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華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電腦能綜合圖、文、聲一體的特點及豐富的網(wǎng)絡信息資源對學生進行視、聽、說、練全方位的教學,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轉變角色,更新教育觀念。
【關鍵詞】信息技術 ? ? ?英語教學 ? ? 應用
人類社會已進入知識信息時代,其最為突出的現(xiàn)象是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yè)的廣泛運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各個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將越來越普遍,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學也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新主流。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能優(yōu)化組合課堂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四種基本技能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跨學科自主綜合學習能力,促進教師交流協(xié)作、資源共享。但是,由于受到學校辦學條件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仍有一些教師思想比較保守,觀念比較落后,對信息技術知之甚少,教學方法簡單,手段陳舊,依然采用那種老師教、學生學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呢?本人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談一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采用聲音和圖像組合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要具備必要的教學硬件設備,即一臺能夠聯(lián)網(wǎng)的電腦、音響、投影儀、大屏幕。教師上課之前,也要認真?zhèn)湔n,做好PPT課件,對要講授的內容進行修飾。比如,在其中加入英語標準的讀音、影視文件,對要展現(xiàn)的字體進行顏色上的美化,插入一些相關的圖片等等。認知心理學對記憶率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同樣的材料,如果單用聽覺學習,4小時后能記憶獲知60%,3天后降為8%;單用視覺,4小時后記憶中留存62%,3天后降為15%;如果視覺和聽覺同時使用,則4小時后保存記憶80%,3天后仍存留記憶60%??梢?,在教學環(huán)境中廣泛使用能使學生視聽并用的教學媒體,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應用信息技術,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有聲形并茂、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形式,使教學活動情理交融,有張有弛,學生動腦、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更準確生動地感知所學知識,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比如我在教學生記單詞時,每一個單詞旁都要插入一幅有意思的小圖,并附有標準的讀音,用鼠標一點,音響就會發(fā)出英語標準的讀音來,并有插入圖片的變化。學生在跟著錄音讀的時候,頭腦、視覺神經(jīng)也受到了刺激,很快就記住了單詞。
二、利用因特網(wǎng),搜集大量的資料及信息源,增加了教學內容
我們在準備信息技術教學時,需要大量的資料及信息源,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集成特征與網(wǎng)絡化和存儲技術相結合,為教學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極大地改善了教學環(huán)境。計算機與Internet聯(lián)網(wǎng)后,可靈活、快速、高效調用國內外信息資源。教師可以有效傳遞大量信息,綜合訓練各項語言技能,從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增大課堂容量,使得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方法更多樣、更靈活。
信息社會最明顯的標志是信息采集的全面與快捷。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網(wǎng)絡來傳遞、加工、存貯與利用信息資源,而這些豐富多彩的網(wǎng)絡資源較多是建立在英語語言的平臺上。也就是說,網(wǎng)絡空間中有大量的英語資料,這些資料是任何一所圖書館都無法比擬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教學條件可謂得天獨厚,網(wǎng)上資源包羅萬象,從內容上來看有文化、體育、保健、娛樂、科技、環(huán)保等多方面知識,在形式上則有新聞報道、報紙雜志、原版讀物等等。這些網(wǎng)絡資源涵蓋了新課程改革中英語教材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通過簡單的復制和粘貼,學生和老師都能快速得到想要的內容,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共享資源,學生可以隨時觀看、下載和打印相關教學資源。
三、QQ群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騰訊QQ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聊天軟件之一,QQ群擁有大量的用戶,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實時與非實時交互性等特性,可以很好地滿足建立網(wǎng)絡學習情境的要求。在校學生大多都注冊有QQ賬號,而且長期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手機的普及也使得QQ作業(yè)成為可能。
(一)教學資源共享
QQ有文件傳輸功能,教師可以把與課堂上所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及時傳輸?shù)奖景郠Q群里,這些信息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圖片、音頻或視頻等超文本的材料。同樣,學生也可以把自己認為好的學習資料上傳,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搜索資料的時間,拓寬了知識面,而且達到了資源的共享。 ?比如:人教版選修八Unit 5“Meeting your ancestors”單元主題是考古學,我在講到這一單元的時候相繼在QQ群上傳了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埃及金字塔、秦兵馬俑、木乃伊之謎等相關的文字及視頻,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在QQ群內討論非常熱烈。
(二)搭建課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臺
QQ群聊功能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語音的,可容納幾百人同時聊天,這給學生提供了課外學習交流的平臺。學生在QQ群內可以暢所欲言,提出問題,討論并解決問題。而且,QQ可以保存所有文字聊天記錄,學生可以在討論結束稍后或者幾天以后,再打開聊天記錄,回顧討論內容。群相冊允許成員上傳自己珍藏的圖片,個人的、集體的、搞笑的圖片都可以,對于增進班內成員之間的友誼起著重要作用。QQ群功能提供給學生一個自由展現(xiàn)的平臺,一個合作互助學習的平臺,一個自主探究知識的平臺。
四、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高層次表現(xiàn),是高素質人才應具備的必要條件和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英語教師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貫穿于英語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具有創(chuàng)新個性的學生對事物能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富于想象,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習慣,不怕冒險,具有創(chuàng)造動機和探索精神。英語老師在教學中采取“分層指導下的任務型”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探究式的相互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比如,在QQ群內布置一篇英語作文,讓每個學生都寫一句話,然后順著思路排列出來,就是一篇作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獲得持久的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競爭和合作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
總之,把信息技術同英語學科教學結合起來,既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優(yōu)化英語學科課程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必然會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利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和資源,借助信息工具平臺,可以培養(yǎng)學生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境,能為學生學習知識和鍛煉語言運用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將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新高地[J].中國電化教育,2001(02).
[2]劉儒德.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合的進程[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03).
[3]張紅玲.現(xiàn)代外語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和機輔外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育,2000(03).
[4]陳詩穎,蘇桂蘭.英語教學與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定位與思考[J].外語電化教學,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