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影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感恩教育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是提高學生品德修養(yǎng),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學內容。感恩教育是宏揚文化傳統(tǒng)、提高民族素質之需要。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因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而出現(xiàn)誠信缺失與感恩的危機,決不可小視。一個喪失感恩之情的人,他將是一片空白的人生;一個喪失感恩的社會,將是光怪陸離的社會;一個喪失感恩的民族,將是毫無希望的民族;一個道德日漸低下的國家,必將是面臨滅亡的國家。
一、進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現(xiàn)在的孩子獨生子居多,父母親過于溺愛寶貝,認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辦,好吃的留著,鉛筆替孩子削好,書包替孩子背著,家務不讓孩子碰著,有的學生鞋帶也要大人系,都是無條件的給予,一味的關注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忽視了孩子的精神營養(yǎng),從小沒有培養(yǎng)孩子的回報意識,從而養(yǎng)成了對現(xiàn)有的條件不珍惜,只顧一味地索取,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導致犯罪率上升,犯罪低齡化。由此可見,開展感恩教育也是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感恩教育的內容
語文學科蘊藏著豐富而生動的感恩素材,所涉及的感恩范圍廣泛,如何珍惜生命,如何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培養(yǎng)責任,如何感念自然之恩,形成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學會和大自然生靈的和諧相處。只要是課文中涉及到的,我們都要用生動的語言靈活地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從而明白做人的道理。為其一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知恩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僅提供了我們生存的物質條件,還以壯麗秀美的山川哺育我們的精神。如《只有一個地球》一文告訴了我們,生養(yǎng)我們人類的是地球母親;《黃河魂》能讓我們心潮澎湃,壯懷激烈;《海上日出》能讓我們領悟到太陽的噴薄,給人們帶來無限的生機;《桂林山水》《西湖的“綠”》能讓我們的心靈得以小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讓學生知道大自然保證了我們生存的物質條件,而且還以壯麗秀美的山川哺育我們的精神。
2、父母之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备改傅酿B(yǎng)育之恩是終生難以報答的。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大。教科書中多角度表達父母之恩。如:有《春蠶》中有年年辛勞無怨無悔的母親,有《秋天的懷念》中給殘疾兒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親,有《釣魚的啟示》中給兒子道德力量的父親,有《背影》中富有人格感染力的父親,還有《落花生》中教我們怎樣做人的父親等。
3、祖國之恩
祖國之恩是具體的。祖國不僅是疆土,還有文化和她的萬千子女。我們不僅要從描寫祖國各地風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國的地大物博,更要從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國的博大精深、豐富底蘊,從祖國的優(yōu)秀兒女特別是在祖國危難時刻,為祖國獻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國的凝聚力和無盡的恩情。課文中的幾十首古代詩歌《長城》《趙州橋》《盧溝橋的獅子》《頤和園》等課文能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燦爛的文化,《十六年前的回憶》《狼牙山五壯士》等課文能讓我們感知到英烈的愛國心、民族義,《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詹天佑》等課文讓我們體會到什么樣的人才是祖國的優(yōu)秀兒女。
4、社會之恩
我們不僅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鮮活個性的人,還要把他們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與社會融洽相處的人。教育學生愛社會、愛人類,培養(yǎng)學生博大的胸懷。我們要引導學生,從《畫楊桃》等文章中感受師恩,從《她是我的朋友》等課文中感受友恩,從《尊嚴》等課文中感受陌生人之恩。在雨中,人需要一把遮雨的傘;遠行中,人需要一杯解渴的甘泉。讓學生領悟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社會的和諧。
(二)感恩
沒有情感體驗的感恩教育是膚淺的。通過情感體驗,讓學生對感恩教育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
1、在反復誦讀中體驗
適宜感恩教育的課文,大多文質兼美,適宜在朗讀中體驗恩情。感情朗讀的重點:一是直接抒發(fā)感恩情感的語段,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可以反復朗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體會對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點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語段,在朗讀中體驗人物的崇高精神。
2、想像中體驗
表現(xiàn)大自然美景的課文,通過想像深入意境,能夠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黃河魂》對壺口瀑布的想像,能更加體驗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國的山河的雄偉壯麗。
(三)報恩
從文本入手,學生已經知恩、感恩,還要做適當?shù)耐卣?,讓學生通過表達心聲,把情感升華到報恩和施恩的層面??梢宰寣W生畫一畫,寫一寫。如讓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在家長的帶領下走到戶外去,畫一畫自己的家鄉(xiāng),畫一畫美麗的春天,再用優(yōu)美的語言寫一寫家鄉(xiāng),寫一寫春天,讓學生親身地仔細地感受到自然之恩,從而產生感恩的情緒。
總之,對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知恩、感恩和報恩教育,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感恩意識,從而對生活多了珍惜,少了抱怨。讓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使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和燦爛,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平安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