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靜
摘 要:提問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語言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巧妙進行提問,以此激發(fā)幼兒的智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幼兒教師必須要重視提問技巧,營造輕松愉悅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語言教育中把握幼兒的個性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從而促進全體幼兒的共同進步。本文主要分析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有效提問策略,為幼兒語言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育;有效;提問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5-02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51
語言教育是幼兒園的重要教育工作,肩負著激發(fā)幼兒語言天賦和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任。良好的語言教育環(huán)境和經(jīng)驗豐富的幼兒語言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語言訓練,有利于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提問在幼兒語言活動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合理有效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鍛煉幼兒的語言思維,開啟幼兒智慧之門。同時,提問還是幼兒教師和幼兒之間的紐帶,可以增強師生聯(lián)系,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幼兒教師需要根據(jù)幼兒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以達到最佳的提問效果。下面,筆者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幼兒語言教學經(jīng)驗,主要闡述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有效提問策略。
一、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提問,提高幼兒的語言意識
幼兒的語言正處在不斷發(fā)育的初級階段,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語言教育的時候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水平設計提問內(nèi)容,避免提問內(nèi)容過于復雜,打擊幼兒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還要避免提問內(nèi)容過于簡單,不能有效地啟發(fā)幼兒的思維和智力。提問要把握好尺度,找準提問的關鍵點,從而發(fā)揮提問的作用。筆者認為在語言教育的新舊知識的銜接處進行提問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學習新知識之前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找到與舊知識的連接點,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對新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城市老鼠和鄉(xiāng)村老鼠》教學中,這則故事詼諧幽默,通過描述兩只老鼠的不同經(jīng)歷,反映了城市和鄉(xiāng)村的不同生活。首先通過多媒體給幼兒播放動畫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然后教師進行啟發(fā)式提問:孩子們,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大家猜猜是誰?此時大屏幕出現(xiàn)兩只老鼠的圖片,幼兒會順勢說:兩只老鼠。然后繼續(xù)提問:我們一起學習過《貓和老鼠》的故事,那么你們知道老鼠最害怕誰嗎?學生齊聲說:貓。幼兒教師繼續(xù)說:今天請來的兩只老鼠分別來自城市和農(nóng)村,我們要怎么稱呼他們呢?學生說:叫城市老鼠和鄉(xiāng)村老鼠。本次語言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用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提問,讓幼兒有話可說并且學會傾聽。
二、在語言教學的重點處提問,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
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發(fā)散幼兒的思維,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著眼于幼兒的長遠發(fā)展。在對幼兒進行提問的時候更需要層層遞進,挖掘知識點,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幼兒主動探究,讓幼兒更好地駕馭語言知識。在實際語言教育工作中,經(jīng)常會有幼兒教師提問一些固定答案的問題,比如“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們在干什么”等,這樣的提問毫無意義,不僅限制了幼兒的思維,還容易使幼兒對課堂產(chǎn)生反感。幼兒教師在提問時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并且給予幼兒一定的思考時間,積極活躍課堂氛圍,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參與熱情。
比如在《五彩生活》語言活動中,幼兒接觸過各種顏色的水果,所以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更加踴躍。教師可以選擇貼近幼兒認知水平的問題進行提問,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問:孩子們,請你們仔細觀察,說說這些水果都是什么?幼兒的想象力豐富,他們的答案也五花八門。有的幼兒說紅色的是草莓、櫻桃、紅蘋果,有的幼兒說黃色的是橘子、橙子,有的幼兒說綠色的是西瓜、青蘋果。這樣的教學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也在教學互動中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發(fā)展幼兒的語言天賦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qū)崿F(xiàn)的,需要幼兒教師不懈的努力與探索。
三、在幼兒的疑問困惑處提問,拓展幼兒的語言思維
新《綱要》中提出:“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與他們的情感、經(jīng)驗、思維、能力等緊密相關,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要突出幼兒的主體性,通過互相滲透和配合給幼兒提供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條件,提高幼兒的語言水平?!痹诮虒W時,幼兒教師要善于設置疑問,因為幼兒遇到疑問或者困惑時,能夠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教師的提問要具有承前啟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作用,不斷拓展幼兒的語言思維,加深幼兒對思維對象的認識。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能力相對弱一點的幼兒,要適當調(diào)整問題的難易程度,讓每個幼兒都能經(jīng)過思考回答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如《百鳥園》語言活動,教師設計了大樹和許多小鳥的場景。讓幼兒通過觀看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視頻資料,對語言活動產(chǎn)生興趣,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在欣賞的過程中幼兒會非常認真和仔細,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大屏幕。當欣賞完資料以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復述看到的內(nèi)容,并且與幼兒進行互動,增強課堂氛圍,提高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然后教師可以提問:小鳥有名字嗎?請小朋友們發(fā)揮想象力,為大樹上的小鳥取個好聽的名字。這就刺激了幼兒的求知欲,進而說出各式各樣的名字,有的說“五彩鳥”,有的說“彩色鳥”,有的說“彩虹鳥”。
四、在引起聯(lián)想和想象處提問,奠定幼兒的語言素養(yǎng)
幼兒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很獨特,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語言活動時需要引導幼兒不斷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此鞏固幼兒的語言表達方式,奠定扎實的語言素養(yǎng)。幼兒教師在進行提問時要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改變幼兒被動回答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幼兒真正活躍起來,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還要注意觀察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反饋信息,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策略。幼兒的可塑性強,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實生活去鼓勵幼兒勇于實踐,培養(yǎng)他們不怕吃苦、不怕困難的拼搏精神。
比如在《雞和小鴨》語言課上,幼兒教師首先聲情并茂地給幼兒講故事,當講到小鴨不小心掉入一口枯井時,幼兒教師把握契機,讓幼兒去討論怎么才能夠救出小鴨子。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或者在電視里學來的方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說“讓小雞去找小鴨的爸爸”,有的說:“找警察叔叔來幫忙”,有的說“找一條繩子把小鴨拉上來”,更有小朋友受到《烏鴉喝水》的啟發(fā),說:“在枯井里灌滿水,小鴨子就會游上來?!边@節(jié)語言課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也促進了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由此可見,在進行提問的時候要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為幼兒構(gòu)建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崔蘭.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有效性提問的策略[J].學子月刊,2015(11).
[2] 趙善輝.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有效提問的策略[J].教育,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