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俠
銅皮護心功
文/大俠
拳諺曰:“鋼身鐵骨心窩軟?!惫糯毠矣芯殹拌F襠”、“狗眼”不畏擊打之專法,唯心窩之處難尋練功之專法。心窩,即所謂“死穴”之劍突部位,其間密布膻中、鳩尾、華蓋等要穴,內及心臟,平常人此處幾乎不能承受任何力量的沖擊,稍重即覺痛脹,心悶難受,重則可致吐血倒地直至死亡。此處是在實戰(zhàn)搏擊中最易受到攻擊的部位,如果把胸膛練得堅硬無比,就好像戴上一塊護心鏡,任人拳打腳踢槍劍戳而毫無痛感,于實戰(zhàn)中便會毫無顧忌地去攻擊敵人了。
在練習護心功之前,必須借助于內功而循序漸進,切不可蠻操硬排,稍有不慎,便會留下終身胸痛、咳嗽等殘疾。
吸氣吞咽,閉息,雙腿變屈,俯身將心窩壓于桌面的皮球上(圖1)。
借身體重量為壓力,雙腿轉膝帶動上身順時針以胃脘部揉球,氣閉不住時,身體起立張口發(fā)聲吐氣。然后吸氣閉息又揉壓球,反復練習,順逆方向各揉36圈。再借本身體重壓力,上身稍前后來回移動揉壓球,以及一壓一松。反復操作36次。
【注意】
1.咽氣后操作上脘部順逆時針揉球,交替進行,左右各揉36次。上脘部壓球前后滾動、左右滾動、起落壓球72次,共計咽氣上脘部操作108次。意念停于胃脘(中丹田)部;咽氣閉息時間不要過長,要在留有余氣時吐氣。
2.平時不練時,可用手心輕壓球在胃脘部揉動,同時練“養(yǎng)功”:以鼻深勻吸氣至滿,用左(右)手的食中無名指并攏成鏟形,在心窩前輕度用力插撞心窩部,同時配合鼻短促噴氣,噴氣與插撞應配合得當。過幾日后,更換為屈指成巴子手磕擊,動作方法與指插相同。此法既是俯身壓球的輔助之法,又可為下勢的訓練服務。
3.隨著功夫進步,以后將橡皮球改為木球,繼之改為鐵球。凡在換球后,即增加排打項目:開襠站立,左右手各握手袋(初始內貯綠豆,逐漸易為鐵砂)一個,左右平伸,吸氣閉息,咬牙切齒,同時兩手合攏排擊心窩部,配合噴氣一口,練習72次。
上勢動作練習月余,即可進入此勢訓練。
用鴨蛋大小鐵球一個,焊接在一鋼管上,下面底座裝一個小軸承放于地面。心窩頂在球上,先吸氣閉息,然后雙手握住心窩球桿,身體慢慢旋轉,兩手用力握住鋼管。初始可一腳點地,待時日長久,手腳懸空,只靠心窩部支撐而旋轉。日久功深,直至達到鐵球換成鐵叉而毫無損傷,心窩功即告成矣。
此勢是強化型訓練之法,此種練法不但能訓練心窩,同時還能訓練頭頂、印堂、咽喉、丹田、掌指等部位。
制作方法:用直徑5寸、長6尺圓木一根,在全長六分之四處打一個2寸直徑圓孔,橫穿鐵條一根,鐵條的一端焊接雞蛋大鐵球一個,另一端焊接成叉形。在圓木的另一面橫穿一孔,用楠竹片制成一個竹弓,將鐵條的叉端掛在竹弓的弦上。再將圓木固定在地面,然后便可進行訓練了。
馬步樁站立于鐵桿球前,調勻呼吸,運氣于胸部,調息將胃脘抵住鐵球,同時配合鼻發(fā)“嗯”音,進步前抵力,將竹弓撐圓,然后退步松弓呼氣。接著繼續(xù)前法練習。此勢據體力而限,如果將鐵球易槍尖并能將五股拉力器抵滿為功成。
如果上法用具不易制作時,可用一簡單之法練習。備圓木棒長4至5尺,一端抵于心窩上,另一端抵在一根約3寸直徑的松樹干(或柏樹干,即有彈性的樹干)上,以吸氣后的噴氣動作進行抵推練習(圖2)。
1.心窩是人身最薄弱點,硬功中最為難練,練習必須逐步加功。急于求成,最易傷身,希望習者慎之又慎!
2.平時不練習的時候,應多加按摩拍擊胸部,以助氣血之暢行。如果練功中出現胸悶、心悸,應停練。有條件者可配合藥物治療,并練習吐納呼吸。
(編輯/高翔)(編輯/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