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聰
【摘要】:本文采用的是總體幸福感量表中文版(GWB)和自尊量表(ESE)對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180余名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目的在于了解當代大學生的自我幸福感與自尊情況,以及其相關因素,并進一步進行深入了解幸福感和自尊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1)大學生的幸福感水平與其是否為獨生子女,性別,以及其家庭所在地沒有關系。(2)大學的自尊水平與其是否為獨生子女,性別以及家庭所在地沒有關系。(3)大學生的自尊水平與幸福感水平存在正相關,自尊水平高的學生的幸福感水平就高,自尊水平低的同學的幸福感水平就低。
【關鍵詞】:大學生;幸福感;自尊;相關關系
1引言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主要是指評價者根據(jù)自身標準對其生活標準的整體性評估,是衡量個體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包括生活滿意度、積極情緒體驗和消極情緒體驗等因素[1]。自尊,亦稱“自尊心”、“自尊感”,是個人基于自我評價產(chǎn)生和形成的一種自重、自愛、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尊重的情感體驗。自尊是人格自我調(diào)節(jié)結構心理成分。自尊有強弱之分,過強則成虛榮心,過弱則變成自卑[6]。
自尊影響了幸福感,在前人的研究中都已經(jīng)得到證明Rosenberg對1886名十來歲的青少年男孩的研究表明,自尊同幸福感的指標快樂感、生活滿意度等積極相關。
現(xiàn)階段我國對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調(diào)查研究比較晚,所以研究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深化的空間,從研究對象來看對當代大學生的研究比較少,因此本研究在這樣的基礎上,采用總體幸福感量表中文版(GWB)和自尊量表(ESE)以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1) 對可能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進行統(tǒng)計分析;(2)對可能影響大學生自尊的因素進行統(tǒng)計分析;(3)探討大學生自尊與幸福感之間是否存在相關,并進一步研究兩者之間的線性關系。
2 研究方法和工具
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以班級為單位,選取了淮北師范大學,沈陽化工大學學生180名,其中男生有73名,女生104名。獨生子女75名,非獨生子女102名,來自城市的88名,農(nóng)村的89名。
2.1 總體幸福感量表中文版(GWB)
總體幸福感量表(GWB)是為美國國立衛(wèi)生統(tǒng)計中心所制訂的一種調(diào)查工具,用來評價被試者的幸福感水平。本量表共有33項。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GWB的中文版指的是本量表前18項,前18項的平均得分在女性為71分,男性為75分(標準差分別是18和15分)。該量表中總分與各個單個項目的相關在0.48和0.78之間,總表與分量表它們之間的相關為0.56~0.88,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在女性為0.95、男性為0.91。
2.2自尊量表(ESE)
自尊量表(SES)于 1965年由Rosenberg所編制的,其最初的使用是用以評定青少年關于自我接納和自我價值的總體感受,現(xiàn)在是我國心理學界當中評價較高并且使用最多之一的自尊測量工具。量表分四級評分, “非常不同意”計1分,“不同意”計2分,“同意”計3分,“非常同意”計4分。3、5、8、9、10是反向記分,1、2、4、6、7正向記分??偡譃?0到四十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該量表重測系數(shù)為0.82。研究表明本次研究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2.3 程序和數(shù)據(jù)處理
主試向被試說清來意并且說明測試方式,以班級為單位發(fā)放問卷要求填寫并當場回收問卷。測試結束后選擇有效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分析。
3 研究結果
3.1大學生自尊與幸福感相關研究
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分析,大學生的幸福感和自尊相關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大學生自尊感與總體幸福感相關顯著存在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R=0.592,屬于強相關,表明自尊水平越高,其總體幸福感水平也就越高。
進一步根據(jù)自尊得分情況將學生的自尊水平分為低自尊水平 、中等自尊水平、高自尊水平如表4中所示,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三組之間幸福感存在顯著的差異(F=36.308,P<0.01),自尊水平越高,幸福感水平也就越高。進一步的多重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各個自尊組之間存在差異顯著。也就是說低自尊水平的學生的幸福感水平顯著低于中等自尊感水平的學生(P<0.01),中等自尊水平的學生的幸福感顯著低于高自尊感的學生(P<0.01)。
3.2 大學生自尊與幸福感線性回歸分析
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自尊水平與幸福感存在顯著線性關系,建立回歸方程為:y=30.391+1.721x,其中x代表自尊水平,y代表幸福感水平,我們可以通過自尊水平的分數(shù)來預測幸福感水平的高低。
4 分析與討論
自尊水平高的大學生的幸福感水平也就越高,自尊感低的大學生的幸福感體驗也就越低,自尊水平的高低影響這主觀幸福感的高低。我們可以通過自尊水平的高低來預測幸福感水平。自尊水平作為影響幸福感的一個重要的內(nèi)部原因,它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幸福感水平。但是“外因?qū)е聝?nèi)因,內(nèi)因引起變化”。自尊作為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內(nèi)部原因,是什么樣的外部原因?qū)е铝水a(chǎn)生較高的自尊?比如社會支持,家庭社會教育等。自尊又是不是這個外部原因和幸福感直接的中介變量,例如由于良好的社會支持導致了較高的自尊水平進而產(chǎn)生了較高的幸福感。這些都是值得我們?nèi)パ芯亢陀懻摰摹P腋8凶鰹楹饬恳粋€人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了解幸福感的產(chǎn)生原因,影響因素,對于我們了解和指導如何去提升幸福感具有很大幫助,其社會價值應用價值不可估量。
5 結論
(1)大學生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以及其家庭所在地差異。
(2)大學生的幸福感不存在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以及家庭所在地差異。
(3)大學生自尊與幸福感存在顯著正相關。
(4)大學生自尊水平與幸福感水平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可以通過其自尊水平來預測其幸福感水平的高低。
參考文獻
[1]鄭雪.幸福心理學.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2]苗元江、朱江紅.從理論到測量-幸福感心理結構研究發(fā)展[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段建華.主觀幸福感概述[J].心理學動態(tài).1996.
[4]主觀幸福感.心世界網(wǎng).[引用日期2012-12-27]
[5]林崇德等編.心理學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