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霞
【案例描述】
T:呈現(xiàn)本課的Aims:
1.I can talk about where I live and how I come to school.
2. I can do a survey.
Play a game: Magic eyes
(ppt上出示了關于交通工具的單詞,快速閃現(xiàn),僅僅讓學生說出單詞。對于五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低了一些,不能起到充分鍛煉學生快速反應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T: Its interesting, isnt it? (學生沒有反應) Yes or no?
Ss: Yes.
(ppt出示me- map, 呈現(xiàn)了關于教師的一些信息,讓學生進行提問)
Ss:……
T: Now, Introduce my family: my son and my hobbies.
(ppt中呈現(xiàn)教師家)
T: Is it nice? Do you want to visit my home? But there are so many students here. So lets have a PK. Only the winners can go to my home.
T: Where do I live?
I live in Tengtai Garden. I live on Caofang Road. I live near Xudong Middle school.(教師出示了地圖,自問自答,沒有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
T:I go to school by bus. Sometimes I go to school by e-bike. How about you?
(ppt中呈現(xiàn) Task 1 pair work:Where do you live?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教師安排4~5組同學起來進行對話表演,并針對對話提問,以檢測其他同學的聽話的情況。)
T: Where does ... live?
T: How does ... come to school?
(教師有意識地把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引入到對話中來,還是很自然貼切的。但是在對話的過程中,都是師生對話的形式,教師提問,學生進行回答。如果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生生對話,根據(jù)別人的話題進行討論,就能真正讓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了。)
T: We know Su Hai and Su Yang. Where do they live?
Task 2 ?Talk
Where does ...?
How does ... come to school?
(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對話問答。)
Task 3 ?Retell
學生根據(jù)剛才討論的關于storytime的對話,進行四人一小組,轉(zhuǎn)化為第三人稱的運用。
Yang Ling ?lives .... ? ? She comes to school ....
Su Hai ?and Su Yang .... They ....
Mike ....
Liu Tao ....
Check time:
出示grammar time 的表格。并給出問題:
1.當詢問某人住在哪里可以用?
2.當詢問某人怎樣來學校,可以用的句式:
給學生呈現(xiàn)了grammar time 中的句型之后,帶讀語法。
Look and say
Task 4 ?Listen
(填寫表格,然后用第三人稱,進行描述。)
Joe ?lives ______________.
He ?lives ______________.
He comes to school ______________.
Task Do a survey: _______________.
Task 5 ?dialogue:
T:周末到我家玩,你們會說些什么嗎?結(jié)合課文,發(fā)揮想象。
可參考提示詞、句:
Welcome
Your ... is very nice ...
Where
How
Have some ...,please.
Lets
……
學生對話。
由于本單元的目標語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因此,此次設計的教學對話情境對于學生目標語的操練意義不大。
【案例反思】
1.要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自覺運用語言
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而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理解所學內(nèi)容。要通過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的情境,精心設計場境、設計活動,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合適的教學情境是誘導兒童思維和表達的外部條件。由此可以讓學生在操練的過程中,逐步吸收、內(nèi)化所學習的語言知識,最后達到掌握語言,熟練運用語言的目的。
反思本案例中最后的情境設計,筆者認為課中的情境不容易讓學生自然而有效運用本課的目標語。筆者以為,此處的拓展情境設計可以稍加改變,主題還是去老師家,但是對話的內(nèi)容建議調(diào)整為:在去老師家之前,引導學生詢問老師家住處,以及詢問如何到老師家等諸如此類的話題。這樣同時又操練了第三人稱單數(shù)的用法,也是對本單元的難點語法的一個綜合的運用。情境話題與目標語操練一致了,才能使得教學更為有效。
2.對話教學中要讓學生把握情境對話的主動權
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主動融入到學習中,可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可以喚醒、挖掘?qū)W生的思維潛力,使他們得到主動的發(fā)展。而要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環(huán)境中自覺、流暢地表達,就需得尊重兒童,讓他們作為交談的主體,圍繞他們所提出的話題,開展交流對話。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圍繞學生所提出的話題,做適當引導,使得兒童的話題不易隨便中斷。這樣,才能保證課堂交談對話中,學生具有一定的情境對話的主動權,體現(xiàn)學生語言訓練中的主體性。
3.課堂情景對話中要引導學生適度表達情感
我們知道,環(huán)境與情感是影響學習的兩大重要因素,而其中情感則是調(diào)動語言表達的一個重要的內(nèi)在因素。《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也提出: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課堂情境語言活動的組織,要有明確的交流目的、真實的交流意義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并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課堂情境語言活動的內(nèi)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還要盡可能接近現(xiàn)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目標語言項目的真實意義和用法。而這一切都必須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情境中自由體驗,自由表達自我的疑惑、會意、舒心、快樂、歡笑等情緒情感,以便激發(fā)情感,造成“情動而辭發(fā)”的效果。
4.教者的課堂教學設計不應束縛學生的思維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順利與高效,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中需要注重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有效情境,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積極情感,更好地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師要從現(xiàn)實性、效用性、趣味性、思考性等方面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課堂設計要盡力提高情境創(chuàng)設在教學中的價值,而不應束縛學生的思維表達和發(fā)展。教師還要關注學生話題自主權發(fā)展、關注學生情感的流露與表達,關注他們智慧的生成,讓學生走進真實的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