切。

    那么,先秦氏族、漢魏士族和唐宋貴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內(nèi)在邏輯?《新表》是我們分析這個問題的最佳樣本。如果對《新表》所載九十八族的命氏方式進(jìn)行統(tǒng)計分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中古士族的追祖方式存在諸多類型,分布情況是:“因地為氏”四十四例,“以國為氏”十六例,“以字為氏”十一例,“帝王賜氏”六例,“因號為氏”五例,“以謚為氏”三例,“次第為氏”三例,“以紋命氏”二例,“以姓為氏”二例,“去邑為氏”一例,“以部為氏”一例,“以官為氏”一例,“以名為氏”一例,“以族為氏”一例,不明者一例。其中,“因地為氏”和“以國為氏”表達(dá)的本質(zhì)就是“胙土命氏”,兩者共六十例,占《新表》命氏方式的61.2%。緊隨其后的,則是“以字為氏”,占《新表》命氏方式的11.2%?!缎卤怼返臉?gòu)成呈現(xiàn)不平衡性特征,其命氏方式的構(gòu)成也不言而喻,滲透著漢魏六朝人的命氏意識和祖先觀念。唐宋士大夫關(guān)于命氏思想的形成,直接來自漢魏六朝乃至上古“胙土命氏”的思想,顯示從上古到唐宋貴族意識的連續(xù)性。

    不僅如此,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階層的流動以及政治社會的巨大變動時,我們提倡進(jìn)行長時段的考察。所謂的長時段,即指打破斷代史的藩籬和朝代為限的人為切割。中國古史本是滔滔不絕的江河,這條歷史江河的不同流域自然風(fēng)景殊異。不過,我們也要清醒地認(rèn)識到,歷史時段的形成,多數(shù)情況只是簡單地王朝更迭,而后來的史家多少有些人為地把它們分割成獨(dú)立而斷裂的研究時段。中古家族在這種情況之下的變化和不變都有可能被賦予本身不曾具有的被夸大的形象。姑且不論關(guān)于中國古代史歷史分期問題的眾說紛紜,就將中國古史簡單地劃分為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等時期而言,固然有助于各個時段的深入研究。但是,這種攔腰斬斷的斷代史研究,可能對某些本身具有連貫性的重要問題,比如在研究中古士族階層時,對其“前生”和“來世”都缺乏足夠的認(rèn)知,從而陷入“瞎子摸象”的窠臼。趙翼洞察西漢開國是布衣將相之局,而東漢功臣則是儒者氣象。*王樹民:《廿二史札記校證》卷2“漢初布衣將相之局”、卷4“東漢功臣多近儒”條,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36、90頁。后世學(xué)人基本認(rèn)同趙翼之說。但是,西漢所謂的“平民社會”內(nèi)部蘊(yùn)藏著先秦氏族不懈發(fā)展乃至持續(xù)成長壯大的潛流和能量。范曄已經(jīng)意識到漢代與戰(zhàn)國地方勢力的連續(xù)性,“漢承戰(zhàn)國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則陵橫邦邑,桀健者則雄張閭里”。*《后漢書》卷77《酷吏傳》,第2487頁。毋庸置疑,有的先秦貴族已成落花流水,而先秦貴族和漢魏士族的重疊與持續(xù)似應(yīng)充分關(guān)注。構(gòu)成中古精英階層“波動發(fā)展”的驅(qū)動力,正是一波舊族的淪落和另一波新族的崛起,如此往復(fù)的社會流動源源不斷。

    [責(zé)任編輯陳文彬]

