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洋
峨眉太極拳八式第一路健身練法
文/楊 洋
峨眉太極拳健身方法要求單式練習,練習時自然呼吸,動作緩慢柔和,勻速運動;每天重復練習5分鐘。
該組動作由無極勢(起勢)+高馬步雙抱掌+左扭步雙抱掌+左扭步左+無極勢(收勢)5個動作組成。長期堅持練習該組動作,能使人體元氣由下而上貫穿經脈,是補中益氣的保健法。特別適合脾胃、腎臟虛弱及高血壓、神經衰弱及風濕痛等患者習練。
1.無極勢(起勢)
(1)并步
兩腿并攏,腳尖向前,兩手自然下垂,抬頭挺胸,目視前方,呈立正姿勢站立。(圖1-1)
【要點】
要求兩腿并攏要緊,目視前方要有神。
(2)高馬步反無極
左腳向左橫向開立,從腳尖到腳掌最后到腳跟依次落地呈“開立步”,兩手外旋45度后呈反無極,置于腹前,同時兩膝微微下蹲呈"高馬步",目視雙手。(圖1-2、圖1-3、圖1-4、圖1-5、圖1-6)
【要點】
開立步要與肩同寬,手型要準確。
(3)高馬步正無極
上動不停,兩腿屈膝不動,呈高馬步,兩手以拇指為軸,雙手從下向上旋轉180度,拇指在下,其余四指在上,置于體前,成正無極,目視雙手。(圖1-7、圖1-8)
【要點】
兩手向上旋轉時要緩慢,手型要準確。
(4)開立步正無極
上動不停,兩腿慢慢向上蹬直,成開立步,同時兩掌成正無極向上舉起,置于頭頂,目視雙手。(圖1-9、圖1-10、圖1-11)
【要點】
兩腿向上蹬直和兩手向上舉起要同時進行。
(5)高馬步雙按掌
上動不停,兩手分開與肩同寬,雙掌掌心向外由正立掌慢慢從上向下變俯掌按出,置于腹前,同時兩膝下蹲成高馬步,目視雙掌。(圖1-12、圖1-13、圖1-14、圖1-15、圖1-16)
【要點】
雙掌下按時要貼于兩肋,雙掌下按和雙膝下蹲要同時進行。
2.高馬步雙抱掌
上動不停,高馬步不動,兩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上成俯掌,右手在下成仰掌,置于胸前,成雙抱掌,目視雙掌。(圖1-17)
【要點】
兩掌交叉時要緩慢,兩眼要目視雙手。
3.左扭步雙抱掌
上動不停,右腳向左腳后方退步成左扭步,同時兩手在體前畫平圓,交叉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成雙抱掌,目視左掌。(圖1-18、圖1-19、圖1-20、圖1-21)
【要點】
兩掌在體前畫平圓時要以腰帶臂,雙抱掌和右腳退步要同時進行。
4.左扭步左
上動不停,雙腿稍稍向上蹬起,同時左手成正橫掌由體前向左斜上方出,右手成俯掌,由體前向斜下方按出,置于右腰側。(圖1-22)
【要點】
扭步蹬起和兩掌分開要同時進行。
5.無極勢(收勢)
(1)并步分掌
上動不停,右腳收回成高馬步,同時兩掌翻掌成仰掌置于腹前,然后身體重心上移,兩膝上起,同時兩掌成仰掌向身體兩側分開,目視右掌。(圖1-24、圖1-24)
【要點】
兩膝上起和兩掌分開同時進行,目視右掌要有神。
(2)高馬步正無極
上動不停,兩腿不動,兩掌繼續(xù)由身體兩側向上抬起,兩掌心相對,至頭上后兩掌拇指相對,其余四指重疊,呈正無極,目視雙手。(圖1-25、圖1-26、圖1-27)
【要點】
正無極手要準確,眼睛要隨手走。
(3)開步反無極
上動不停,兩腿不動,呈開立步,兩手由頭上向下慢慢落下,置于胸前,然后兩掌以拇指為軸,雙手從上向下旋轉180度,兩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呈反無極,置于體前,目視雙掌。(圖1-28、圖1-29)
【要點】
反無極手向下旋轉時要緩慢,手型要準確。
(4)并步收勢
上動不停,兩掌由體前向身體兩側慢慢分開,置于身體兩側,同時右腳向左腳并攏,呈立正姿勢,目視前方。(圖1-30、圖1-31)
【要點】
兩掌向兩側分開收于體前與左腳并攏要同時進行。
該組動作由無極勢(起勢)+左跟虛步右插掌+左蓋步右插掌+右丁字步單捋+無極勢(收勢)5個動作組成。長期堅持練習該組動作,能使全身經脈陰陽平衡。適合于貧血、營養(yǎng)不良、婦科病患者練習。
1.無極勢(起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起勢)動作相同。
