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玉潔
摘 要:注重翻譯結果而忽視翻譯內容、翻譯教學的模式長期存在在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讓學生將自己的翻譯結果與譯文賞析相互作對照,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翻譯技巧與策略,但是在另一方面,學生對翻譯的過程缺少感悟,翻譯實踐能力很難獲得真正的提升。在新的時期,需要對傳統(tǒng)翻譯教學進行調整與優(yōu)化,強調翻譯過程中認知思維模式的作用。本文將從有聲思維法的概念出發(fā),具體探究影響有聲思維法在翻譯教學中的因素以及有聲思維法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有聲思維法;翻譯教學;影響因素;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4-0107-02
翻譯在當前的英語考試中占了較大的比重,其旨在考察學生的英語基礎涵養(yǎng),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模式一直是學生翻譯能力進一步提升的重大阻礙。有聲思維法作為新時期極為重要的研究翻譯過程的方法,從認知心理的角度出發(fā),將大腦中的認知思維進行了明示。而推動有聲思維法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當前翻譯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所在,更是提升翻譯教學實效性的必要手段。
一、有聲思維法的概念
有聲思維法其核心便在于實現(xiàn)大腦的認知思維明示化。具體來說,就是指某項任務中,被測試的人不間斷的說出心里所想,拋出思維中的各種想法。但是就實際測試結果來看,理想的有聲思維模式(受試者不間斷的說出思想中的所有訊息)往往很難實現(xiàn)。而隨著有聲思維法概念的明確與發(fā)展,如今已經不僅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思維想象方法,更是翻譯中極為重要的教學模式。在翻譯教學中,有聲思維法的實效性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明確其最終的實踐目的,防范外界的不利干擾,做好事先的培訓工作,以及后期的文本轉錄是有聲思維法發(fā)揮實效性的關鍵所在。
二、影響有聲思維法在翻譯教學中的因素
文化、語言、語篇是影響有聲思維法在翻譯教學中實效的重要因素。首先,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將對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影響,如果學生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中西文化間的差別,破除翻譯中的“中國式思維”,那么翻譯結果就不夠準確。其次,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能夠避免學生犯很多的錯誤,比如時態(tài)、語法錯誤,提升翻譯的水平。最后,在語篇方面,不同翻譯手法的選擇(直譯、意譯等)往往將會產生不同的翻譯結果,學生需要根據(jù)不同的翻譯內容選取不同的翻譯方法確保翻譯結果的準確性。
(一)文化因素
由于受到歷史、宗教、自然地理、思想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西方的文化間存在極大的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如果忽視了文化的不同,利用漢語思維習慣對英語語句進行分析與理解,那么翻譯中就極有可能出現(xiàn)問題。漢語的語言習慣大多是先分后總的進行歸納,而英語則是先總后分的進行演繹。比如在翻譯,“作為西部四川的絕妙去處,它背靠雪寶頂峰,其間草木茂盛、花香撲鼻、鳥聲婉轉、流水悠悠。這便是松潘黃龍時”,有聲思維翻譯法測試學生對此的翻譯:As a great place for the western sichuan,treasure it back against the snow peaks,meantime the lush,floral notes,birds,water leisurely.This is the songpan huanglong.學生在翻譯時忽視了中西文化間的差異,對漢語原文以原文順序譯出,甚至將“黃龍”直接以拼音的形式進行了闡釋,實際上,一般有經驗的翻譯者都會對huanglong進行進一步闡釋說明,在其后面做yellow Gragon的標注。通過十名學生的測試結果來看,有聲思維翻譯法與傳統(tǒng)翻譯手法相比有著極為顯著的優(yōu)勢,一方面它能夠讓翻譯教學變得更為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它也能夠幫助學生和教師進一步揭示大腦中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能夠集中思維進行學習。當然,在互相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也獲得了較快的發(fā)展,學習變得更為積極主動。但是同時有聲思維教學也顯現(xiàn)了較為突出的劣勢,就是有聲思維教學法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投入更多的時間,不利于教學進度的推進,教學內容相對較少。
(二)語言因素
