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遠霞
摘 要:我們學校在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提煉總結(jié)出了“定向—自學—展示—檢測—升華”的“五部自主學習法”, “五部自主學習法” 之升華環(huán)節(jié)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來說有更大的優(yōu)勢。
關鍵詞:小學英語;升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059-01
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它只是一個載體,傳授給孩子知識,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解讀教材、挖掘教材的趣點,緊扣教學目標,展開學習與交流。我們既要緊扣文本,又要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身邊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交流和運用,是課堂學習更加豐富多彩,孩子的學習活動更加真實有效。下面就“升華”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策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思考以及收獲。
案例一、中午兩點,我快步走在上班的路上,忽然,看到一大群學生圍在一起,教師的直覺告訴我一定發(fā)生了什么事。大步向前,擠入人群,哦,原來有兩位外國友人從學校大門口經(jīng)過,對于我們這樣的偏遠小縣城來說,倒是稀有的事。孩子們很是激動和興奮,圍著兩位外國友人又蹦又跳,不停的打招呼,hi! Hello! How are you? Whats you name? 等等,幾句基本的交際用語用完后,還很想交流,可是好像已經(jīng)無法表達了。其中一位就是我班上的女生(五年級),性格開朗,成績優(yōu)異,已經(jīng)主動拽上外國友人的手,又問了一句那位女士,how old are you? 女士微笑著,沒有作答。小朋友仍然很是激動,想要和他們合影,嘴里嚷著:take pictures, take pictures,外國有人心領神會地迅速與孩子們站在一起,紛紛拿出手機合影留念??吹酱丝糖榫暗奈?,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作為小學英語老師的我們,課堂上教給了孩子們很多英語單詞,句子,很多生活用語和交際語,怎么這么好的練習機會,孩子們都無法表達,看來我們的教學還僅僅存在于課堂,存在于書本知識中,英語是語言學科,我們好沒有真正做到生活化,沒有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也就是說,孩子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情況不容樂觀,沒有走入我們的生活。課本知識和實踐運用還沒有很好地聯(lián)系上,導致了孩子們的無從表達和尷尬場面。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育教學中,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脫離了生活和情景,語言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失去了語言的生命力。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qū)W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jié)合,取得教學的整體效益?!庇纱丝梢姡n堂教學中的升華拓展尤為重要。五步自主學習法之升華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將語言的運用引向生活,讓孩子們就當英語學習就在我們身邊,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那么,英語教學的拓展升華究竟應該怎樣設計呢?
一、歸納總結(jié)性升華
一節(jié)課,在基礎知識學習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我們一定要注意要要留有幾分鐘的時間,讓孩子靜下心來總結(jié)歸納,整理課堂所學內(nèi)容,加深記憶,讓知識的學習得到梳理,讓本課的重點句型得到強化。同時,我們又要思考怎樣將學習成果運用到生活中,這其實是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學生在反思中又學會了調(diào)整,查漏、補缺,并能結(jié)合現(xiàn)實的情況,深化自我的發(fā)展,從而達到能力的提升。
二、知識整合性升華
一堂課的教學重點或許只有一個或兩個重點句型的操練與學習,但是語言學習他不是孤立的,它的運用一定是綜合性的,不會在交流的過程中單獨出現(xiàn)或單獨使用某一個句型就夠了,它是知識的綜合整理與運用,我們要將前后知識自然整合,綜合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運用。
案例:在教學《whats this?》一課時,孩子們在學會了用this is 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學校、教室、老師時,可設計當當小導游的活動進行拓展升華,以自己的家鄉(xiāng)為例,可以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英語學習的主人,介紹自己身邊的風景,自己也能當當英語小導游。但是本課的重點句型this is……也不能只是單獨的運用,還需把前面的所學知識綜合運用到此處來,如孩子姓名、年齡、性別的自我介紹,以及物品的顏色介紹等,三年級的孩子就在這一課將前面幾個模塊的所學內(nèi)容全部綜合整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將知識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
三、情景體驗式升華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讓孩子在情景中理解、感受、體會、運用語言,而離開了真實的情景,語言的運用與學習就很枯燥乏味,也會失去語言的本質(zhì)涵義。“創(chuàng)設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是《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努力營造學習英語的有力環(huán)境,努力創(chuàng)設直觀、有趣的英語學習氛圍,從而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大膽交際。
案例:在教學《what did you buy?》時,最后升華環(huán)節(jié)可上孩子真實模擬超市購物現(xiàn)場,所有同學一小組為單位,進行食物、水果的現(xiàn)場買賣,全部用英語交流,充分練習“what did you buy?”和“how many ?”“how much?”的運用,孩子學會了英語購物,體驗了交流的樂趣,加深鞏固了知識是掌握與運用。
四、思想教育式升華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時時處處節(jié)德育,要隨時樹立德育第一的思想,讓孩子的德育教育與英語學習有機結(jié)合,抓住有利的思想教育契機,幫孩子樹立滿滿的正能量。
案例:在《there are only nineteen crayons.》的學習中,重點句型是“there are only three cap. but there are four children.”表達人多物少的情景,教師在反復鞏固操練結(jié)束后,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副貧困山區(qū)孩子的照片進行描述,既練習句型,有讓孩子了解在書包、課本、教室、衣物都不夠的情況下,那里的孩子仍然在努力學習,我們應該獻出自己的愛心,幫助同齡的孩子克服困難、共度難關。
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它只是一個載體,傳授給孩子知識,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解讀教材、挖掘教材的趣點,緊扣教學目標,展開學習與交流。我們既要緊扣文本,又要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身邊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交流和運用,是課堂學習更加豐富多彩,孩子的學習活動更加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