2.左跟虛步右插掌
上動不停,雙膝慢慢向上站起,身體左轉,左腳跟著地,腳尖抬起,成左跟虛步,同時左手翻掌成仰掌,右手成俯掌從腹前向左前方插出,目視右掌。(圖2-1)
【要點】
跟虛步和插掌要同時進行。
3.左蓋步右插掌
上動不停,左腳外展著地成左蓋步,左手成仰掌收回腰間,同時右手成俯掌向前插出,目視右手。(圖2-2)
【要點】
左手收回腰間和右手向前穿出要同時進行。
4.右丁字步單捋
上動不停,右腳向左腳旁上步,成右丁字步,同時左手成仰掌右手成俯掌,由上向斜下方捋至腰間,目視右掌。(圖2-4、圖2-4)
【要點】
上步右丁字步和雙手收回捋至腰間要同時進行。
5.無極勢(收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收勢)動作相同。
該組動作由無極勢(起勢)+左跟虛步單擠+左弓步單擠+無極勢(收勢)4個動作組成。長期堅持練習該組動作,能夠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環(huán),具有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消化、排泄的作用。適合于便秘患者練習。
1.無極勢(起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起勢)動作相同。
2.左跟虛步單擠
上動不停,左腳向右腳旁收步成左丁字步,兩掌置于左側,左手成仰掌,右手成正立掌附著在左手小臂內側,然后左腳向左前方上步,腳跟著地,腳尖抬起,成左跟虛步,同時兩掌向前稍稍擠出,目視左掌。(圖3-1、圖3-2)
【要點】
跟虛步和兩掌擠要同時進行。
3.左弓步單擠
上動不停,左腳著地成半馬步,兩掌不變,然后身體重心慢慢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時兩掌繼續(xù)向前擠出,目視左手。(圖3-4、圖3-4、圖3-5)
【要點】
半馬步轉成弓步要緩慢,兩掌擠出要與半馬步轉弓步同時進行。
4.無極勢(收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收勢)動作相同。
該組動作由無極勢(起勢)+左跟虛步收掌+右丁字步收掌+右騎龍步右單按掌+無極勢(收勢)5個動作組成。長期堅持練習該組動作,對大腸經、肺經具有針對性的治療作用。適合于便秘肩周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做康復治療練習。
1.無極勢(起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起勢)動作相同。
2.左跟虛步收掌
上動不停,身體左轉,左腳向左橫跨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掌變俯掌,收至右小臂內側,右掌變仰掌從左手下方向前穿出,然后身體重心后移至右腿,左腳腳跟著地,腳尖抬起成左跟虛步,然后,左手由右臂內側向左斜下方慢慢下按,收至左側腰間,隨即右手向懷中回收,置于胸前,目視右手。(圖4-1、圖4-2)
【要點】
跟虛步重心后移,兩掌運動要與弓步變跟虛步同時進行。
3.右丁字步收掌
上動不停,重心前移,左腳著地外展,同時右掌由仰掌變俯掌向腰間回收,左掌不變,然后右腳向左腳旁上步,腳尖點地成右丁字步,左掌成俯掌置于左側腰旁,右掌成正立掌置于右側腰旁,目視右掌。(圖4-3、圖4-4)
【要點】
丁字步重心要穩(wěn),眼隨手走。
4.右騎龍步右單按掌
上動不停,右腳向前上步,腳跟著地腳尖抬起,成跟虛步,左掌置于腰間,右掌稍稍向前推按,然后右腳著地,右手成正立掌從下向上向前微微推按,左腳跟半步成右騎龍,同時左手置于左腰間,右掌繼續(xù)向前推按出與肩同高,目視右掌。(圖4-5、圖4-6、圖4-7)
【要點】
騎龍步重心在右腿,左腳跟步和右手向前推按要同時進行。
5.無極勢(收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收勢)動作相同。
該組動作由無極勢(起勢)+左弓步左插掌+左半馬步左采+無極勢(收勢)4個動作組成。長期堅持練習該組動作,有助于提高肢體活動的靈活性。適合于慢性腸胃患者習練。
