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文 靳靜 孔慶利
在邢臺技師學院,老謝可謂“第一焊”:最早參與學校焊接專業(yè)建設,焊接水平最高。
一個“絕活”可以看出他的水平高低。同事張亞東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學校的一個實訓車間有24臺焊接設備,老謝每隔一段時間會到不同的車間轉轉看看。有一次,老謝和張亞東邊走邊聊:“你能夠根據(jù)聲音判斷車間里24臺焊機設備有多少臺設備開著嗎?”
“我不看不數(shù)肯定猜不出來!” 張亞東回答。
這時,只見老謝閉上眼睛站在原地仔細地聽了一會?!肮烙嬘惺_設備開著。”老謝說。
張亞東沿著車間數(shù)了一圈,果真有13臺焊機開著。
老謝還有“一絕”:盲焊?!熬褪撬附拥臅r候,只要找到起點后就不用再看了,順著這條縫就能把焊接完成?!?/p>
滴水穿石。老謝的“絕活”是他20多年來對焊接技術的酷愛練就的。
電焊工作又臟又累,氣體對身體還有傷害,有不少機會,老謝可以脫離這個苦差事,但他都放棄了。一次機會是校領導想讓他去保衛(wèi)科,被他謝絕了;還有一次機會是校領導想讓他去校辦工廠,也被他謝絕了。
一次跟大姐聊天時,他告訴了自己放棄機會的原因:“離開教學一線我是可以照顧家了,但只是方便了自己。我愿意教學生,愿意把我的技術教給他們。每帶出一個學生,就幫助了一個家庭。大姐,你看校領導對我不錯,家長把孩子交給我,我得對他們負責任。我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孩子們會尊重我;到了實訓中心,我就是師傅,他們就是我的小徒弟?!彼麑煾颠@個身份倍感自豪。之所以愿意多費點勁,傳給他們技術,是想讓他們學成后,干其他人干不了的活,他的學生、他的徒弟能干;別人能干的活,希望他的學生比別人干得更好。用他的話說就是:“他們跟我學的東西都很有實用性,我要讓他們變成尖子兵;再往前走,我要讓他們變成不可替代性。只有這樣,將來我的學生在社會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他們才算是捧上了‘金飯碗”。
仝建,老謝帶的技能競賽班的學生,對老謝賣力讓他們在技能競賽的舞臺上取得好成績可謂是最清楚的。“記得有一次,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每天進行高達16個小時的訓練,謝老師每天都陪著我們進行訓練,包括體能上的訓練。那時候,我們都吃不消了,他這么大歲數(shù)的人了,不僅天天陪著我們訓練,還帶頭訓練,讓我們特別感動?!?/p>
強將手下無弱兵。這些年來,老謝帶領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焊接專業(yè)的競賽,先后獲得全國冶金協(xié)會焊接比賽二等獎、河北省技能競賽焊接專業(yè)的一、二、三等獎,被評為優(yōu)秀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選拔賽,進入全國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