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平
摘要:數學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其在學生高中學習過程中占重要地位,其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與解題技巧,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能力、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及數學應用能力,分層教學模式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新嘗試,其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有利于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提高,從而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242-02
對當代的高中而言,其個體差異非常明顯,在學習數學方面的興趣和接受數學知識的能力都有所不同,每個高中的個性和發(fā)展的方向也有所區(qū)別,而且對數學的認知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如果在現在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統一教學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沒有幫助的,反而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影響他們其他方面的發(fā)展,甚至于對他們的前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不好的影響。教師在以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時,也會對課堂上知識講解的安排為難,始終不能顧及所有的學生,只能選擇部分學生所能接受的知識進行講解。所以,當前創(chuàng)新出的新的分層教學模式對教師教學和不同學生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1.分層教學實驗目的
分層教學的教學實驗,是為了檢驗分層教學策略對大面積提高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作用及對諸如興趣、自信心、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影響。通過操縱分層教學這一實驗因子,對數學教育教學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驗證實施分層教學的理論假設及感性認識。
1.1通過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驗,關注面向全體學生的統一要求,立足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把構成數學基礎知識的基礎——概念,放在突出的位置,重視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重視訓練數學基本技能,落實雙基教學,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2通過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驗,把問題作為教學的起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再發(fā)現"和"再創(chuàng)造"數學,精心營造"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感受成功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合作精神。
1.3通過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實驗,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公式、定理,內化數學思想方法,形成和完善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正確的數學觀。使全體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去。
2.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具體方案
2.1將學生進行分層。教師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認真了解學生,根據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和對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以及學生本身的智力和對數學的喜愛程度等,通過研究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能力和性格特點將學生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找到適合每個層次學生的培養(yǎng)方式,根據高中的數學教學大綱要求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屬于"上"這個層次的學生就屬于優(yōu)等生,就要求他們對數學知識要全面掌握,努力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數學解題方法;而"中"這個層次的學生就屬于中等生,這類學生基本掌握基礎知識,對課后練習可以順利完成,教師就應該多啟發(fā)這類中等學生,鼓勵他們多向優(yōu)等生請教,提高數學成績;"下"就理所當然屬于差等生這類了,這類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對于有難度的題基本沒有思路,所以教師應該讓這類學生多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練習,掌握書上的一些基本公式,并學會應用在相關的題目中,逐漸提高解題能力。
2.2在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價上進行分層。成績的考核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是檢驗學生在一段時間對數學學習的效果,同時也是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的方式之一,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所選擇的考核和評價方式也應該是分層的。進行分層評價和考核與以往的教學評價有所不同,以往的評價方式是按照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學生,是以全體學生進行比較的,這樣就使差等生每次都處于劣勢,不能感到自己在進步,而優(yōu)等生在沒有進步的時候也是處于優(yōu)勢,導致其沒有上進心;而分層評價更注重每個層次的學生的進步,在同一層次進行比較,要達到本層次的目標才算通過考核,這樣加大了同一層次中學生學習的競爭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次考核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所以,分層次考核有利于督促優(yōu)等生更進一步,同時也增強差等生學習數學的自信,使每個層次的學生成績都能有所提高。
3.分層教學的收獲
采用了"分層教學"后,老師覺得教得較為輕松,學生也學得非常愉快,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3.1學生學習有較大進步。目前,學校在課程教學中碰到的最大問題是部分學生厭學,特別是對數學等文化基礎課的學習。分層教學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特點,設立了恰當的教學目標,選擇了合適的教學內容,保證了課堂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被學生接受,學生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開始嘗試參與學習。由于建立了層間流動機制,岡此,分層教學存在著競爭的氛圍。這種氛圍,對那些要求上進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動力,將促使他們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對那些處于中下游的學生也是一種促進,他們在自覺與不自覺之間都里身在這競爭的氛圍中,學習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3.2教師教學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分層教學要求教師更加準確地把握課堂教學目標,更加梢確地選擇教學內容,更加恰當地運用課堂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關心每一個體,這促使教師要更認真地對待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認真分析學情,刻苦鉆研教材和教學大綱,積極探索適合本層特點的課堂教學方法。分層教學無疑會增加教師的工量,但另一方面對老師提高教學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技巧大有裨益,對師德修養(yǎng)、敬業(yè)樂業(yè)精神也是一大促進。教師之間的教研氣氛比傳統教學時的更熱烈,集體備課、說課、評課,外出調研、學習機會增多,各教師的教學水平都在分層教學的實施中得到提高。
4.結束語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筆者見證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優(yōu)越性:分層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和學習能力,給課堂的教學帶來了活力和生機,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因此,為了所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應該積極探索以及應用分層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