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威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的“留白”藝術屬于我國傳統繪畫中的“留白”技巧的一種學習與移植,也就是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留出足夠的自主思考與學習的空間,這對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也是新課程的要求理念之一,這種“留白”藝術的開展是對教師單純進行講授的一種形式上的突破,使得原有的語文教學效果更加的顯著和完善。
關鍵詞:高中語文 “留白”藝術 策略剖析
“留白”在藝術領域的表達中屬于一種呈現手法,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可以對作品的主題進行更加深刻的表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所運用的“留白”藝術與此是想通的,就是教師所講授的部分只是語文教學的小部分內容,其他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去感受、思考、判斷,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改善原來的教學與學習方式,提升教學成效。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留白”藝術分析
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對世界有一個自己的認識,還可以獲得思維的發(fā)散以及提升審美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但是不應該過分的干預學生的自主閱讀,所以在閱讀中應用“留白”藝術就非常必要了。應該對文本進行分析、挖掘,進而發(fā)現其中的“留白”,對文本中所出現的空白點就要尋找其包含的價值意蘊,在語文課堂上的文章閱讀鑒賞需要具備充分的想象力,語文教學的開展應該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在進行合理想象的基礎上填補文本閱讀中的空白部分。并且還需要對課文進行延伸,持續(xù)這種“留白”,比如在沈從文的作品《邊城》中,結尾的一句話是: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句話來結束整個故事就主動的為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是作者的“留白”,在閱讀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感受來進行文章故事的延續(x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進行遐想,加強對文章的深度理解,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以及自學能力的發(fā)展。
二、高中語文教學導語的“留白”藝術應用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導語就像是一本書的序言,在課堂中,教師一般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直接從標題開始,標題是對文章內容的一種概括與提煉,是整篇文章的文眼。從導語開始入手的教學是對課文學習和初步分析的一個突破口,通過“留白”藝術的運用可以充分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興趣,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比如在學習《宇宙的邊疆》這一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提問:“宇宙真的有邊界嗎?”“宇宙的邊疆在哪里?”“宇宙邊疆是什么樣的?”,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去閱讀文章,避免了課堂閱讀的枯燥,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去閱讀課文,邊閱讀邊思考,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分析和思考問題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可以促進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高中語文朗讀與文本解析的“留白”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教學中通常在學生沒朗讀之前就進行主觀的朗讀指導,告訴學生該怎樣讀,作者當時的心情如何,這種做法對學生的主觀情感體驗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在進行朗讀之前教師不應該進行過度的朗讀指導,在學生朗讀完成之后也不必立刻的進行講解,留給學生足夠的朗讀回味與思考的時間,因為教師的朗讀體驗不能夠代替學生自身的體驗。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為了盡快的實現教學目標,就省略了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還沒有對課文進行“消化”的時候就開始進行提問,使得學生缺少思考的時間,對文章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朗讀環(huán)節(jié)需要為學生進行“留白”。另外,在文本解析環(huán)節(jié),也應該進行適當的“留白”,以便于推動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應該為學生留出文本解讀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的體悟,比如在學習魯迅的《祝?!返臅r候,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場景播放相應的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良好的情感氣氛,讓學生體會祥林嫂悲慘的遭遇,從祥林嫂的遭遇可以進行思考,表現的中國社會當時的哪種矛盾的深化呢?找出文中因為封建迷信而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這些問題的提出都可以讓學生去自主完成,教師不應將答案直接講出來,而是去引導學生,從而獲得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及課后作業(yè)的“留白”
在課堂上設疑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也是啟發(fā)性教學的核心,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產生探索問題的熱情,教師要創(chuàng)設這種“空白”,把學生引入深層次探索的階段。在設置問題的時候可以在比較平常的地方提出問題,以此來突破學生的思維惰性,有利于引起學生進行文章探究的興趣。此外,還有課后作業(yè)中的“留白”藝術,這是鞏固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在進行作業(yè)設置的時候需要與學生主體的原則相一致,在作業(yè)的完成過程中也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比如在《項羽之死》的學習中,在作業(yè)布置中可以讓學生思考“項羽應該躲江東嗎?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查找資料來使用三百字左右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就屬于“留白”藝術的內容。
五、結束語
語言是一種藝術,而“留白”運用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則屬于一種巧妙的手法,對“留白”藝術進行正確的運用可以促進語文教學自主性探究學習的有效性發(fā)展,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為學生的自助學習提供足夠的空間,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進程,加強實踐中的探索意識,不斷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秀的“留白”藝術,使語文教學活動更好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王連花.高中語文教學“留白”藝術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劉代群.高中語文課堂“留白”藝術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語文學刊,2015,(10):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