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林
【摘 要】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完善,興趣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引起很多教師的關注,但是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的興趣教學仍然存在不少誤區(qū)。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下如何切實推進高中地理的興趣教學。
【關鍵詞】高中地理 主體性 多媒體 互動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72
興趣教學是引導學生真正喜歡上高中地理的重要推動因素,而興趣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更加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的內在原始驅動力。但是當前興趣教學一方面由于教師對于興趣教學內涵把握不夠充分,在開展過程中存在課堂秩序失控,降低教學效率的負面狀況;另一方面,學生本身對于高中地理興趣不高,尤其是地理作為一門文科學科,實際上對于學生的抽象和理性思維要求較高,學生在畏難的情緒下很難建立起學習興趣。鑒于此,如何才能順利推進興趣教學,通過充滿趣味性的學習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首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高中階段的學生整體對于自身主體意識比較明顯,具有強烈的表達自我獲得關注,建立自信的需求,但是在新課改下,很多高校仍然是片面強調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在教學壓力大、內容多、課時緊的情況下,教師上課大多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一節(jié)課下來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供其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導致學生產(chǎn)生逆反情緒,無法獲得主體性發(fā)展的個體,這時就會逐步喪失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
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式,多讓學生去思考、解決、表達。教師要重新為自己定位,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和教授者,而不是決定者和灌輸者,教師要關注在學習和講課的過程中,有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發(fā)現(xiàn)問題,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而不是教師自己把體系列出來,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學習方式和教課方式只會導致學生思維的僵化,逐漸失去主體興趣。例如,在學習地球公轉和南北回歸線太陽高度角的變化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采取啟發(fā)式的引導教學形式,帶領學生積極進行思考自己找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會使學生建立對于自己學習的信心,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愿意去學地理。
教師可以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例如在做完課后習題的時候,教師為每個小組安排任務,讓每個小組負責為同學們講一道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得發(fā)展的需求。同時多樣的學習方式使其感受到地理課堂的趣味性,變化多彩的地理學習方式能夠極大激發(fā)學生對于主體性的發(fā)展欲求,自主發(fā)覺地理的樂趣,從而完善興趣教學。
利用多媒體促進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室上課都是利用課本進行教學,地理本身內容復雜,尤其是在學習到洋流和地球自轉公轉等內容時,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處于發(fā)展初期還不夠成熟,很難進行想象,在理解上出現(xiàn)困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形象的圖形和畫面,減小學生學習的難度。另外,高中地理內容深奧并且對于事物本質的探究比較多,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借助直觀的知識體系和解釋加快學生的掌握,從而幫助其解決畏難的負面學習阻礙,促進興趣的形成。
此外,高中地理本身關系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和一些神奇的自然現(xiàn)象密切相關,要想促進學生興趣的發(fā)展,就要真正發(fā)現(xiàn)地理和自己身邊生活的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和概念的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地理探索或者地理大事記,以神奇的地理現(xiàn)象和探索視頻的播放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如果只是單純的聽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課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然而利用多媒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一旦真正學進去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總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互動的形式來開展興趣教學,幫助學生建立地理學習興趣。高中階段的學生極為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的自主性還沒有充分發(fā)展起來,尤其對于同學和老師的感受會極大影響其學習興趣的發(fā)展與建立。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開展互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地理學習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高中學生自尊心強,很多學生會羞于向別人請教,更不會去問老師,所以問題越積越多,長此以往就會產(chǎn)生學習的更大阻礙,最終喪失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形成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之間的自由溝通和交流,從而體驗別樣的地理學習氛圍,降低學習困難,逐步形成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秋分時分,北回歸線的太陽高度角時,可能一開始學生比較難于理解,但是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討論,小組之間競爭也可以交流,在相互的學習和激發(fā)中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
教師要積極參與到互動的過程中來,教師也是互動的重要組成成員,教師的參加會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這是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教師有著依賴性,甚至教師的言行和教學態(tài)度都會對學生的興趣產(chǎn)生影響。另外教師的加入也可以隨時規(guī)范和引導學生的互動進程,加快學習效率從而最快獲得成績,幫助學生建立信心,這是興趣教學的重要內容。
最后,實踐也是興趣教學的重要推動因素。地理作為一門學科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身邊自然現(xiàn)象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教師應該充分開展實踐教學,以此豐富學生的經(jīng)驗、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和地理知識面,從而激發(fā)其對于地理的好奇心,潛移默化的形成高度的興趣。實踐包括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活動,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利用一些課堂小經(jīng)驗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對于地理問題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太陽高度角的時候,每個緯度上的太陽高度角在四季是不同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來理解地理問題,以當?shù)靥柲艿脑O置角度尋找其與太陽高度角的關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答促進學生對地理問題產(chǎn)生興趣。例如讓學生分組為學校設置適當?shù)奶柲軆A斜角度,使其能夠獲得最多的太陽照射。
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假期參加實踐活動,例如到南方觀察卡斯特地貌,或者去爬山等參觀一些大型地理景觀,并且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觀,以此加深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認識,促進興趣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僅停留在課本學習上,而是走進生活來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的應用。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詳細論述,我們發(fā)現(xiàn)高中地理的興趣教學既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還要認真改進教學手段和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切實促進其興趣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