    The Shaping of Aristocratic Families During the Periods of Han and Wei Dynasties

    FAN Zhao-fei

    (SchooloftheHumanitiesandCommunication,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Abstract:The aristocracy of the ancient times did not perish completely after continual attacks of the Qin and Han governments, which dealt with the former aristocratic families in many ways, such as migration, dispersion, and appointing the cruel officials to control the regional elites. Nevertheless, such means did not work. The descendants of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continued to be active in the Han Dynasty. It was typical of Ji An’s (汲黯) family which produced many people to attain high office in two centuries. The way of ancestry writing in biographies and inscriptions implied the close connection of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between the Han Dynasty and ancient times. There were so many words in the biographies and inscriptions in the Later Han Dynasty, such as “each generation was always famous”(世為著姓), to represent aristocratism. The historians of the Six Dynasties had the pragmatic tradition in describing the genealogies of aristocratic families in the biographies,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writers of inscriptions with the super-imaginatio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saw the influences of ancestry writing in the Han Dynasty. Some materials in the genealogical lists of “Tang Chief Ministers” of Xin Tang Shu and the inscriptions in the the Han Dynasty had the same sources, which reflected the lasting development and also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projection of ancestral memory of the Han Dynasty, even the concept of “awarding land and surnames”(胙土命氏) in ancient times. There were complex characters of the elites in medieval China, such as the same origin, fluctuate development and frequent renewal. It was necessary for us to stud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by the means of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during long periods and to break the barriers of dynastic history.

    Key words:awarding land and surnames; ancient times; Han and Wei Dynasties; aristocratic families; ancestral memory

    [作者簡介]范兆飛,歷史學(xué)博士,上海師范大學(xué)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教授。

    ?本文系上海高校高原學(xué)科建設(shè)計劃資助“中國史”的階段性成果。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xxx大片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av有码第一页|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三级国产精品片|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最大av| 简卡轻食公司|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av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kizo精华|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av在线app专区|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老女人水多毛片|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色哟哟·www|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片内射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麻豆成人av视频|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 丝袜美足系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 午夜av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亚洲综合色网址|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观看美女的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欧美另类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 黑人高潮一二区| 亚洲国产色片| 免费看光身美女|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自线自在国产av|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 成人国产麻豆网|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黄色大香蕉|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蜜桃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久久午夜福利片|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亚洲在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中国国产av一级|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亚洲av.av天堂| 99热全是精品| 熟女电影av网|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日日啪夜夜爽|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天堂8中文在线网|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老司机影院成人| 熟女av电影|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简卡轻食公司|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尾随美女入室|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一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亚洲内射少妇av| 高清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视频女|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免费少妇av软件|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嫩草影院入口|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最黄视频免费看| 简卡轻食公司|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视频女|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中国国产av一级|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麻豆网|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在线播放无遮挡|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91成人精品电影| 18在线观看网站| 99久久综合免费|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videosex国产|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午夜av观看不卡| 一本久久精品|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午夜免费鲁丝|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丁香六月天网|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性色av一级|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多毛熟女@视频|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婷婷色综合www|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热全是精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欧美bdsm另类|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亚洲综合色网址|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赤兔流量卡办理|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大陆偷拍与自拍|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av.在线天堂|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热精品热|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亚洲av.av天堂|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 丝袜美足系列| 久久人妻熟女aⅴ|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国产 一区精品|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av久久|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国产亚洲最大av|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丝袜喷水一区| 国产片内射在线|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av在线不卡|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丁香六月天网|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xxxhd国产人妻xxx|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av精品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91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18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3d第一页| 亚洲av.av天堂|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免费大片18禁|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国产精品久久|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在线观看国产h片|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 亚洲av男天堂|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色吧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18禁观看日本|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酒店卫生间| av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欧美3d第一页| 亚州av有码|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国产精品久久|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少妇人妻 视频|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香蕉精品网在线|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午夜激情av网站|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亚洲在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免费少妇av软件|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中文字幕制服av|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日日撸夜夜添| 亚洲性久久影院|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欧美无线码| 免费少妇av软件|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少妇丰满av|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色婷婷99|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av黄色大香蕉|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www.色视频.com|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亚洲四区av|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 亚洲综合色网址|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国产视频内射|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a 毛片基地| 日日撸夜夜添|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久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