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瑪
摘 要:小學班主任作為學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生接觸最多,是學生效法、學習的直接對象,小學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樹立形象;了解學生;培養(yǎng)班干部;家校聯(lián)系
一、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給學生的印象如何,直接關系到以后班級工作的開展和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1)儀表形象。儀表是人的心靈的外在表現(xiàn),是人的情感的外露。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生見面,必須衣著得體,舉止大方、神情端莊、態(tài)度和善,使學生見了有親近感。
(2)語言形象。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際活動的工具,語言的運用關系到交際活動的成功與否。因此,班主任對學生講話,必須要有針對性,做到通俗易懂、言簡意賅。
(3)行為形象。我們一直提倡教師要教書育人,提倡言傳身教。我們強調(diào)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性,但是做為學生的第二個生活的主陣地,我們的班主任也應該時時注重自身的行為表現(xiàn),且不要光數(shù)落孩子,而忘記了自己的表率作用。
二、全面了解和關注學生,做到因才施教
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應全面了解和關注學生是班主任的正確工作的前提條件,也是有的放矢地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的基礎。對小學兒童來講,因年齡小,不懂事,自我意識差,多數(shù)都有自私、任性的不良心態(tài),兒童往往是意識不到,分不清楚的,因根據(jù)不同情況利用相應的調(diào)整方法。作為班主任因加強引導,要及時、耐心、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了解和關注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等全面觀察和教育學生。
三、要組建和培養(yǎng)班干部隊伍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小干部決定的。班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
當選的干部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yǎng):其一,要大力表揚干部優(yōu)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其三,培養(yǎng)干部團結合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四、組織開展集體活動,建設好的班集體
集體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很好時期,班集體是在集體活動中才能得到鞏固和發(fā)展。要開展好一次集體活動,第一,要對這次活動的目的、意義和特點進行周密的計劃和安排。第二,在活動中要讓學生都能參與并表現(xiàn)出自己的才能。第三,活動結束后,應對這次活動進行總結。
五、擬定集體與個人的遠、近期目標
有目標才有動力。班主任要根據(jù)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全班與小組在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遠、近期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明確我們?nèi)嗪托〗M正在努力奮斗的目標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然后,要對每一個學生擬定切實的個人遠、近期目標,將集體的動力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幫助和鼓勵每一個人進步,使每個人都在明顯而又易于承受的壓力下自覺要求自己。目標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過努力去實現(xiàn)目標,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才是目的。因此,鑒于小學生年齡與心理特征,有兩點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標較之遠期目標更有激勵作用;二是目標的制定必須切實,不能好高騖遠,以免喪失孩子信心。
六、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及其途徑
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班主任應在班內(nèi)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競爭活動。必須強調(diào),這是“互助”、“友好”的競爭而不是“敵視”和“保守”的競爭,其目的是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
1.激發(fā)與外班學生的競爭意識
從集體活動的表現(xiàn)、班級榮譽的爭取、留給老師的印象以及個人獲將情況等等多個方面激發(fā)全班由整體到個人的與外班的競爭意識。這也是一種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
2.設立定期評價制度
以《評價手冊》評價模式,對學生個人和小組的各種表現(xiàn)定期評價,使每個學生和小組明確近期優(yōu)缺點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從而增強警惕性和進取心。
七、發(fā)揮紐帶作用,力求多方面支持
作為學生要受到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應做好如下工作:
(1)協(xié)調(diào)好學校和班主任工作,主要是協(xié)調(diào)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才有利于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
(2)注重社會教育,要多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會、學習、鍛煉。
(3)關注家庭教育,作為班主任應全面了解學生家庭的情況,要保持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
(4)要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力度,可以通過家長會、家訪來提高家長的認識。
總之,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和教學活動中有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小學班主任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認清自身的地位和責任,要用耐心、細心對待每一位學生,了解學生,與學生共同參與到優(yōu)秀班集體的創(chuàng)建,同時,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在教學活動中,要從自身做起,努力完成教學目標等,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zhì)水平,為小學生的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許宏,探索小學特色班集體建設[J],廣西教育,2009(09).
[2]雍貴鵬,淺談班級管理藝術[J],福建教育,2005(04).
[3]單華然,淺談小學生班級管理[J],時代教育,2010(12).
(作者單位:西藏山南地區(qū)隆子縣日當鎮(zhèn)小學)