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麗
【摘 要】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拋棄過去那種“眼高手低”的思想觀念、評價方式,對學生要使用發(fā)展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評價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處境和所需,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激發(fā)學生的主體精神,以促進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激勵性評價 應用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為實現(xiàn)我國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適合21世紀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因此國家提倡對學生由過去的單純知識教學向能力教學方向改變。由過去的以成績論學生的好壞、論教師的素質高低轉變?yōu)榕囵B(yǎng)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實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拋棄過去那種“眼高手低”的思想觀念、評價方式,對學生要使用發(fā)展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評價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處境和所需,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激發(fā)學生的主體精神,以促進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對于小學生來說,評價就是老師一句贊賞的話,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甜甜的微笑,都會讓學生激動不已。但當前的教育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師生之間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學生的自主性被剝奪了,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受到摧殘,老師無意中一句批評的話或譏諷的眼神會讓學生傷心很久,長時間便滋長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學習自然沒有了興趣。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謹慎,應全面的將激勵性評價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中。
一、激勵性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要抓住時機對學生課堂上的表現(xiàn),如學生聽課情況、回答問題時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奇思妙想給予鼓勵,讓學生為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
教學過程中,鼓勵和肯定的語言通常能引起學生更深的求知欲望,比方說,當學生回答錯誤時,你說:“錯了,站好”和“你再仔細想想是這樣的嗎?”肯定會獲得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肯定會越來越膽怯,甚至不愿再上這門課,而后者則會越學越好,甚至會在沒老師教學的情況下,自覺地去自學。其實,像“你真棒!”“真聰明!”“你很厲害!”“你再想想好嗎?”“你的確認為這樣對嗎?”“沒關系再說一遍好嗎?”“老師相信你會干得更棒!”這樣的語言我們都可以脫口而出,我們?yōu)槭裁床辉囍诮虒W中盡量地去使用它們呢?這樣既可以使我們獲得好心情,又可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何樂而不為呢!
記得我在講12-9時,我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如下:
(1)12-10=2 (2)9+3=12 (3)12-2=10 (4)10-9=1 (5) 9-2=7
2+1=3 12-9=3 10-7=3 1+2=3 10-7=3
對于以上幾種方法,我都給予肯定。在這些想法中,有的是比較“常規(guī)”,有的卻比較“特異”。在匯報第五種方法時,學生由于年齡小,受到表達能力的限制,一時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這時我們不能粗暴的打斷學生的回答,認為沒有必要在這里耽誤時間,這樣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這里需要我們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真誠的鼓勵,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講清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這樣今后他才會更加積極、熱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激勵性評價在學生作業(yè)批改中的運用
作業(yè)是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是對生活是否留心觀察的一面鏡子。在學生作業(yè)批改中如何使用激勵性評價評價,將會對其以后的學習起到重要的影響。比如有的老師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只是以優(yōu)良中差或簡單的打一分數(shù)了事,學生看到這些字樣,下次再寫作業(yè)時仍舊原樣,沒什么進步??梢娺@樣的批改評價,對學生起不到積極的作用。有一次無意翻看其他班學生的數(shù)學作業(yè),給我印象較深的是一名學生的作業(yè)幾乎全做錯了,而他的老師這樣評價他的作業(yè)“你的字寫的很漂亮,如果下功夫把這幾道題搞明白的話,會更棒,老師相信你能做到,加油?!边@位老師就是這樣把學生的錯誤輕描淡寫,而把他們的閃光點拿出來,并將之放大。給他們以充分的欣賞和鼓勵。
以往我在批改作業(yè)時,如果遇到錯題很多的作業(yè),就會很氣憤地用紅筆重重劃上一個“×”,認為這樣才能讓學生警覺不要犯下同樣的錯誤。卻沒有感覺到這樣做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一次,學生拿到自己批改后的作業(yè)時,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一位成績比較差的女同學,把作業(yè)緊緊壓在胳膊的下面,紅著臉、低著頭靜靜地坐在那里。我知道她的作業(yè)滿張的紅紅的“×”號,使她無心去學習,對學習產生了畏懼感。
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作業(yè)批改方法帶來的不利影響,讓學生體驗并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樂。我現(xiàn)在批改作業(yè)時,對學生出錯的地方不畫“×”號,只是使用約定好的符號進行判定。如:作業(yè)全部做對,被判為100分,且在該作業(yè)的正上方畫一顆“☆”,若第一次沒做對,錯題用“\”表示,根據(jù)對錯比例,判給一定的分數(shù),然后在該分數(shù)后面畫一個“→”,(如“95→”)表示需要訂正。如果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能主動訂正,并且全對,“\”變成“√”,“95→100”,然后在旁邊畫上一顆☆,如果不訂正就不畫☆。
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作業(yè)批改方法是根據(jù)對錯畫“√”或“×”,雖然直觀卻很生硬,學生拿到作業(yè)后,看到“×”很沮喪,訂正錯題也很被動。當老師改變了在學生作業(yè)本上畫“×”的做法,而用“\”代替,在學生訂正錯誤后再打上“√”,并寫些鼓勵性的評語。由于給每個學生重新改過的機會,他們作業(yè)本上都是“√”,寫得好的還印有小紅花或五角星,或者寫上“100+優(yōu)”,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說實話,那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的作業(yè)全對,也希望得到老師的夸獎。但由于孩子的失誤,不一定每次都能全做對,而給孩子一個改過的機會,孩子會認為老師相信他,所以會馬上認真改正錯題,向老師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這樣,孩子就會對學習有興趣,成績也會逐漸提高。
三、對學生的成績采用激勵性評價
要想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還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成績的評價,長期以來學習成績以分數(shù)來衡量學生的好壞,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對學生成績的評價也應注意采用激勵性評價。從幾年的教學經驗得知,同一個分數(shù)如果給與消極的評價,就會讓學生產生消極的情感體驗。如果給與積極的評價,則會激發(fā)起學生自信、自尊、自強等情感,促使其不斷追求成功。如有的學生平時的測驗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有一次考得不夠理想,這時不應給與打擊說:“你這次是怎么搞得,真讓老師失望?!毕喾?,應給予鼓勵說:“沒關系,一次考得不好說明不了什么,誰都是有跌倒的時候,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相信你今后會學得更好?!睂W生聽了這些話語后會非常感激,同時非??释@得學習上的成功,暗下決心一定吸取教訓取得再次成功。
四、激勵性評價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更適用
除了把激勵性評價貫穿于教學中以外,還要注意以鼓勵、表揚的方式評價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當你每次走向教室時,就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讓激勵性評價伴隨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天。下課了,看到學生在跳繩、踢毽子、在做其它活動,應及時的表揚他們:“你們真愛鍛煉身體?。 ?,看到同學們在教室里學習讀書,馬上送上一句:“同學們真是熱愛學習的孩子!”下午放學時,發(fā)現(xiàn)有人在關窗鎖門時,立刻對其微笑,投去贊許的目光……老師應設法讓激勵伴隨著學生,讓笑容爬上學生的臉龐。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能夠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待每一位學生,用贊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教師與學生形成坦誠、關懷和互相尊重的關系,多發(fā)現(xiàn)其長處,并給予鼓勵性評價,就能使學生健康成長,這才是鼓勵的關鍵,這才充分發(fā)揮了評價的激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