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p>
“探究性學習”是針對基礎教育階段僅注重傳授知識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弊病設計的。它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圍繞感興趣的課題動手動腦,親自去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親自去體驗與感受,這種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興趣與潛質的挖掘與發(fā)揮,從學生的長遠利益考慮。初中物理新課標更體現(xiàn)為“生活中的物理”與“身邊的物理”。在進行新課改中,許多教學者都在積極探索,付出心血,探索著一系列的教學方法,呈現(xiàn)出對“探究性學習”不同理解,城鄉(xiāng)差異尤為明顯。我從農(nóng)村教育教學實際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
一、農(nóng)村初中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的表現(xiàn)
在進行新課改的幾年中,我針對本地農(nóng)村初中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的表現(xiàn)歸納如下:
(1)在學習方面:農(nóng)村初中生依賴性較強,以追求書本知識為主,忽視從身邊的生活中學習物理,他們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窄,學校供專業(yè)知識借閱的書籍少,大多數(shù)學校沒有開放的圖書室,學生的交際較小,學生體驗生活知識方面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自信心、耐心、細心忍心等方面較弱。
(2)在科學創(chuàng)新意識方面:農(nóng)村初中生批判意識差,辯論意識不強,他們以課本知識為真理,認為老師講的都正確,習慣于常規(guī)思維,回答問題畏畏縮縮、沉著。
(3)在教學方面:他們不愛爭論、討論、交流,甚至有的不喜歡合作,好奇心強。
二、農(nóng)村老師對“探究性學習”的理解
新課改的實踐和各種教研活動,我們多次交流、探討,發(fā)現(xiàn)對“探究性學習”的理解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當提出問題后,老師主要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獨立思考和討論,當學生碰到困難時,教師不要輕易去講解,要引起學生獨立思考的興趣,遇到規(guī)律性課題型,把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作為他們探究性學習的過程,讓他們反復地實驗,然后分析、歸納出結論。
(2)在教法選擇上,認為每堂課都應使用探究性的方法,盡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想學什么就教什么。
(3)在課堂學生管理上,統(tǒng)一形式都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僅僅關注活動形式本身,表面很熱鬧,課堂氣氛很活躍,而丟掉了內(nèi)涵,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動手,讓一些同學變成“干體力活”。
(4)在評價體制上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面對考試被迫“向分數(shù)看齊”“搞題海戰(zhàn)術”。
針對以上情況聯(lián)系教學實際我認為:
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性探究。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設計學習內(nèi)容的情景和過程,并把探究活動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教師通過布置置適當?shù)幕顒尤蝿?,使學生投入到真實的學習情景中去,教師起到主導作用,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養(yǎng)成對科學的積極態(tài)度,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探究過程中,我認為教師一直是學生的引導者、促進者,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承擔學習責任,明確學習任務,最終在老師成功的引導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第二、學生探究必須點撥。學生自主探究一些問題的難點、重點,能品嘗到成功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消除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把學習轉化為一種自主、自覺、自愿的內(nèi)在活動。但許多問題由學生自己經(jīng)過“探究”來得出結論,事實上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老師恰到好處的點撥更能迅速地將重要事實、概念和相關的思路呈現(xiàn)給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這樣才能保證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第三、教師要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虛心合作等情感心理。探究性學習是教與學的交流、合作與互動,在師生雙方互相探討、互相交流交流、互相溝通、互相評價、互相促進的過程中,師生分享彼此的想法、知識和經(jīng)驗,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和體驗。這時教師就成了“學習促進者”、“學習的引導者”,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是要熱愛學生,從心底感受學生是“成長中的人才”,全身充滿著智慧。這樣才能構建探究性學習必備的平臺、合作的情感師生關系;才能與學生一起在尋求提出問題、共同動手實驗探究問題、驗證推理、分析歸納、得出物理規(guī)律的整個過程中其樂融融,體驗到快樂,平常成功的喜悅。
三、對農(nóng)村學生實施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1)教師要有時刻幫助學生學習的理念,營造一種自由、寬松、和諧、民主、快樂的學習氛圍。
(2)在物理教學活動中,要善于利用農(nóng)村學生的生活知識和可能具有的生活經(jīng)驗,構建符合農(nóng)村中學生的課堂氛圍。如從農(nóng)村運用打土塊的石捶,引導學生學習勢能,聯(lián)系在山坡上滾動石頭分析動能與勢能的互相轉化,演示一張紙托起一瓶水講大氣壓的利用等。不必照搬教材,其實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只符合城市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如:節(jié)日彩燈,農(nóng)村學生就不知道,路燈就會誤認為是串聯(lián)電路,而翻山車他們就根本沒見過。
(3)合理利用農(nóng)村的用具作為教具、學具,引導學生分析,從中獲得知識、從身邊生活學習物理。如講?摩擦力?時用碾子作教具,讓同學在場里推碾子,發(fā)現(xiàn)很難推動,在這時,老師點撥一下:為什么很難推動呢?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碾子的兩個接觸面有粗糙,并且很重,引出摩擦力概念,再引導學生想辦法怎樣才能用較小的力推動碾子,演示碾子在豆子上滾動,則會更容易推動,進而引導學生分析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再演示用較小的更小的碾子,發(fā)現(xiàn)更小了,從而分析得出滾動摩擦在一般情況下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然后讓學生討論哪些用具利用了上述知識點。再提問斧頭把上的花紋是為了好看嗎?自行車軸中的滾動球有什么作用?為何要給一些機械加機油?又如利用土灶講?內(nèi)能的利用?。這些生活中的實例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知識而且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4)注重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相信科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測密度辨真假中,學會假貨的危害,在觀察電流、磁場的客觀存在中講述科學的事實,在學習能量守恒定律時聯(lián)系要得到必須付出,學習合力時懂得合作的意義。也可以從分析魔術中了解科學,如?變水?,教師先用一張幻燈片剪成一個與透明杯口相同的蓋,將一杯水托起,教師可加入一些動作與口訣,再將透明膜壓入水中,空杯變水就出現(xiàn)了,然后告訴學生這其中的道理,讓他們明白就是利用科學。
(5)多動手、多做實驗、提高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教師可模仿中央電視臺一些娛樂節(jié)目,在課堂上開展“知識競賽,聯(lián)想演講,寫科幻論文,制作小玩具,也可搞一些考察活動,學寫調查報告等。我校就成立了許多興趣小組,學生生活豐富多彩。
(6)教會學生進行反思、自我評價,正確挖掘自我潛能,注重品德和能力的培養(yǎng),多鼓勵學生,及時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以上就是我多年來在農(nóng)村從教進行物理探究性教育的一點看法和總結。望同仁們借鑒和指點。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王格爾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