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誠
【摘 要】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學習能力的四個主要方面,其中,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閱讀能力的重點在于理解,而寫作能力的重點在于表達,所以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要幫助學生學會理解和表達。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理解 寫作表達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59
高中語文一方面是語文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則是語文能力的運用習,在素質(zhì)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的今天,教學也由過去注重語文知識教學轉(zhuǎn)變?yōu)榧骖欀R與能力。在聽、說、讀、寫四種基礎能力中,讀寫能力是最重要的,它能直觀地反映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在高考中的考查也占有重要的比例。在掌握讀寫能力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聽和說。
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應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同時,由于各能力素質(zhì)的相互融合,其中也存在著一些重合的部分,需要我們整合以提高教學效率。
一、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高考語文的重要題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一般而言,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通過語言文字提煉出其中的含義,但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閱讀要求更加詳細和深入,概括而言主要分為對文章總體結(jié)構(gòu)的把握、對文章主旨大義的掌握、對文章寫作特點的把握及個別段落語句的分析四方面。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們根據(jù)教學中的問題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
(一)精讀泛讀相結(jié)合
泛讀是閱讀的面,精讀則是閱讀的點。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多數(shù)老師都是采取對課文通篇精讀的方式教學,一開始就分析結(jié)構(gòu),解釋重點句,讓學生從點上去學習課文,結(jié)果導致學生無法全面把握文章,對個別問題的理解也會存在障礙。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泛讀和精讀相結(jié)合。
首先,要對一篇文章進行泛讀。泛讀主要是讓同學們對文章總體進行瀏覽,大致對本文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例如它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敘事或者是寫景?那么它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或者描寫了什么景色?在泛讀結(jié)束后,建議教師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回答,把自己所想的表達出來,形成對文章的總體印象。
泛讀結(jié)束后,首先要把與所講文章類型相關的各種寫作手法、文章結(jié)構(gòu)等列舉出來,讓同學們學會把握其共性,學會舉一反三。然后我們提出問題,對于這篇文章,我們需要探究的內(nèi)容有哪些?這樣做是為了讓同學們學會把握閱讀方向,再根據(jù)這個方向來精讀文章,形成一種閱讀習慣。
(二)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強調(diào)方法,也強調(diào)閱讀的量,課本的范圍是有限的,而文學作品的范圍卻是無限的,無論是考試要求還是生活需要,閱讀都不會局限于幾種類型,所以閱讀能力要得到提升,不能只局限于課本。
在我們對課本內(nèi)容學習后,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部分閱讀方法和思想,除了督促同學們增加課外閱讀量,我們還可以再引入一些課外閱讀內(nèi)容和同學們一起鑒賞。閱讀內(nèi)容包括課本內(nèi)容同類型補充,或者是課本上沒有的類型,例如公文閱讀。綜合性的閱讀更能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實用性閱讀
本文所談到的實用性閱讀是指在生活實踐中常見的,要求我們閱讀理解的一些內(nèi)容,主要要求學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例如閱讀一則通知或者一篇申請。我們要以嚴謹?shù)膽B(tài)度掌握信息而不是理性的感知去閱讀,要憑借閱讀其中的信息去作出決定,這對于學生在生活中一些特殊場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學中同樣有必要進行相關的教學和訓練。
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寫作在生活中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除了語言,文字則是最好的表達方式,而在高考中,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考查也是一大重點,所以對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不僅要考慮高考的要求,也要兼顧其實用性。
(一)滿足高考要求
高考對寫作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作文部分,所以教學的重點就要放在讓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
1.了解作文類型。高中語文作文考查有固定的類型,例如材料作文、話題性作文、命題作文、看圖作文、半命題作文等等,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和訓練之前,首先要對作文類型作了解,能夠把握寫作的方向及各種類型作文的基本結(jié)構(gòu)、要求。
2.掌握寫作手法。一般來說,寫作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手法,比如敘事、描寫、議論等等,但是在考場上,最常用也是最易于評判學生寫作水平的方式為議論文。目前高考作文考查的趨勢為就當下時事熱點做探討,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的立意就適合來寫議論文,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同學們了解議論文的寫作要素、結(jié)構(gòu),再進行相應的寫作訓練,讓同學們養(yǎng)成自己的寫作習慣,能夠在考場自由發(fā)揮。
3.積累寫作素材。在學習了寫作類型和方法之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寫作的框架,要讓整篇文章豐富起來,還需要加入豐富的寫作素材。作文寫作素材不是來自于憑空捏造,需要平時的積累,所以在“寫”以外還要學會“讀”和“記”。要讓同學們廣泛的閱讀,積累素材,包括詞語、語句、段落、事件都可以作為自己的材料積累,同時也要隨時回顧自己的積累內(nèi)容,加深記憶,做到隨時都能將其靈活運用。
(二)兼顧實用性
寫作能力的實用性主要是指應用文寫作,包括各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具有固定格式和寫作要求的文體,例如書信類、條據(jù)類等等。應用文在考試中考查的范圍有限,但是在生活中的運用卻十分廣泛,秉承著素質(zhì)教育的原則,我們必須重視這部分寫作的培養(yǎng)。以申請書為例,這是同學們在學校最常用的應用文,首先,我們舉例說明它的結(jié)構(gòu)要求,然后以同學們平時所寫的作文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再通過練習來加強記憶。
三、讀寫相承,相互促進
我們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教學中會有許多交叉的部分。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要求學生增加閱讀量,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學習到文章寫作的方法、風格,潛移默化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另外,閱讀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個過程,所以在閱讀的時候也要有意識的記錄積累相關素材。在進行寫作訓練時,我們要求學生學習寫作結(jié)構(gòu)、方法,同學們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寫作原則、手法去閱讀文章,這會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在教學中,關注兩者的交叉重合部分,注意它們的有機結(jié)合,會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
語文知識構(gòu)成學生的內(nèi)外積累,語文能力強調(diào)學生的外在表現(xiàn),所以高中語文教學要給予能力素質(zhì)培養(yǎng)更多的重視。在本文中,筆者就經(jīng)驗而談,對高中語文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幾點教學意見,必然存在著疏漏與不足之處,仍待深究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