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118-01
在語文讀寫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的一條可行的途徑。因為想象,是構成思維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維的發(fā)展不能離開想象的發(fā)展。針對小學生富于想的心理特征,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正是促進其思維全面發(fā)展的契機。
訓練想象能力的語文教學中還有其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選入教材的極大部分課文屬文學作品,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與想象結下了不解之緣,而教師組織學生閱讀這些作品時,又必須以自己的經(jīng)驗,憑借想象來還原并充實作品的意境的形象,才能比較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內(nèi)蘊。至于學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聲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現(xiàn)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而另一方面,豐富的想象活動,還能剌激語言的發(fā)展。
在讀寫教學中,用什么方法豐富學生想象能力呢?
1.擴展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我經(jīng)常用擴充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所謂"擴展",就是對教材文句的內(nèi)涵作開拓,或?qū)⒄n文故事擴展。如新授《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課時,在分別指導學生初看圖和初步讀文之后,抓住文中十一個纖夫的逐個具體裁描繪,圖文對照,使學生認識作者是怎樣對圖進行"擴想"的。讀完以后,我又結合寫作的片斷訓練,要學生在十一個纖夫中自選一個進行再次擴展,寫成一篇短文。這樣由看圖到作文的兩次擴展訓練,有例有據(jù),有仿有作,讓學生把自己的某些生活見聞與感受同作品的形象聯(lián)想出來,以增強作品形象的具體可感性,這對發(fā)展他們的想象能力是很有好處的。又如教古詩《三衢道中》時,我指導同學們先理解每句詩意,然后把每句意思連起來理解全詩意思中的擴充訓練,于是我對每一句的內(nèi)涵都對學生進行指導擴想,使作品的總體結構,使主題的"發(fā)酵",豐富細節(jié),增大作品的容量,使內(nèi)容更趨具體化。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
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情境,極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教學中,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情節(jié),運用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如《絲綢之路》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望著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教學中,播放一些音樂,一邊聽一邊想象,讓學生說出聽了這些以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有的說,"我仿佛看見一群駱駝在沙漠中慢慢地前進,非常落寞";有的說:"我仿佛看見騎在駱駝背上的人望著無邊無際的沙漠,神情寂寥,好像在思念遠方的親人……"在語文教學中本人經(jīng)常用這兩種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根據(jù)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現(xiàn)行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緊扣課文內(nèi)容,構思新穎、生動有趣的插圖。教學中運用好這些插圖,就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誘發(fā)。例如,《狼牙山五壯士》(第九冊)一文中的插圖,主要是展現(xiàn)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場面,是對文中的"他們登到狼牙山頂峰,回頭望望……"這三段描寫的形象再現(xiàn)。教學時,可引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展開想象。學生閉上眼睛,一幅五壯士為了掩護部隊主力,為了黨而與人民和敵人決一死戰(zhàn),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英勇跳崖的畫面在學生頭腦中再現(xiàn)。這樣不僅激活學生的思維,也使學生體會到了五壯士對黨和人民無限的愛,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4.補充使學生既收讀懂課文之利,又獲發(fā)展想象之益
作品的藝術形式要求精練含蓄,這就決定了作者對情節(jié)和意境往往不能作緊針密線,巨細無遺的抒寫,總要給讀者留下一些可借想象去補充的天地。在教學中,我注意抓住這些"孔隙"啟發(fā)學生用想象去補充,這樣既收讀懂得課文之利,又獲發(fā)展想象之益。如在教《小音樂家揚科》一文時,揚科進了地主的食具間不小心觸動了琴弦,"在那寂靜的夜里,一聲呼聲引起什么效果?""食具間的情景怎樣?""揚科這時又怎樣呢?"在講課文的同時就這樣引導學生進行"補想"訓練,課后還要求同學們把上面所講的寫成一段話。我就是這樣的注意引導,使學生按一般事理邏輯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中間的情節(jié)。
5.比擬既加深理解了課文,又獲得想象能力的訓練
如《老水牛爺爺》是把人的特征物化,寫了他鳧水本領,脾性和力氣,都像牛一樣,從中表現(xiàn)了勤勞樸實、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zhì),這是由人擬物。而《落花生》是把物的特征人化,"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還有《金色的魚鉤》也是把物的特征人化。文中有這么一句話"在這個長滿紅犭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作者用這樣的比擬老班長雖然不在了,但他那舍己救人、無限忠于黨、忠于人民的精神永存,這些都是由物擬人。教學這些課文時,我就用來對學生進行比擬想象的訓練。還有,擬想能力同樣在寫作中得到培養(yǎng),如教完《種子的力》一文后,讓學生寫《"種子"贊》引導學生展開由物及人的比擬想象,既加深理解課文,又獲得想象能力的訓練。
在教學中,由于能注意有機地挖掘課文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孔隙",讓同學們在想象中邀游,因此同學們非常喜歡上語文課,閱讀理解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作文水平得到較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