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林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感教育,因為情感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將情感教育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始末,這對語文的教學效果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帶來了積極的作用,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實施方式多樣的情感教育,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2-009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60
小學生處于認知能力與綜合素質成長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融入情感的教育能夠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增強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中有效地實施情感教育,這對于培養(yǎng)與陶冶小學生的情操、豐富他們情感的境界都帶來了積極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然后闡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情感教育具有的意義
(一)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豐富多彩的外界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他們對周圍事物充滿探索的欲望,但小學生受到社會經(jīng)驗、認知能力以及實踐深度的限制,對自我情感的控制能力不強,從而也嚴重地影響了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在語文課堂中注入情感教育,引導小學生情感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陶冶小學生的情操、豐富小學生情感的情感世界,這樣也是人文素養(yǎng)教育中加強對小學生情感教育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二)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小學生的情操
情感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潛移默化,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從語文內容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出發(fā),在教師引導之下,使得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情感地體驗,從而達到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尤其是小學生在心理與心智方面的不成熟,再加上社會經(jīng)驗的不足,使得他們對于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由此教師需要在語文的教學中,增加情感教育的內容,從而促進小學生主動思考。
(三)凈化心靈,培養(yǎng)想象力
小學生情感世界比較單純,但在社會發(fā)展中,尤其是當前網(wǎng)絡信息的大爆炸時代,對小學生思想的沖擊與影響較大,小學生易受外界不良影響,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融入情感教育幫助小學生凈化心靈,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同時還可以在情感教育中培養(yǎng)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如教師在課堂中播放優(yōu)美的詩歌朗誦,將小學生置于這樣的美景中,豐富他們情感的體驗。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找準文章的抒情點
小學語文中的文章盡管簡單易懂,但小學生要準確地掌握文章中的思想內涵是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因此這就離不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準確把握小學生思想情感,進而找準語文文章情感的抒發(fā)點,把情感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中,努力實現(xiàn)語文教學和小學生思想之間產生共鳴,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目的。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書寫了在冬天的晚上,小女孩光著腳丫賣火柴的場景十分的悲慘與凄涼,作者通過雪花的飄落與自然環(huán)境烘托出小女孩這一悲慘的命運,這部分使得許多讀者身臨其境感受當時情景,教師在講這個部分的內容時,尤其是小女孩所看見的五次場景,從而上升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教師引導小學生在理解課文之后,進而揭示出資本家對人們的迫害,以小女孩作為典型的勞苦大眾中悲慘命運的代表,引出小學生對現(xiàn)在美好生活的珍惜,再通過聯(lián)系作品中主人翁的生活情況,用童話故事這一形式向學生講述一些現(xiàn)實道理,針對性地揭示與引導小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從而達到啟發(fā)他們的情感作用。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將小學生情感教育穿插在課堂教學中,同時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改善教學方法,幫助小學生在更深刻的思想教育中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也對他們的情感教育進行良好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小學生的情感教育同現(xiàn)代的教育技術聯(lián)系起來,例如在學習《春天在哪里》這篇課文時,教師借助多媒體視頻播放,將春天的景色與情景展示出來,這對加強小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方法,在語文的課堂中開展具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例如引入表演的模式,將語文中獨具特色的片段通過學生的表演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其中片段的表演,從而幫助學生在實際的表演中體驗情感,再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的情感。
(三)教師重視對語文教材中的研究
由于教學屬于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由此,教師在語文的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小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在語文的研究中找到較好的指導理念與學習材料,教師再次對它們進行加工,能夠滿足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要,以此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想情感的目的。如學習完《丑小鴨》之后,在這篇課文中對學生進行真、善、美的教育,然后教師還可以繼續(xù)地拓展安徒生童話中的其他故事,加深學生的作者以及童話故事的理解,同時這也是學生接受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結語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載體,所以教師需要立足于語文這門語言學科所具有的特點,才能夠致力于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最終實現(xiàn)對小學生的情操陶冶,從而有效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诖?,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語文的教學中,將語文教材作為基礎,進一步地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然后真實地貫徹在實際的語文教育中,從不同的側面實現(xiàn)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達到增強小學生情感的體驗與綜合素質提高的目的,最終促使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范鳳運.淺談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如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中旬,2014(4):238.
[2] 李姝穎.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實踐和探索[J].才智,2013(25):40.
[3] 劉新濱.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育發(fā)展[J].黃河之聲,2016(3):
28.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