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顏榮
摘 要:近年來,國家發(fā)展速度較快,審計市場也在隨之改變,內部審計工作變得極為重要,相關設計人員應該對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工作加以重視,保證能夠更好地對內部審計工作加以優(yōu)化。只有相關工作人員對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工作有著較為良好的認識,才能保證工作效率符合相關標準。根據對內部審計全過程質量進行控制的要求,提出幾點質量控制的方式,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控制方式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7-0123-02
內部審計質量直接決定審計工作效率,相關審計人員應該對其加以重視,保證能夠更好對內部審計生存與發(fā)展幾率進行提升。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自身工作加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對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工作加以優(yōu)化,保證能夠更好提升優(yōu)化效率,為其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內部審計就是審計機構通過對相關標準的研究,制定出符合法律的審計方式。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重視審計全過程,包括審計計劃的制訂、審計人員的配置、審計方案的制訂、審計工作的執(zhí)行、審計工作的考核等,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對內部審計項目質量進行控制,保證提升審計效率。同時,還要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經驗進行總結,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容易出現的問題,并且對內部審計全過程進行調配[1]。
1.審計計劃工作。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審計計劃工作內容給予重視,保證能夠更好地對其進行分析[2]。首先,內部審計機構是事業(yè)單位組織,其工作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不僅需要對事業(yè)單位的經營活動進行分析,還要對事業(yè)單位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予以重視,保證可以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內部項目審計計劃就是針對事業(yè)單位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合理的計劃,保證能夠對企業(yè)的內部工作加以改革,使其更好地發(fā)展。在項目審計設計的過程中,審計計劃是較為重要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根據事業(yè)單位的審計特點,制訂細化以及量化的審計計劃,包括負債審計、風險估測、抽查等,使相關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計劃對工作人員進行指導,在指導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檢查,保證得到更加準確的內部審計結構,進而提升審計效率,為其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3]。
2.確保審計記錄真實合理性。在對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進行控制的過程中,相關控制人員應該對內部審計工作記錄的真實性予以重視,保證能夠長期對內部審計工作加以控制,從而提升控制質量。相關審計工作人員應該對審計內容的編寫予以重視,保證能夠更好地對資料以及審計憑證加以重視,從而提升審計質量。審計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審計報告的編寫,對審計情況進行真實的記錄,保證能夠更好地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審計記錄的真實性在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工作中是較為重要的,主要因為審計記錄工作過程中的審核工作不便利,相關質量控制人員必須對此類問題給予一定的重視[4]。
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結果的真實性進行關注,及時發(fā)現內部審計結果中的問題,并加以整改,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優(yōu)化。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對內部審計考核工作加以重視,保證能夠對設計結果進行有效考核,從而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在考核過程中,應該重視各個方面的審計真實性以及合理性,從而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可參考性[5]。
內部審計工作對于事業(yè)單位的發(fā)展而言是較為重要的,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建立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更好地對內部審計工作項目質量進行控制。此時,應該重視管理制度之間的關系進行調配,保證能夠更好地根據相關標準執(zhí)行工作。
1.質量控制操作流程。在內部審計項目控制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操作流程的規(guī)范加以重視。在此過程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流程包括以下幾點。首先,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對工作規(guī)范加以規(guī)定,制定良好的工作標準。例如,在制定相關內容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制訂內部審計初稿,將審計初稿匯報到上級領導;領導階層應該對內部審計內容加以修改,提出整體修改意見。在審計工作人員初稿審核意見提出之后,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報告的基本內容再一次征求意見。在第二次的意見反饋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根據意見的提出對內部審計內容進行修改,從而提升審核工作的工作效率。在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其特點對內部審計工作特點加以重視,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標準,保證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工作參考,使其可以更好地根據工作標準執(zhí)行工作[6]。
2.制定監(jiān)督制度。在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對操作制度加以重視,根據操作制度的特點,制定責任制度,保證能夠對內部項目質量控制工作效率進行控制。此時,相關管理人員應該更好地制定責任制度,利用監(jiān)督體系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兩點:第一,相關項目審計工作人員應該對自身的審計工作進行及時檢查。管理人員將內部審計工作劃分為幾個項目,將項目責任分配給每位質量控制人員,要求其在質量控制過程中對內部審計內容進行復核審查,要求審計工作記錄進行明確的責任規(guī)范,當出現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問題時,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對區(qū)域負責人進行薪資的懲罰,同理,當區(qū)域內部審計工作較為合理時,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對其進行薪資的獎勵,從而激發(fā)質量控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相關管理人員應該階段性地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工加以評估,保證能夠更好的建立激勵方式。例如,相關管理人員可以根據事業(yè)單位的真實情況,制定一定的審計評分標準,利用相關評分標準對內部審計機構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打分,保證能夠更好地提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工作效率,為其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質量控制效率加以重視,保證能夠更好地提升全過程項目控制質量,進而提升事業(yè)單位的經濟效益。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對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工作人員專業(yè)素質加以重視,保證能夠更好地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能的提升,要求其在自身崗位中盡職盡責,在制定責任制度的基礎上,提升質量控制效率,進而提升事業(yè)單位發(fā)展效率。
參考文獻:
[1] 歐世新.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方法[J].中國內部審計,2014,(3):58-61.
[2] 王小力.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評價體系研究[J].商業(yè)會計,2012,(19):57-59.
[3] 繆啟軍.高校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研究[J].會計之友,2015,(3):121-124.
[4] 張培芳.初探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意義?問題?建議[J].現代商業(yè),2013,(8):202.
[5] 肖立群.淺談提高企業(yè)內部審計項目質量的基本策略[J].現代商業(yè),2013,(3):217-218.
[6] 陳舸.鐵路建設項目內部審計風險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4,(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