1.無極勢(起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起勢)動作相同。
2.左弓步左插掌
上動不停,右腳向右橫跨一步成左弓步,身體微微左轉,同時左掌向前插出,成橫豎掌,右掌成俯掌收置腰間前,目視左掌。(圖5-1)
【要點】
右手收回腰間和左手向前插出要同時進行。
3.左半馬步左采
上動不停,兩膝屈膝下蹲成左半馬步,左掌由上向斜下方采出,置于左膝旁,右手成俯掌置于右側腰間,目視左手。(圖5-2)
【要點】
兩膝下蹲成半馬步和左掌向斜下方采要同時進行。
4.無極勢(收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收勢)動作相同。
該組動作由無極勢(起勢)+左半馬步內旋掌+右弓步單列+無極勢(收勢)4個動作組成。長期堅持練習該組動作,可以延年益壽,耳聰目明。適合于健忘、失眠、神經衰弱及心臟病患者練習。
1.無極勢(起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起勢)動作相同。
2.左半馬步內旋掌
上動不停,左腳向左橫跨一步,成左半馬步,左掌從下向上內旋,掌心向內,掌背向外,成反立掌,略高于鼻,右掌成俯掌置于體前,目視左掌。(圖6-1、圖6-2)
【要點】
左手內旋要緩慢,兩眼要隨手走。
3.右弓步單列
上動不停,身體右轉,左腳內扣,右腳向右橫跨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兩掌向右橫向列出,左掌成反立掌略高于眉,右掌成俯掌置于左肘下方,目視左掌。(圖6-4、圖6-4)
【要點】
以腰帶臂,兩眼要隨手走。
4.無極勢(收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收勢)動作相同。
1.無極勢(起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起勢)動作相同。
2.左仆步穿掌
上動不停,身體左轉,左腳向左橫跨一步,右腳內扣屈膝下蹲,左腿伸直,成左仆步,左掌成仰掌置于左腿旁,右掌附著在左臂內側,同時兩掌向前穿出,目視左掌。(圖7-1)
【要點】
仆步與兩掌前穿要同時進行,以腰帶臂,兩眼要隨手走。
上動不停,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腳內扣左腳外展,成左弓步,同時左手成仰掌由下向上起,右掌成正立掌置于左腿上方,目視左掌。(圖7-2、圖7-3)
4.馬步左頂肘
上動不停,身體微微右轉,左腳內扣成馬步,同時左掌由仰掌向內擺動成俯掌,右掌不變,左掌在上右掌在下,然后左腳向左橫跨一小步,右腳跟一小步,成馬步,同時左肘向左橫上方頂出,右掌不變,目視左肘。(圖7-4、圖7-5、圖7-6)
【要點】
【要點】
頂肘時要抖腰發(fā)勁。
5.無極勢(收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收勢)動作相同。
該組動作由無極勢(起勢)+左半馬步左穿掌+右弓步前靠+無極勢(收勢)4個動作組成。長期堅持練習該組動作,能夠調合氣血,疏通經脈,再造精神。該式適合患腰、腿、頸、肩、膝關節(jié)炎和氣喘、胸悶等呼吸方面疾病的患者練習。
1.無極勢(起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起勢)動作相同。
2.左半馬步左穿掌
上動不停,右腳向右橫跨一步,身體重心后移至右腿,成左半馬步,同時左掌由下向上翻掌成倒立掌再向下穿出,置于左跨前,右手成正立掌置于左肩內側,目視左掌。(圖8-1、圖8-2、圖8-3)
【要點】
左掌向下穿出時,眼要隨著手走。
3.右弓步前靠
上動不停,重心下移,左腳內扣右腳外展,成弓步,同時身體右轉,左手繼續(xù)下穿,置于左胯旁,右手成正立掌置于左肩旁,同時左肩向前靠出,目視左肩。(圖8-4)
【要點】
左肩向前靠時腰微微右轉,以腰帶肩向前靠出。
4.無極勢(收勢)
與第一式無極勢(收勢)動作相同。
(編輯/張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