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235-01
人類賴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是“呼吸”。在歌唱藝術中,它更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歌唱的動力源泉,人體的這種功能,從本質上及生理上來說,在歌唱和在說話時是完全一樣的,但在運用上兩者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說話時人不需要考慮在什么時間,用什么方法進行呼吸,氣息的進出量,可多可少,因為他有充分的機會呼吸,沒必要考慮要把氣息吸到哪里,也沒必要把氣息固定在一個位置以支持一個特定的長度和強度的聲音上,換氣的速度也沒有限制,總之,是隨意和自由的。
歌唱的情況則不同,歌唱者要求有意識地去吸氣,保持把所吸入的氣息分配在要發(fā)出的一定數(shù)量的聲音上,而每個音都要有特定的高度、長度、強度。唱一首歌曲時,歌唱者只能在休止的時候和歌詞、樂句等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換氣,總之,是有意識,有準備,有計劃的。
歌唱需要氣息,那是不是氣吸得越多越好呢?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由于擔心氣不夠用,就吸進大量的空氣,結果還是覺得氣不夠用,而且唱起來覺得憋得很難受。這是因為氣吸得過多過滿時,呼吸肌受肉群用力過多,造成肌肉僵持的緣故,也就是氣息吸得過多,會影響歌唱的正常運動。那么,吸出多少氣才合適呢?當然這是一個無法用數(shù)字來回答的問題,而只有通過歌唱者的感覺來“計算”。就是說,歌唱呼吸是一個興奮而放松的循環(huán)過程,在我國悠久的民族聲樂藝術的歷史長河中,就非常重視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前人們不但在理論上加上闡明和研究,而且在實踐中結累了豐富的寶貴經(jīng)驗,且取得了卓著的成效,總而言之,氣息在歌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有幾種吸氣方法的學習,可體會正確的歌唱吸氣:(1)嘆氣式吸氣:我們都知道,嘆氣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現(xiàn)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氣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地吸氣,具體做法是先嘆后吸,要嘆到哪里就吸到哪里,而不要人為的強制性的動作,唱的過程中要保持嘆氣的感覺,每個樂句都要這樣保持,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環(huán)。(2)驚訝式吸氣:驚訝式吸氣就是利用人在驚訝時,生理做出的快速反應,達到快速吸氣的目的,這種吸氣既吸得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間完成收縮與放松的循環(huán),能鍛煉呼吸器官的快速靈活性,這種吸氣稱為“喘氣”。表現(xiàn)悲憤和激昂情緒效果較好。(3)聞花式吸氣:這種吸氣方法容易吸得深,而且沒有嘆氣的抽氣聲和多余的動作,也較容易體會和掌握。聞花時,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別愉快,在辨別花香時又特別要求認真和用心,上身完全放松又興奮的感覺,具體吸氣時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很舒服地向外松垮下來,隨即胸部也有抒張感,體內空間增大,使氣息很自然地流進去,這樣的吸氣既松暢又適度,有一種興奮、通暢的感覺,用這種吸氣的感覺來歌唱,氣息暢通,聲音圓潤,聞花式可開口,也可閉口,閉口時嘴不能閉得太緊,太緊了會影響進氣的速度和靈活性,單純練習吸氣時,可采用閉口息氣,歌唱時最好是自然張嘴與鼻子同時吸氣為佳??傊?,不論是閉口還是開口與鼻子同時吸氣,最關鍵的是要體會氣息流入體內時的感覺。以上三種吸氣方法的學習和掌握,一方面可以通過做一些單純性的練習,如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的練習;另一方面就是在演唱中去練習,這是主要的練習方法,因為純生理性的吸氣動作不與歌唱結合起來,那么歌唱中所需要的那種深、松吸氣就無法得到,也就是說,歌唱良好的吸氣只有在歌唱實踐中才能獲得。另外,還有一些根據(jù)歌曲情緒需要的吸氣方法——歌唱中的氣息保持和運用,唱歌的人都曾有這樣的體會:歌唱中經(jīng)常感到氣短,氣不夠用,越唱越憋,很吃力。這與不會運用氣息和保持吸氣狀態(tài)歌唱有關,雖然吸氣吸得很深,但一唱起歌來,氣息很快就浮上來了,或是很快就跑光了,應該如何保持和運用吸入的氣息呢?(1)歌唱中要保持吸氣狀態(tài):吸完氣后,有一個瞬間的停頓,這是吸氣后,用氣前一個自然的短暫停頓,這個停頓造成了吸氣和用氣二股力量的對抗,用氣時要盡量利用這種對抗力。它不僅可以保持這種氣息的深度,還能使歌唱時氣息均勻、流暢、持久。在演唱過程中,首先從無聲練習開始,吸完氣后,把舌尖輕輕觸下門齒、發(fā)出“絲絲”聲,一口氣吐的時間越長越好,要求呼吸的氣息要均勻,平穩(wěn)和慢,讓“絲絲”聲強度一樣,不可忽強忽弱,呼氣越慢越長,就越能體會到呼與吸的對抗作用。(2)歌唱中保持嘆氣狀態(tài):歌唱中容易出現(xiàn)的氣息不夠用和憋氣現(xiàn)象,除了與吸氣狀態(tài)保持不住有關,還有一點就是與氣息不放松有關。歌唱中氣息需要被控制,以保持氣息通暢持久的使用,但如果氣息被過分的控制,則會引起呼吸器官、呼吸肌肉群僵硬,不靈活,導致氣息無法暢通,難以持久。那怎樣才能做到吸入的氣息既能保持又不僵硬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松和嘆氣,這里所說的放松是對過分僵持而言的。嘆氣是指用吸氣的感覺,而不是把體內的氣全部呼出去。嘆氣動作是我們生活中的習慣動作,人人都會做,而且比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覺。在積極興奮的氣息保持中,不可忽略用嘆氣的感覺來歌唱,這樣,氣息不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暢。在使用吸氣狀態(tài)進行歌唱時,要注意聲音不能脫離呼吸,否則就會氣聲脫節(jié),難以保持住呼吸了。也就是演唱中的嘆氣狀態(tài)是和保持吸氣狀態(tài)同時存在的,哪一方都不能缺。保持嘆氣狀態(tài)歌唱時,如果你感覺腰腹部膨張而不僵,胸部擴張而不憋,氣息有控制的流出,這時,你就算是找到感覺了。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歌唱的呼吸與氣息控制的正確運用,是多方面的,它不是孤立的,單獨存在的,它涉及到全部發(fā)聲器官的機能狀態(tài)和全部的歌唱技巧。我們在實際學習中,決不能把呼吸孤立起來練習,我們對呼吸的要求,最終是把呼吸、發(fā)聲、氣息的保持緊密結合起來,以達到盡善盡美的歌唱這一目的,在具體的學習達程中,根據(jù)每個人各方面的差異,需要做更具體,細致的工作,勤奮努力,不斷實踐,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聲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