詞匯、語法、句式結構等共同構成了語言,在有聲思維法運用于翻譯教學中時,語言則更側重于學生的語言知識基本功。在有聲思維法翻譯的過程中,學生在語言基本功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出現(xiàn)了一些較為常見的語法時態(tài)錯誤。這種錯誤十分低級,但是對整個譯文的水平又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比如在英語語境中“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的意思為無論多長的巷,也有彎的地方。但是在學生有聲思維法翻譯中學生則把它翻譯為“路必有彎,事必有變?!彪m然直觀來看,這樣的翻譯并沒有什么大錯,但是按照有聲思維翻譯法,學生在告訴大家翻譯結果之前還需要表明自己的翻譯過程。有的學生采取了直譯,而有的學生采取了意譯。但是這兩種翻譯手法都沒有注意到否定語氣,造成了最終翻譯結果不準確。
(三)語篇因素
語篇是“話語”與“篇章”的總述,其主要特點在在于語言篇章的銜接與連貫,這是翻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核心要素。在英譯漢的翻譯中學生對“There are advantages to underground life,too,and something to be said for imaging whole cities,even mankind generally,moving downward,of having the outermost mile of the Earths crust honeycombed with passage,like a gigantic ant hill.”的翻譯為,“有優(yōu)勢的地下生活,值得稱道,像整個城市,甚至人類一般,向下移動,最外層英里的地球地殼蜂窩通道,像一個巨大的螞蟻山”。學生選用直譯的方法對其進行了翻譯,對原文進行一對一的譯出,只是簡單的把語篇字面上的意思翻譯出來,整篇文章的語義極為不連貫,意思傳達也不夠明確。這段話是倒裝句,其想表達的實際含義是,“家似的建筑物,一座座城市都遷入地下,甚至全人類都遷入地下生活,這也會給人類帶來很多好處?!倍绻诮虒W中教師能對學生的有聲思維過程進行記錄并適當做出評析,讓學生了解其思維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與漏洞,就能保證譯文語篇的連貫與銜接性。
三、有聲思維法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師演示有聲思維翻譯法
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到有聲思維翻譯法,對于其中的注意事項和核心關鍵還不是很了解。教師需要先對其進行有聲思維翻譯法演示,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由問題的形式直接引出有聲思維翻譯法。比如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出自身翻譯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教師進行當場翻譯。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較為典型的英語材料進行現(xiàn)場翻譯。教師在翻譯過程中需要邊想邊說,不僅要傳達翻譯結果,還需要演示翻譯的思維過程。當然,師生間也需要加強相互學習,學生在觀摩過程中可以進行學習與批判,理解教師在有聲思維翻譯法中所運用到翻譯策略、翻譯單位、選詞造句技巧等。同時,為了保障翻譯教學質量,學生也可以打斷教師并進行發(fā)問,發(fā)揮群體有聲思維翻譯的優(yōu)勢。在實際教學,群體有聲思維翻譯往往能夠更為有效的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學生實踐有聲思維翻譯法
“頭腦風暴”式教學模式下,有聲思維翻譯法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落實與發(fā)展。調查者以英語專業(yè)本科班十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從他們對各種文體翻譯練習文本的表現(xiàn)出發(fā),探究學生有聲思維翻譯法的實踐。將這十人分為兩個小組,讓其對文學、新聞、演講、旅游、商務等性質的英文文本段落進行翻譯,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分工——以“頭腦風暴”的形式來加深相互間翻譯思路和動機的理解。一個小組負責一個段落,由一位小組成員先說出翻譯過程,成員間進行打斷與補充,綜合得出最終的翻譯結果,最后以小組代表發(fā)言的形式講述翻譯的過程,闡釋學生在翻譯過程中的大腦認知。教師及時對翻譯過程與翻譯結果進行點評,追溯小組的有聲思維過程能夠準確,完整的傳遞翻譯信息,提高教學的效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翻譯敏感度,解決翻譯實際能力都獲得了有效提升。
四、結束語
有聲思維翻譯法是當前翻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翻譯的準確性,提高對翻譯內容的敏感性,在頭腦中形成正向的思維轉換,進而有效提升實際翻譯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瑞英,晏楊媚.有聲思維法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2:141-142.
[2]張秀艷.有聲思維法在口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5,08:128-130.
[3]黃梨.有聲思維法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04:130-132.
[4]馬秀平.有聲思維數(shù)據(jù)分析法在高職非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2.
[5]李德超.有聲思維法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TAPs翻譯研究對翻譯教學的啟示[J].中國翻譯,2008,06:34-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